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957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中国学生对英语幽默的理解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根据乖讹-消解理论,就中国学生对英语笑话的幽默度判断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对于英语笑话的解读并不理想,作为外语学习者,他们不太能感受到多数英语美语中的幽默。但是总体看来,英语专业的学生比公外的学生更能感受到英语笑话的幽默。此外,女生对于英语笑话的幽默度判断高于男生。
- 吴霞刘世生
- 关键词:英语幽默乖讹消解
- 乖讹—消解理论与英语笑话的理解被引量:7
- 2009年
-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就中国学生对英语笑话幽默点判断的正确率、错误率和未标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控制词汇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学生对于英语笑话的理解仍然不够理想,对于很多英语笑话不能找到其中的幽默点;2)英语专业学生的错误率显著低于公共英语学生,正确率高于公共英语学生,在中等难度的笑话上优势尤其明显;3)女生对于英语笑话的理解明显好于男生,幽默点判断的正确率高于男生,错误率低于男生,但在难度较大的笑话上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 吴霞刘世生
- 关键词:乖讹消解
- 角色参照语法视域下组合类双关歇后语的幽默机制探析
- 2023年
- 角色参照语法近年来不断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与推广。其多界面互动的表征框架可以有效地呈现双关的识解过程,为阐释双关型歇后语的幽默机制提供新思路与新工具。本研究发现:从无标记向有标记释义切换时,组合类双关歇后语的句法关系类型和语义关系类型从关系级阶的松散端转向紧密端分布;后部核心谓词的动词类型发生改变;实际焦点域有向句尾缩小的趋势。双关的识解过程揭示出幽默机制的运作过程,后部句子成分的动态组合是消解乖讹的关键。
- 葛婉君吴霞
- 关键词:角色参照语法歇后语双关性
- 笑话的结构与内容对笑话解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根据笑话的结构和内容将笑话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学生对英语笑话的理解与欣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结构上讲,具有乖讹和消解两种成分的笑话更易理解且最幽默;从内容上讲,语言层面的笑话更易理解且最幽默。研究结果也显示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对笑话的理解和欣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不同于母语环境中的倒U型关系。
- 吴霞
- 文明互鉴中诞生的中国现代幽默:美学视域下的《论语》半月刊再探
- 2024年
- 幽默是兼备了否定性价值要素与肯定性价值要素的独特美学范畴,对于表征某一民族的文明形态具有重要作用。而国内外却长期并存着“中国人可有幽默意识否”一类来自文化他者的困惑,以及“幽默难登大雅之堂”一类的本土偏见。这反映出国内幽默研究所面临的双重课题,前者关乎中国幽默的民族文化内涵,后者关乎中国幽默的阐发层次。究其本质,雅俗乃审美趣味的判断,是美学范畴内的问题,而且幽默在雅正文化中的寂寥与其在民俗文化中的繁盛也表征出了一种有关幽默的审美连续统的断裂状态。因此,美学视阙下的幽默研究或可有助于推进幽默雅—俗连续统的贯通以及幽默相关理论在具象—抽象层次上的整合与推进,成为给中国幽默正名的一条可行路径。由林语堂等人主编的《论语》半月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幽默杂志,它不仅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幽默作品,更给出了中国人对于“幽默”这一现代文化概念的最初阐发。从创刊直至停刊,《论语》刊载过70余篇谈及幽默肌理的文字,这些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全面的阐释体系,涵盖了幽默的内涵、种类、功能、认知机制,以及幽默的创作与鉴赏等方面。本文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论语》的“谈幽默”早已溢出文学的边界,走向了人生的品鉴之路。以幽默之名,《论语》实际上是在传达一种由文明互鉴所生发出的新人生哲学,而这种新人生哲学的内核是审美型的,既从德国古典哲学、唯意志论哲学、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学、表现主义美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美学中汲取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内容,又因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而展现出了尊情尊史、亦狂亦狷,既美且刺、美善相乐,法天贵真、思与境偕的中华韵致。它更关心如何以幽默的心境和姿态来达成负责任地悠游于世,代表了一种将人生体
- 葛婉君吴霞
- 关键词:中西美学
- 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被引量:945
- 1998年
-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词汇测试练习,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词汇的策略及其对词汇知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学生运用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在内的多种策略来学习英语词汇;(2)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知识的质和量都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 吴霞王蔷
- 关键词:词汇知识
- 中国学生对英语笑话的理解与欣赏
- 吴霞
- 关键词: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