姜春力
- 作品数:28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建立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经口气管插管,经左胸第34、肋间钝性分离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果本法存活3周以上大鼠可达80.8%。结论本技术操作简单、创伤轻、成功率高、结果可靠。
- 付鹏牛铁生姜春力
- 关键词:心肌梗死
- 左主干完全闭塞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3月~2006年11月我院共收治6例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观察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以及随访情况。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88.2±15.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4.2±4.6h,住ICU时间3.3±0.8d,住院时间18.0±2.7d,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6例均随访,随访时间29.0±19.2个月,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无1例死亡。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CABG,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谷天祥喻磊姜春力章志伟修宗谊赵晔王春
- 关键词:冠状动脉左主干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心脏黏液瘤176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总结176例心脏黏液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我院手术治疗176倒心脏黏液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左心房黏液瘤160例,其中心脏多发瘤6例;右心房瘤12例;双房瘤3例;左心室瘤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均由超声心动图确诊,并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摘除黏液瘤,同期行二尖辩成形和二尖瓣替换术5例。术后5例(2.84%)死亡。随访9个月~16年,6例(3.4%)复发。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确诊具有特殊价值,立即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 修宗谊谷天祥阎德民谷春久肖德棉章志伟姜春力
- 关键词:心脏肿瘤
- 缺血预适应对无复流现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 姜春力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无复流现象一氧化氮
- 儿童心脏瓣膜血性囊肿二例被引量:1
- 2001年
- 姜春力谷春久
- 关键词:儿童少见病
- 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被引量:2
- 2007年
- 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完全闭塞是指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血管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此类患者多发生突然死亡,所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很少见。文献报道其检出率占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的0.04%-0.43%。1998--2006年我们对收治的6例LMCA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在体外循环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占同期CABG的0.36%,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谷天祥喻磊姜春力章志伟修宗谊赵晔王春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冠状动脉主干体外循环不停跳TIMI血流
- 老年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研究表明,70岁以上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应用传统CABG因体外循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70岁以上患者CABG仍是本领域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比较≥70岁与〈70岁患者OPCAB的手术效果,总结如下。
- 谷天祥房勤姜春力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人全身炎症反应CABGOPCAB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OPCAB)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CABG)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 ,探讨OPCAB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5 0例病人分为两组 ,A组 2 0例 ,为CABG组 ,B组 30例 ,为OPCA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后即刻、术后 2 4h、72h、16 8h取静脉血标本 ,分别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和CK MB活性 ;另外记录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OPCAB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较体外组短 (P <0 .0 1) ,而且房颤的发生率较低 (P <0 .0 5 )。CABG组与OPCAB组cTnI、CK MB的术前水平相似 ,而术后即刻、术后 2 4h、72h均较OPCAB组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结论 :与CABG相比 ,OPCAB的心肌损伤较轻 ,心肌保护效果较好。
- 姜春力谷天祥章志伟吴朝晖高锐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保护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骨质疏松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抑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出血和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疗效。方法:58例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和对照组。医用生物蛋白胶组胸骨创面骨髓腔内喷涂及注射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常规涂抹医用骨蜡,记录两组术后1d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引流液血红蛋白含量、拔引流管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胸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d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引流液血红蛋白含量、拔引流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用生物蛋白胶组明显减少。两组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术后胸骨感染裂开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可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喻磊谷天祥姜春力赵晔王春房勤
- 关键词:医用生物蛋白胶骨质疏松胸骨体外循环
-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免疫排斥期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变化研究
- 2006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环孢霉素A(C sA)组,每组32只。采用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术式建立移植模型,于心脏移植手术后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或C sA干预。常规监测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余24只移植术后1、3、5、7 d各切取6例移植心标本。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移植心VEGF的DNA表达水平。结果:C 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15.4±5.1d,长于对照组7.6±1.5d,P<0.01;对照组各采样时段凋亡指数及VEGF的表达强度均强于C sA组,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移植心的炎性浸润及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可能在同种移植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张玉海谷天祥王春姜春力章志伟修宗谊
- 关键词:心脏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