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江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印染污水的资源化处理工艺与设备被引量:6
- 2011年
- 以"2 000 t印染污水资源化成套设备"为例,从需求背景、系统方案、控制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基于反渗透膜的印染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工艺与设备。该成套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目前通过建设"杭州湾新区印染污水资源化示范园"实现了产业化推广应用。
- 王耀军周宇松周春江郭红燕吴敏逯庆国
- 关键词:印染污水处理反渗透膜资源化
-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发展现状被引量:12
- 2012年
- 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概述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原理、催化剂组成以及催化剂的研究生产现状,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 李明利余琼马兰周春江逯庆国徐英郭洪光黄凤莉曹慧吕绯
- 关键词:汽车尾气催化剂
- PLC在MBR膜处理印染废水系统中的应用
- 2014年
- 为了使MBR膜处理印染废水系统高效、稳定、连续运行,采用台达PLC实现该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思路,具有自动/手动2种工作模式,根据MBR膜的运行压力确定抽吸泵的间歇运行时间和清洗启动时间,并整合了MBR膜的正反洗清洗模式。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郭海林周宇松周春江刘中亲
- 关键词:PLC印染废水MBR自动控制系统
- 粒径可控高振实密度球银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以硝酸银为原料,对苯二酚(C6H4(OH)2)为还原剂,链烷醇胺A为分散剂,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银粉的粒度分布与平均粒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银粉的形貌、粒径和团聚状态,用多晶X射线衍射(XRD)仪检测粉体的晶相。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硝酸银的浓度、硝酸银与还原剂的配比以及分散剂的用量等,可以实现对所制备球银粒径的控制;制备的超细银粉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呈规则球形,振实密度可达4.0g/cm3。
- 李明利余琼周宇松钱坤明周春江杜丕一
- 关键词:银超细粉体振实密度
- 印染污水资源化BOT项目中反渗透膜的抗污防堵与清洗技术研究
- 周宇松逯庆国吴敏王耀军周春江陈洲游刘正伟
- 项目通过进一步研究印染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与技术,强化混凝与过滤,提高预处理出水水质至SDI15≤1,超过反渗透膜进水要求(SDI15≤5),减轻反渗透膜污染;通过程序设计,使反渗透膜在开机程序、关机过程中增加自动物理清洗,...
- 关键词:
-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膜分离系统
- W-Ni-Fe系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选择W-Ni-Fe系作为高密度钨合金材料体系,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纳米氧化物复合粉体,用化学气相还原制备得到W-Ni-Fe系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粉体形貌粒径等物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 逯庆国李明利周宇松周春江刘正伟
- 关键词:钨合金溶胶-凝胶法纳米复合粉体
- 单钯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分别采用浸渍-还原和化学镀工艺制备了新型单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Pd负载量和制备工艺对CO、HC、NO 3种汽车尾气成分转化率、起燃温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催化剂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d的最佳负载量为2 g/L,此时3种气体在400℃时的转化率均在90%以上;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浸渍-还原工艺制备的催化剂;单钯型催化剂对CO氧化有比较好的选择性,要通过改进助剂成分,或者在单Pd配方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的Pt或者Rh,以增强催化剂对NO和HC的抗老化性能。
- 李明利余琼周春江逯庆国徐英郭洪光
- 关键词:催化剂化学镀
- PLC在双膜法处理印染废水系统中的应用
- 2014年
- 针对双膜法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系统中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等特点,设计了中水回用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台达DVP48EH2型PLC为控制元件,B系列触摸屏为人机界面.软件系统包括絮凝加药系统、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反渗透膜(RO)系统和自动清洗系统.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任何设备都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郭海林周宇松周春江刘中亲
-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触摸屏中水回用
- MBR处理印染废水可行性验证试验
- 2014年
- 为验证膜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可行性,选取3种不同超滤膜组件对绍兴某印染厂二沉出水进行试验。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3种膜组件通量均可达到设计要求,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55%左右,浊度的去除率均在99.4%以上。以3种膜组件产水作为反渗透进水时,反渗透系统可稳定运行。
- 刘中亲周宇松石申周春江郭海林陶明杰
-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印染废水反渗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