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Immunization Certificate Inspections,IMSICI)的建立及实施效果,加强和规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方法通过使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利用数据匹配的方法,建立IMSICI平台,实现吉林省所有托幼机构和学校用户通过账号登录该系统对本托幼机构/学校的儿童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结果经过1年的试运行和7个月的推广使用,现有2 753所幼儿园、424所小学使用IMSICI进行接种证查验工作。测试时期,500所幼儿园(覆盖全省该学年入托儿童总数的6.09%)系统查验匹配率为61.15%,113所小学(覆盖全省该学年入学儿童总数的3.97%)系统查验匹配率为63.31%;5个地区36县在推广使用阶段,1 621所幼儿园(覆盖全省该学年入托儿童总数的55.54%)的系统查验匹配率达到91.09%,524所小学(覆盖全省该学年入学儿童总数的21.28%)的系统查验匹配率达到90.18%。结论吉林省IMSICI的建立和应用,实现了1年内多次高效、准确、完整的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追踪查验,以及查验结果和疫苗补种情况的统计分析,避免了手工查验中的漏查和错查问题,能满足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管理与服务需要,实施效果显著。
目的鉴定吉林省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株VP1编码区Ⅲ/Ⅱ型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recombinant Poliovirus(PV),VRPV]。方法粪便标本采自1例2岁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使用转人PV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Mouse Cell Line Expressing the Gene for the Human Cellular Receptor for PV,L20B)细胞和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标本进行中和试验(Neutralization Test,NT)鉴定血清型,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VP1编码区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利用Bioedit软件对该序列结果与赛宾(Sabin)疫苗株PV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重组位点的位置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情况。结果该标本接种到RD和L20B细胞后,均发生了肠道病毒特征性病变,经血清学定型,结果为Ⅱ+Ⅲ型PV。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中的Ⅱ型PV与Sabin 2株PV比较,发生了1个核苷酸变异;Ⅲ型PV为VP1编码区Ⅲ型与Ⅱ型VRPV,与相对应的Sabin株PV相比,无核苷酸点变异,在VP1编码区重组的Ⅱ型PV序列为106个核苷酸。血清NT证明,该VRPV仍能被Ⅲ型完全中和,而不能被Ⅱ型中和。结论虽然Ⅲ型PV株中插入了Ⅱ型抗原位点NAg3a,但Ⅲ型PV株总体的型特异性抗原特征未发生改变。PV自然重组很少发生在衣壳蛋白编码区,发现的这株VRPV中和特性与Sabin株PV相比未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