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 作品数:5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7Be在Au中衰变率的精确测量
- 2007年
- 对在通常实验室环境下注入到Au中的7Be发生电子俘获的半衰期进行测量。共测量4.8个半衰期,测得T1/2=(53.245±0.003)d。此测量结果可作为研究7Be衰变率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时的参照值。
- 孟秋英李成波傅元勇刘志毅文群刚周静周书华
- 关键词:半衰期Γ谱
- PCA光子鉴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RHIC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的PCA光子鉴别方法,采用新的数学模型对RHIC对撞机上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产生的光子的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鉴别分析,提高光子的鉴别率。具体鉴别方法是引进一种新兴的运...
- 李笑梅周静胡守扬孟秋英叶力白新占闫玉良周书华萨本豪
- 文献传递
- 一种微孔膜半自动对正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膜半自动对正系统及其操作方法,系统包括底片吸附固定机构,与底片吸附固定机构侧面连接的进气结构以及出气结构,底片吸附固定机构位于曝光机的曝光区,底片吸附固定机构包括相互对置的上曝光框架、下曝光框架,与上曝...
- 李笑梅胡守扬周静陈雷李沛玉智宇赵明锐贾世海刘雯迪张昀昱于伟翔
- 文献传递
- 天然Pt和Al对比材料中^7Be衰变率差别的测量
- 2008年
- 将HI-13北京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7Be分别注入到天然Pt和Al中,利用两个高纯锗探测器同时测量7Be经由7Li第一激发态衰变后跃迁到基态产生的478keVγ射线产额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0.14%)没有发现7Be衰变率在Pt与Al中有明显差别,讨论了这两种材料的电子亲和势及有效电子密度与EC衰变率的关系。
- 李成波文群刚孟秋英刘志毅周书华李笑梅周静傅元勇胡守扬周峰李守平
- 关键词:电子俘获衰变率
- 应用于时间投影室的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性能研究
- 2024年
- 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可以同时测量时间和位置信息,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作为其读出探测器具有抗干扰性强、均匀性好、透过率高的特性。为了寻找探测器最佳的工作条件,使用55Fe豁免源测试了实验室研制的流气型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在不同Ar和CO_(2)比例下的增益、能量分辨率以及在最优气体比例下的均匀性。根据测试结果,探测器在85%Ar和15%CO_(2)混合气体下增益达到最大,超过104,增益均匀性为3.26%,达到目前国际上光刻微结构探测器同等水平。对雪崩区厚度分别为100μm、160μm和220μm的3种光刻一体化微结构探测器增益及其均匀性进行比较,雪崩区厚度为160μm的探测器是更优的选择。研制了密闭型微结构探测器,通过测试证明,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正常工作21天以上。闭气模式下探测器的增益与温度呈负相关,与流气模式下相反,两种模式下的能量分辨在短期内都不受小范围温度变化影响。
- 邓桂华李沛玉张昀昱智宇张俊伟孙鹏飞宋金兴周静庄晓赵明锐贾世海吝守龙卢志永靳尚泰许天驹王浩祯蒋涛郭佳承陈雷胡守扬李笑梅
- 一种微网结构气体探测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新型读出方式的微网结构气体探测器。本发明通过在柔性连接器正下方固定连接读出电极,并将读出电极的引信号引出部分在读出电极的第一面上设置为由第一接触点构成的第一点式阵列,在所述柔性连接板的第一面上、与所述第...
- 李沛玉李笑梅胡守扬周静陈雷孙鹏飞宋金兴智宇赵明锐贾世海卢志永
- PCA方法在光子鉴别中的应用
- ALICE(A Large Ion Collider Experiment)是在CERN(欧洲核子中心)LHC(Large Hadron Collider)加速器上的质心系能量为5.5 A TeV的重离子对撞实验。旨在研...
- 周静
- 文献传递
- 定位方法、探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位方法、探测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触发信号之后,确定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通道;基于预设读出单元与通道的映射关系,确定触发通道对应的触发单元;其中,触发单元为读出平面中的全部读出单元中...
- 陈雷李笑梅孙浩胡守扬周静宋金兴孙鹏飞李沛玉智宇贾世海赵明锐张昀昱
- 核保障用探测器的现状与发展
- 2024年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保障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以确保有能力监督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以及保障相关核技术不被应用于军事用途。本文对IAEA核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描述。核保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依赖于探测技术的进步,国内在核保障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基于各种探测需求开发了不同探测装置,如针对γ射线、X射线、中子的辐射探测器,针对衰变产生热量的量热计,针对不同质量数进行区分的质谱仪。对IAEA核保障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未来可以应用的探测器或探测技术。
- 赵永刚靳尚泰庄晓郭佳承柏磊沈彦黄声慧陈雷智宇李沛玉胡守扬周静孙鹏飞宋金兴赵明锐贾世海邓桂华吝守龙卢志永许天驹王浩祯蒋涛李笑梅
- 关键词:核保障核材料探测器
- 时间投影室原理及其应用
- 2024年
- 时间投影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大型物理实验的粒子鉴别探测器,它通过粒子径迹产生电离电子的漂移时间和漂移方向的投影位置确定径迹三维坐标,具备较好的能量分辨和很高的位置分辨能力。自时间投影室被发明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国外的大科学实验装置上,在对撞机和固定靶实验等方面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国内的科研机构在早期对时间投影室进行过一些初步研究,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展开过很多应用。近十年间,伴随着锦屏地下实验室的PandaX-Ⅲ实验的开展、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一批科研装置的落地、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概念设计完成,时间投影室作为主径迹探测器在这些实验中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并已进行了更多的研发和使用。现阶段有必要对时间投影室在国内外的具体应用与发展进行梳理,本文先梳理出时间投影室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和现状以及时间投影室上核心读出探测器的发展,然后介绍时间投影室在国外大科学实验装置上的应用和最新进展,最后给出时间投影室在国内科研项目上的应用。以此为时间投影室下一步的研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 李笑梅李沛玉张昀昱孙鹏飞宋金兴庄晓靳尚泰陈雷胡守扬智宇周静赵明锐贾世海邓桂华吝守龙卢志永郭佳承许天驹王浩祯蒋涛
- 关键词:大科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