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莹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趋化素样因子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应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趋化素样因子1(CKLFl)基因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观察CKLFI对SMC内核因子(NF)一KB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腺病毒介导的CKLFl以不同时间梯度转染刺激SMC,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分析细胞内CKLF1和NF—KB激活表达:结果静息状态下SMC中NF—KB有基础表达量,经CKLF1刺激后2~14d,其活性迅速增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质和核呈棕色,CKLF1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结果分别为1.050±0.0681、3.3090±0.1523、2.854±0.1219、1.705±0.0944、1.435±0.0858和1.186±0.061、2.264±0.185、2.397±0.149、1.617±0.101、1.381±0.0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F—KB的Westernblot结果为1.184±0.111、2.046±0.221、1.747±0.068、1.4984-0.051、1.412±0.087,与对照组比较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刺激后5~8d为表达高峰期,且NF—KB活性与CKLFI表达量间明显相关。结论CKLF1可导致NF—KB表达增加并随刺激时间梯度改变,提示NF—K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KLF1对SMC的增殖和迁移作用。
- 张韬沈晨阳李清乐周冰莹张小明
- 关键词:趋化素样因子1核因子-KB血管平滑肌细胞
- 帕金森病小鼠和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中胆绿素还原酶B的表达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胆绿素还原酶B(biliverdin-Ⅸβreductase,BVRB)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帕金森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内的表达。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黑质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以确认模型的成功建立。对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小鼠及6-OHDA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黑质纹状体内TH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而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水平在两种模型中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黑质纹状体BVRB的高表达可能与帕金森病的氧化应激机制相关。
- 周冰莹赵欣孙泓姜尧蒲小平
- 关键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纹状体系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6-羟基多巴酪氨酸羟化酶
- 右肾囊性癌伴双下腔静脉一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 男性,45岁,因"体检发现右肾肿物4 d"于2008年12月8日入院,入院前无腰腹部和下肢不适.既往患高血压病2年,糖尿病3年.体检未见明显异常体征.腹部CT提示:右肾中极可见一类圆形囊实性占位,以囊性成分为主,最大截面积5.7 cm×6.5 cm,边界清楚,局部边缘可见弧形及结节状稍高密度影;CT同时发现双下腔静脉变异,左、右髂总静脉分别在左、右骶髂关节前由髂内、髂外静脉合成后,各自向上延续为左、右下腔静脉.
- 张韬徐涛张小明周冰莹
- 关键词:双下腔静脉囊性癌右肾腹部CT实性占位异常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