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兰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弱激光对兔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弱激光对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失神经肌萎缩组(DM组)和弱激光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组(LDM组),DM和LDM组采用家兔胫神经切断后制作失神经腓肠肌肌萎缩模型,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检测肌湿重,肌肉横断面面积及Bcl-2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与DM组比较,LDM组腓肠肌湿重、肌肉横截面面积和Bcl-2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弱激光治疗可防治失神经引起的肌肉萎缩。
- 周晓兰张志强
- 关键词:弱激光失神经肌萎缩腓肠肌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对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额叶损伤患者18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康复训练、针灸及高压氧等常规干预,同时辅以低频TMS治疗,采用武汉产CCY—I型经颅磁刺激仪,磁刺激强度为患者100%运动阈值水平,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d,共治疗5周。于治疗5周后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左额叶损伤患者在定向力、执行功能、记忆能力、注意力及语言功能方面均存在明显障碍,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右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相对较轻,仅注意力及抽象思维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值水平,经治疗后这2项指标亦有明显提高(P〈0.05);双侧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相对较严重,MoCA量表各项指标均普遍低于正常值水平,经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TMS对额叶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晓兰王云柯张辉张志强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额叶损伤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脑外伤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大脑发育和成人神经系统修复中介导许多生理功能,可调节神经元增殖和存活、维持轴突和树突的形态和生长、改善神经炎症、调节血管生成等。本文总结了脑外伤后IGF-1的表达变化、介导的病理生理作用和用于脑外伤治疗的应用进展,旨在为脑外伤康复临床诊疗提供多元化思路。
- 郭慧扬刘程程张立新周晓兰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神经修复
-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往往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影响生存质量和预后。吞咽功能与意识水平密切相关,出现有效的口腔期吞咽是意识恢复的早期征象。对意识障碍患者开展吞咽功能评定和治疗的挑战性较大,部分行为评估量表和纤维内镜检查等客观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开展工作,其中口面气道治疗(FOTT)对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本文主要阐述了意识障碍与吞咽的相关性,以及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评定与治疗的相关进展,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和帮助。
- 张鸥张立新周晓兰
- 关键词:吞咽障碍
- 多学科协作优化管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康复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优化管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06—2020-06在沈阳盛京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8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多学科优化管理模式,比较2组昏迷患者干预30 d后促醒时间、促醒成功率、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管路拔管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干预30 d后,观察组促醒时间(22.25±3.58)d,促醒率53.33%;对照组促醒时间(29.43±3.76)d,促醒率35.00%,2组促醒时间及促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32.50%,观察组为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各种管路拔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学科优化管理,实现各种资源和优势的有效整合,最大程度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昏迷患者的促醒成功率,同时降低了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 高岩周晓兰姜李王彤赵霞范玲
-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昏迷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