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ACEI/ARB类药物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ACEI/ARB类药物对中国COVID-19患者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队列研究,包括4 9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ACEI/ARB类药物患者比未使用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SMD=-0.28,95%CI(-0.46,-0.11),P=0.002],死亡率更低[OR=0.47,95%CI(0.36,0.62),P<0.000 01]。结论 当前有限证据显示,使用ACEI/ARB类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COVID-19患者的临床预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黄徐瑞袁琪王宁夫周亮叶显华黄进宇
- 关键词:META分析队列研究
- 法尼基转移酶在大鼠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心室重构中的作用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法尼基转移酶对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组(FTI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预8周,颈动脉插管测血压,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左心室组织病理染色检测其重塑情况,G-LISA试剂盒检测左心室组织Ras蛋白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血压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厚度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明显增大,心肌内血管周围纤维化明显增强,左心室Ras蛋白活性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比较,FTI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厚度、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肌内血管周围纤维化均有所改善,左心室Ras蛋白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法尼基转移酶与大鼠压力超负荷诱导的HFpEF心肌重塑有关。
- 陈斌许轶洲周亮杨建敏叶显华童国新黄进宇
- 关键词:法尼基转移酶左心室重塑
- 糖尿病多器官损伤的实验研究
- 张晓明周建维燕红周亮王剑勇杨敏蔡华波凌树才朱唏
- 糖尿病(DM)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而且年龄增长是增加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如何预防治疗糖尿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就倍受关注。研究发现,糖尿病危害主要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多器官损伤并发症患病率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与微量白蛋白尿(UM)的关系。方法选择未经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24h平均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患者106例,并按照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否正常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40例及舒张功能障碍组66例,比较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射血分数(EF)、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UM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舒张功能障碍组SBP、DBP、LVPWd、LVSd、UM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proBNP无明显差异(P>0.05)。UM是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UM在NT-proBNP升高前已明显升高,UM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早期标志物。
- 陈斌黄进宇周亮杨建敏叶显华童国新许轶洲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微量白蛋白尿
- Cuprizone诱导髓鞘损伤再生模型中Sip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 2016年
- 目的:研究Smad相互作用蛋白1(Sip1)在cuprizone诱导髓鞘损伤再生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喂食C57BL/6小鼠建立髓鞘损伤模型,利用黑金(black gold,BG)染色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髓鞘损伤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髓鞘损伤及再生过程中Sip1的表达情况。结果:BG染色方法检测到喂药6周后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着色显著降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模型组小鼠MOG(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证明髓鞘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在模型建立成功后,停止喂药,改用正常饲料喂养4周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到模型组小鼠MOG蛋白水平显著恢复,证明该阶段髓鞘已再生。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髓鞘损伤模型建立阶段及髓鞘再生阶段的Sip1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在髓鞘损伤阶段,模型组小鼠的Sip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在髓鞘再生阶段Sip1蛋白水平同样显著增加。结论:Sip1在髓鞘损伤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Sip1作为治疗髓鞘相关疾病的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 余守洋曹恩瑶蒋奇阳陈景海韦梅李三华周亮邹嘉
- 关键词:髓鞘SIP1CUPRIZONE髓鞘
- 中枢神经系统中转铁蛋白受体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转铁蛋白受体1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作为细胞铁摄取的通道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转铁蛋白受体1介导"转铁蛋白-Fe3+"复合体的内吞,将转铁蛋白结合的铁送到细胞内,从而调节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转铁蛋白受体1也转运其他金属离子,如锰、铝、铜。转铁蛋白受体1可以帮助大分子药物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并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靶点。本文综述近年来转铁蛋白受体1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调节机制和功能以及其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应用。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但为研究转铁蛋白受体1的功能机制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对神经科学的理解有重要的意义。
- 李琼周亮沈颖
- 关键词:血脑屏障靶向治疗
- GSK3调控神经干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发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早期在神经系统中对于GSK3信号通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神经元极性的调控。然而,近来研究证明GSK3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包括神经祖细胞的自我更新,神经元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的发生、迁移、分化以及突触形成,阻碍GSK3信号通路严重影响神经元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正常发育。本文主要讨论近年来关于GSK3活性的调节机制以及GSK3信号通路如何影响神经干细胞和OPC的发育。这些问题的探讨将为相关疾病研究以及新药开发带来新视角。
- 徐思敏周亮沈颖
- 关键词:GSK3神经干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