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琴
- 作品数:23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儿视网膜病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被引量:12
- 2005年
- 叶惠琴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相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纤维增生视网膜缺血
- 卵巢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EPISBO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384例卵巢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后发生EPISBO 82例,发生率21.35%。患者年龄、术前肠梗阻、手术途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中肠粘连程度、手术涉及肠道、临床-病理分期、术后低蛋白血症之间构成比在是否发生EPISBO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涉及肠道、临床-病理分期、术后低蛋白血症是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EPISBO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输血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手术时间超过350 min、涉及肠道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卵巢癌III-IV期患者术后容易发生EPISBO,应针对上述因素尽早干预,从而预防EPISBO的发生。
- 丁珺程贤鹦叶惠琴姚雪萍周雯吴青
- 关键词:卵巢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 C-反应蛋白早期诊断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被引量:13
- 2003年
- 叶惠琴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急性期蛋白
- 一种可调节子宫托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子宫托,该产品用于子宫脱垂,具体包括环形的本体,本体环绕的中央设置有阻隔板,阻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透过孔;环形的本体外包裹设有环形的第一气囊使本体位于第一气囊内,第一气囊内侧...
- 丁珺吴青朱奕宸叶惠琴
- 文献传递
-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和临床特征。方法 用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 过氧化物酶法检测 113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部脱落细胞中RSV抗原 ,并对 47例RSV阳性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RSV抗原阳性率为 41.6 % ,临床典型和可疑病例抗原检出率分别为 47.9%和 44 .9% ,临床不典型者阳性率 12 .5 % ,χ2 =7.9 P <0 .0 5。下呼吸道感染的喘息型组RSV阳性率 5 1.9% ,非喘息型组RSV阳性率 32 .2 % ,χ2 =4.48,P <0 .0 5。 47例RSV阳性中 3a内喘息率 6 7.6 % (2 5 / 37例 ) ,明显高于 3a以上组30 .0 % (3/ 10例 ) ,χ2 =5 .17 P <0 .0 5。不同年龄、病期、临床诊断组RSV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约 40 %可有RSV引起 ,各年龄组小儿均对RSV易感 ,在喘息型下呼吸道感染中RSV所致多见 。
- 陶明方周馥英陆耀英叶惠琴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
- 一例儿童皮肌炎的护理体会
- 1995年
- 皮肌炎是以特征性皮肤损害和非化脓性横纹肌炎症为主的结缔组织疾病,累及皮肤、肌肉、皮下组织,胃肠道等。我科收治一例皮肌炎患儿,通过禁食,胃肠外营养、肢体功能锻炼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症状明显改善,消化道出血控制,肌力恢复至Ⅳ级出院。
- 叶惠琴
- 关键词:儿童皮肌炎护理
- 左旋门冬酰氨酶严重毒性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03年
- 叶惠琴
- 关键词:毒性反应护理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小儿白血病毒副作用及护理
-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进行庇护所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手段,提高了患儿的长期无病生存率.但MTX毒性反应大,随药物剂量的增加,毒性程度加重.因此,化疗期间加强毒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
- 叶惠琴魏丽君
- 关键词:甲氨蝶呤小儿白血病化学疗法
- 文献传递
-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背景流产后关爱(PAC)服务促进意外妊娠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简称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的选择,但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后期会弃用原有的高效避孕措施。目的了解意外妊娠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状况,探究弃用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因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且术后选择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或长效可逆避孕方法(LARC)两种高效避孕措施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PAC宣教服务。分别于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3、6、9、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形式包括返诊、电话、微信等。收集意外妊娠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及原因、弃用后的避孕措施、意外妊娠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意外妊娠术后弃用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46例意外妊娠女性术后接受PAC服务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并完成随访,其中选择COC 259例(74.9%),LARC 87例(25.1%)。意外妊娠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3、6、9、12个月COC弃用率为14.3%~83.4%、LARC弃用率为0~19.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OC弃用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弃用COC后,80.3%(208/259)的女性更换为非高效避孕措施,3.1%(8/259)的女性更换为LARC。弃用LARC后,11.5%(10/87)的女性更换为非高效避孕措施,8.0%(7/87)的女性更换为COC。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2个月,COC弃用率及更换非高效避孕措施率均高于LARC弃用率及更换非高效避孕措施率(P<0.05)。术后COC弃用的主要原因是难以坚持每天定时服药、药物不良反应及担心影响日后生育;LARC弃用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放置后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其次也有女性担心影响日后生育而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史〔OR=0.492,95%CI(0.304,0.712)〕、重复流产〔OR=0.591,95%CI(0.315,0.893)〕及避孕态度〔OR=0.543,95%CI(0.246,0.912)〕是意外妊娠术后弃用原有高效避孕措施的保护因素,年龄�
- 丁珺吴青叶惠琴姚雪萍吕立清程贤鹦
- 关键词:避孕效果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 2003年
- 叶惠琴
- 关键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文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