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兰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农村
  • 3篇农村金融
  • 3篇金融
  • 2篇破冰
  • 2篇民间金融
  • 2篇经济体
  • 2篇经济体制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2篇官民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网络
  • 1篇养活
  • 1篇药价
  • 1篇药价虚高
  • 1篇药品
  • 1篇药品市场
  • 1篇银河证券
  • 1篇银监会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管制

作者

  • 7篇周慧兰
  • 3篇许智博
  • 1篇袁啸云

传媒

  • 7篇中国改革

年份

  • 6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农村金融的“官民”之辩——农村金融在争议中“破冰”被引量:2
2007年
金融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三农”,为广大的农村地区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所以,任何关于农村金融的政策出台,都必定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央行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到银监会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国家金融管理机构的种种努力代表着政府希望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加速前进。
许智博周慧兰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金融管理机构银监会
农村金融的“官民”之辩被引量:1
2007年
长期以来,一提及农村金融,人们脑海中浮现更多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以及农村信用社等的正规金融形式。其实,在我国农户借贷中,民间金融的规模高远远超过正规金融,2003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表明,20842家农户平均每户借款1414.25元.71.84%属于民间借款(私人借款).26.09%属于银行,信用社贷款,东、中、西部地区每户平均借款额分别为1756.5元.1179.6元和1313.8元.民间借款比重分别达71.2%.754%和57.6%,银行、信用社贷款占总借款额的比重分别为26.09%.19.11%.23.63%和40.04%。
许智博周慧兰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固定观察点民间借款农村金融金融形式
药价虚高养活了谁——访经济学博士朱恒鹏
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恒鹏博士今年对数家药厂和医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医院作为药品市场上面对患者和药厂的双边垄断者,控制着处方药的零售,加之药品定价机制的扭曲及政府管制的失当,最终导致了药价的高企。
周慧兰
关键词:经济学博士药价虚高药品市场政府管制垄断者
改革:路在何方——关于《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对话被引量:3
2007年
多媒体网络剧《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下简称《大路》)上演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它所涉及的诸多有关改革的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大路》的编剧、著名剧作家黄纪苏日前应邀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座谈。座谈话题广泛,涉及到对世界文明与中国文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和法治与专制,精英的社会责任与弱势群体的保护等看法以及对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的评价。由于篇幅所限,编者仅节选黄纪苏编剧与我社总编辑袁绪程教授的部分发言,征得本人同意,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袁啸云周慧兰
关键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走在大路上》《大路》多媒体网络中国文明世界文明
人民币升值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
2007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出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时指出,如果不进行结构性调整,单纯要求人民币升值不可能缓解中国的贸易顺差、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外汇储备。从中国的贸易结构来看,出口加工贸易顺差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推动力。在特定出口产品结构下,人民币升值将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加工成本降低,进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增加。
周慧兰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首席经济学家加工贸易出口结构性调整银河证券
农村金融在争议中“破冰”被引量:3
2007年
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中,以“低门槛,严监管”方式,在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的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统称“金融准入区”)允许各种组织和个人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通过投资.收购、新设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似乎给农村地区的民间金融带来一线生机.对他们而言,这是机遇还是挑战?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
许智博周慧兰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民间金融
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被引量:5
2007年
去年底,媒体报导了温家宝总理关于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物(大师级人才)的谈话,再一次撕开了国人心中的“痛”,引发了人们对“大师”的思考。众所周知,中国正在进行伟大的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伟大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大师级的杰出人才,但现实却似乎令人失望。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怎样才能出大师?带着疑惑和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些学者。现首发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袁绪程教授的访谈辑录,供读者参考。
周慧兰
关键词:大师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温家宝总理民族复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