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教学
  • 7篇英语
  • 5篇大学英语
  • 3篇教学改革
  • 2篇跨文化
  • 1篇大学英语教改
  • 1篇对话性
  • 1篇多维度
  • 1篇伊甸园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语教改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口语
  • 1篇英语阅读
  • 1篇英语阅读教学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阅读教学
  • 1篇史学
  • 1篇史学家

机构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向敏
  • 7篇郑欢
  • 3篇邹灿
  • 1篇王劲

传媒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阅读与对话——从超语言学看英语阅读教学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拟用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从话语的对话性角度,分析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认为阅读应被视为对话,一种读者与文本间的对话,阅读过程则是对话过程;一次成功的阅读应是一次成功的对话交际,是一次成功对话交际技巧的综合应用。
郑欢向敏
关键词:巴赫金超语言学
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评《使用英语口语大全》
2015年
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之下,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化的交际语言,其作用越发突出。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只重视书面写作能力培养。严重缺乏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邹灿向敏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水平写作能力培养传统英语教学交际语言
对话性:大学英语跨文化双向传输教学的理论支点被引量:2
2014年
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决定了大学英语双向传输教学的本质在于对话性,巴赫金外位性理论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分析,揭示了跨文化交际所具有的平等性、对话性、开放性特征,这一理论将支持我们以一种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文化传输,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失衡的问题,并对具体教学活动牵涉的教学参与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诸要素予以新的认识和调整,进而在此基础上去探索构建一个更有利于文化双向传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郑欢向敏
关键词:对话性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跨文化双向传输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成都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探索证明,以巴赫金外位性理论及相关语言文化教学理论为指导构建的大学英语跨文化双向传输教学模式,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内生性需求,也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对象的求知愿望,其设计思路和采取的相应措施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教学模式能否完全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有一套符合该模式教学目的的教材;教学模式整体效果的验证有赖于对第二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
郑欢向敏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
简析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确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随着茶文化远涉重洋,西方很多国家中拥有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其中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这两个国家对茶的热衷,使得茶文化在国内迅速普及,并且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英美茶文化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也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红茶文化。红茶文化不仅对英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美国人也同样如此。正是因为这样,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以红茶文化为切入点,对英美文学中的茶文化进行几方面研究。
邹灿向敏
关键词:红茶文化英美文学
基于KWL+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范式构建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本科创新班的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KWL+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基础上的写作加深对文本意义和文体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故KWL+能满足通用学术英语教学目标对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本科创新班的教学实践表明:在KWL+指导下构建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范式,其教学共同体是平等协作之关系;教学理念是"教师快乐的教,学生快乐的学";教学目标和内容应基于教学共同体需求分析而确定;教学方式与方法应采取梯次推进,实现由"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的转化;教学过程应突破传统教学的"四堵墙",延伸课程教学的边界。
郑欢向敏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翻译领域研究成果摭谈
2015年
陈寅恪,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一生著述宏富,学识渊博,学贯中西,不仅在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翻译研究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佛经的翻译贡献更加巨大。
邹灿向敏
关键词:陈寅恪
后大学英语教改关键词:取舍、配置、整合——后大学英语教改研究与实践述评被引量:2
2018年
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课程地位问题,即大学英语还有无存在必要或以何种形式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后大学英语教改中主要呈现为对教学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构建三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对这些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梳理与辨析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是:基于需求分析,通过对EGP、ESP、EGE的取舍,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对EGP、ESP、EGE的权重配置,构建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通过对"三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形成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因此,取舍、配置、整合是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逻辑思路。
郑欢向敏
关键词:教学改革
论多维度大学英语课程观的构建
2009年
以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的取向为基点,从课程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对课程定位与设置的误读。因此,今后大学英语教改工作应在正确解读国家对大学英语改革的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重心,整合第一、第二课堂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融宏观与微观为一体,"致用"为课程取向的多维度大学英语课程观,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最终落实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上。
郑欢向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尘世中的伊甸园——约翰·厄普代克作品中的宗教思想解读被引量:10
2008年
宗教思想贯穿约翰.厄普代克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但他本人和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分析厄普代克各阶段的作品,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样的层次:巴特的唯信论——信仰和自我存在的关系——传统宗教的衰落,怀疑上帝的自我中心论——宗教世俗化——精神荒原中的美国人对信仰的探索与反思,逐步走上精神复归之路。
王劲向敏
关键词:尘世伊甸园宗教思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