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断冠
  • 3篇学龄
  • 3篇学龄前
  • 3篇学龄前儿童
  • 3篇儿童
  • 2篇断冠再接
  • 2篇断冠再接术
  • 2篇牙冠
  • 2篇牙冠折
  • 2篇再接术
  • 2篇前牙
  • 2篇龋病
  • 2篇龋齿
  • 2篇自体牙
  • 2篇冠折
  • 2篇恒前牙
  • 1篇学龄前儿童龋...
  • 1篇牙粘合
  • 1篇牙折
  • 1篇牙折断

机构

  • 4篇合肥市口腔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6篇司武强
  • 4篇任重鸿
  • 3篇王芳云
  • 3篇张建凤
  • 3篇陈红
  • 2篇谢玲
  • 1篇郑刚
  • 1篇朱俊霞
  • 1篇蒋勇
  • 1篇郑树国
  • 1篇华勇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第七次全国儿...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自体牙断冠再接术运用于年轻恒前牙冠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自体牙断冠再接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外伤冠折断片保留完整的17颗恒前牙冠折患者,运用One-coat粘结剂和3M公司的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进行4年的临床回顾性观察。结果断冠再接术1年的保存率为88.2%,3年的保存率为83.3%,4年的保存率为80%。结论自体牙断冠再接术对于年轻恒前牙冠折是一种有效的暂时修复法。
司武强谢玲蒋勇
关键词:年轻恒前牙冠折
985名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调查
2007年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以促进防治工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结果985名受检学龄前儿童中564名患有龋病,患龋率为57.26%,均有不良卫生习惯。结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主要病因是多样的,要早期预防。
张建凤黄忠锁任重鸿司武强王芳云陈红
影响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
黄忠锁任重鸿张建凤王芳云司武强陈红华勇
该项目采取治疗前的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口腔龋病相关检查记录,开展儿童龋病发生因素研究;针对影响因素,采用多媒体、图片、文字、示范等多种口腔教育形式,促使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提高家长素质以及采用氟化物、窝沟...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龋齿口腔健康教育综合干预防治
合肥市庐阳区985名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调查
2007年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以促进防治工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985名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结果985名受检学龄前儿童中564名患有龋病,患龋率为57.26%,龋病患儿均有不良卫生习惯。结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主要病因是多样的,要早期预防。
张建凤黄忠锁任重鸿司武强王芳云陈红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病
恒前牙断冠粘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被引量:41
2006年
目的探讨修复年轻恒前牙冠折的简便过渡性方法。方法临床上共对59颗冠折患牙的牙冠进行粘接,按粘接模式分为3组。其中A组(内部倒凹+唇侧洞斜面)14颗,B组(内部倒凹+舌侧排溢道)14颗,C组(内部倒凹+舌侧排溢道+唇侧洞斜面)31颗。选择21颗上颌中切牙的离体牙,按临床研究中的3种粘接模式分为3组,每组7颗,进行悬臂梁模型实验,探讨能够承受最大力值的粘接模式。结果临床研究显示,59颗断冠粘接的冠折牙齿有3颗脱落,其中2颗为B粘接模式,1颗为A粘接模式,均为二次外伤所致;其余56颗牙齿观察时间平均为28·3个月,断冠粘接后的牙齿均完好。实验研究显示,A、C粘接模式所能承受的力值明显大于B粘接模式(F=5·161,P=0·017),是目前临床上采取的主要方法。结论“内部倒凹+舌侧排溢道+唇侧洞斜面”以及“内部倒凹+唇侧洞斜面”的粘接模式,为前牙外伤断冠粘接的最佳方式,它能较好地恢复冠折牙的外观、形态及功能,是一种适合于临床恒前牙冠折的、简便的过渡性修复方法。
郑树国郑刚司武强朱俊霞
关键词:牙折断牙粘合剪切强度
自体牙断冠再接术运用于年轻恒牙冠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牙断冠再接术治疗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外伤冠折断片保留完整的17颗恒前牙冠折患者, 运用One-coat粘结剂和3M公司的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使自体断冠复位再接, 进行4年的临床回顾性观察.结果 ...
司武强谢玲任重鸿
关键词:年轻恒牙冠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