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喜
- 作品数:67 被引量:5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媒介场域”:乡村传播媒介的分析视域——以东北J村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文章聚焦于乡村社会的传播媒介研究,认为乡村社会存在一个自有的地方性传播媒介系统,尝试以"媒介场域"这样一种视域去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并以对于东北J村传播媒介的实地研究来分析阐释,认为乡村社会的"媒介场域"主要受国家、市场、地方性文化的支配。
- 刘展姚君喜
- 关键词:乡村传播媒介传播学
- “空巢老人”的媒介话语建构与社会成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话语的社会建构中隐藏着不同机构和话语主体在这一议题上的话语权力分布与话语分歧。这一话语格局既是现实社会生活在报纸媒体上的投影,也有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市场需求的多重作用,还是报纸媒体履行自身社会精英话语职责的自觉追求。这一研究为透视大众媒介话语建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路径。
- 黄谷香姚君喜
- 关键词:话语建构社会成因
- 网络时代审美与艺术的特征被引量:2
- 2005年
-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普及,人类已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网络时代。与人类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网络时代有它完全不同于此前任何时代的特殊性。那么,这一特殊性又如何作用于人类的审美和艺术,对审美和艺术产生了哪些巨大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对网络时代审美和艺术的基本特点加以探讨。
- 姚君喜
- 关键词:网络时代审美艺术
- 心灵与体验:阳明心学的美学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以中国美学的人生境界追求为理论基点,系统阐释了阳明心学的美学意义。文章指出,阳明心学以心灵为统摄,以感知和体验为基础,以良知为内容,以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为追求,是其基本的美学意义所在。同时,文章从更深层次阐释了阳明心灵美学对中国美学的本质性意义。
- 姚君喜
- 关键词:心灵阳明心学美学意义
- 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及行为——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如何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极为迫切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大众传播理论和社会公正的理论内涵及现实形态,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与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及社会权利表达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行为呈现出以新兴媒体、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为主的显著特征。大学生群体认为,目前中国社会表现最为不公正的领域依次是"言论表达"、"民主选举"、"财富分配"和"职业选择",而法律和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则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主要原因;相较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网络、手机)和社会化媒体(微博)对大学生的社会公正认知程度、态度偏向和社会权利表达行为的影响更加直接;大学生的社会公正情感态度偏向对社会权利表达行为有显著影响,社会公正态度对社会未来发展信心的影响不显著。
- 姚君喜
- 关键词:媒介接触在校大学生实证研究
- 散文何为?
- 2005年
- 姚君喜
- 关键词:散文追问解构主义立场师德本质主义
- 文学的意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被引量:2
- 2001年
- 作为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首先否定的是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文学观 ,由此从当下的文本出发追问文学的意义 ,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讲述任何事情的建制”的观点 ,进而阐释了解构主义的边缘解读理论和文本的开放性的特征。德里达的文学理论是对传统的本质主义的文学观的反叛 ,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新认识文学的新路。
- 姚君喜
-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观本质主义
- 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被引量:11
- 2006年
- 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文化分化不断加剧。在此基础上,传播分化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就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而言,传播分化是一个新问题。研究者虽然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大众传播分化的现实,但对传播分化的内涵,以及由传播分化所引起的传播冲突、传播失衡等问题,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需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本文对传播分化的基本内涵、传播分化的形态及现实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梳理和探讨。
- 姚君喜
- 关键词:当代社会意识形态媒介价值
- 信息多元化背景下的新闻专业主义被引量:2
- 2015年
- 媒介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革命,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生产、消费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也在发生巨变。由于技术发展而导致的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新闻信息的生产已经不再完全由专业化的新闻媒体机构来完成,任何拥有传播渠道的机构或受众都具有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能力。而且获得传播渠道的成本很低,信息生产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传统形成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新闻专业化规范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新闻的真实性、媒介公信力、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新闻的独立性等问题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姚君喜
- 关键词:信息多元化新闻专业主义公信力完整性独立性
- 中国当代社会的传播控制分析
- 2008年
- 随着中国当代社会传播分化的加剧,传播失衡问题随之凸现。对于传播分化与传播失衡,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控制途径,以建立完备的社会媒介发展生态,才有利于传播的良性发展。但对于这些问题,传播学理论研究尚未深入,而政府管理部门则过分依赖市场调节手段。市场调节手段是否是传播控制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则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传播失衡问题的研究,着重就传播控制的基本内涵、传播控制的主要内容、途径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描述。
- 姚君喜
- 关键词:当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