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剑雄

作品数:51 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林业厅科研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星天牛
  • 19篇天牛
  • 12篇木麻黄
  • 9篇害虫
  • 8篇生物学
  • 8篇生物学特性
  • 5篇森林公园
  • 5篇毛竹
  • 5篇苦楝
  • 5篇国家森林公园
  • 5篇福州国家森林...
  • 4篇松突圆蚧
  • 4篇蛀干害虫
  • 4篇楝树
  • 4篇控制技术
  • 4篇苦楝树
  • 4篇护林
  • 4篇防护林
  • 3篇蝶类
  • 3篇引诱

机构

  • 41篇福建省林业科...
  • 10篇福建林学院
  • 7篇福建省惠安赤...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省林业厅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三明市林委
  • 1篇福建省森林培...
  • 1篇惠安县林业局

作者

  • 51篇叶剑雄
  • 32篇黄金水
  • 27篇何学友
  • 10篇高美玲
  • 10篇陈顺立
  • 9篇丁珌
  • 7篇林延生
  • 7篇曾国强
  • 3篇郭瑞鸣
  • 2篇江凡
  • 2篇汤陈生
  • 2篇徐耀昌
  • 2篇康文通
  • 1篇朱建华
  • 1篇朱建华
  • 1篇郑蓉
  • 1篇郑维鹏
  • 1篇傅瑞树
  • 1篇柯玉铸
  • 1篇黄海清

传媒

  • 13篇防护林科技
  • 7篇福建林业科技
  • 6篇武夷科学
  • 4篇福建林学院学...
  • 4篇华东昆虫学报
  • 2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森林病虫通讯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16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线盗毒蛾NPV-Bt-白僵菌复合杀虫剂初步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野外试验,筛选出双线盗毒蛾NPV-Bt-白僵菌复合杀虫剂的最佳组合为B1A1C3,即M-Bt孢子500亿个/L+PsNPVPIB5×1010/L+白僵菌孢子1000亿个/L.复合杀虫剂中添加低浓度化学农药有明显增效作用,但对PsNPV的传代不利.林间防治以隔行带状喷洒较好.
陈顺立戴沿海余培旺叶剑雄
关键词: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
巨尾桉生理性缺硼症的诊断与防治
2007年
通过土壤和新梢的测试分析,确定巨尾桉生理性缺硼症除表现为“新梢畸形、上部枝条呈丛枝状,树皮爆裂、叶脉变粗”外,还可因同时缺锌表现为“主梢基部膨大,顶梢枯死,新梢韧皮部疏松、褐变”等症状。采用沟施硼砂(20g.株-1)或喷施0.1%硼酸溶液进行防治,效果良好,在定植前下基肥时补充硼砂(15g.株-1)和硫酸锌(10g.株-1)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叶剑雄张恩赐吴寿德
关键词:巨尾桉缺硼症营养诊断
防护林木麻黄主要蛀干害虫控制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5
2000年
在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主要蛀干害虫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多纹豹蠢蛾(Zeuzera multistrigata Moore)、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 Mats.)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抗蛀干害虫、抗风性强的6个木麻黄种源,中抗速生的优良无性系惠_1,中抗速生的优良家系平_(18)、莆_(19)、龙_4;抗性品系均表现出很高的遗传稳定性。针对新造林和现有林的虫害发生特点,通过林间虫情调查进行预测预报.运用综合控制理论.提出在加强抚育管理的基础上分类施策。新造林应大力推广抗性品系,结合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桉树等的混交林,幼林阶段采取适当修枝、保留地被物等营林措施;现有林的星天牛以苦楝树诱杀成虫,人工措施处理初龄幼虫为主.多纹豹蠹蛾、相思拟木蠹蛾用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技术措施控制危害。综合控制技术在福建沿海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已推广抗性品系苗木300万株,3种蛀干害虫在试验示范林内实现了有虫不成灾,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黄金水何学友叶剑雄黄衍庆高美玲丁珌林庆源曾国强
关键词:木麻黄星天牛控制技术
苦楝树林间引诱星天牛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苦楝树(Melia azedarach Linn.)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成虫具有较强的引诱能力,在苦楝树上取食、停歇及交配时间每次一般在2~7h 之间,引诱直线距离可达200 m 以上,6~7月的诱虫量占整个诱虫期的71.6%,是采取诱杀措施的重要时期;诱饵树的设置应以通风向阳的林道旁或郁闭度较小林分的林窗中为宜,距寄主植物有一定距离的林缘更佳。
黄金水何学友高美玲曾国强黄衍庆叶剑雄
关键词:星天牛苦楝树诱饵树引诱效果
补充营养对星天牛产卵量及其寿命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外人工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成虫期补充营养最喜欢取食苦楝树(Melia azedarach L.)。苦楝树饲养雌虫每头产卵在156~198粒之间,平均176.4粒,是木麻黄饲养的3.10倍,日平均产卵量是木麻黄饲养的1.57倍;取食苦楝树的雌虫寿命72~110d,平均91.8d;雄虫寿命88~125 d,平均103 d,雌、雄成虫分别比取食木麻黄(Casuari-na spp.)的多存活30.2和40 d。补充营养植物内总氨基酸、葡萄糖、果糖含量与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与前人记载星天牛的产卵量为8~32粒,最多71粒,寿命一般40~50d 的报道有较大差异。
何学友黄金水叶剑雄陈军金罗群荣高美玲
关键词:补充营养苦楝树木麻黄产卵量
苦楝树粗提物对星天牛近距离引诱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首次报道了以异辛烷、丙酮、三氯甲烷、乙醇、甲苯等5种溶剂在常温下浸泡苦楝树(Meliaazedarach L.)叶及嫩枝皮,用其浸提液制成滤纸和木块诱芯,对星天牛成虫(Anoplophara chinensis(Forster))进行引诱试验。室内生物测定表明,以丙酮、乙醇、甲苯3种溶剂的效果较好;甲苯更为显著,单头次啃咬诱芯最长时间达37 min 46 s,且雌虫在诱芯上表现出产卵动作。经用 Perkin-ElmerSpectrum 2000 FT-IR 红外光谱仪测试及引诱效果分析,初步认为苦楝树中具有活性的引诱成分为醇类和芳香族化合物,这为今后提取苦楝树引诱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提供参考。
何学友黄金水叶剑雄黄衍庆曾国强高美玲
关键词:引诱星天牛
化学农药防治苦楝诱饵树上星天牛成虫试验被引量:1
2000年
报道了室内外应用化学农药防治苦楝诱饵树上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成虫的试验结果。通过7种化学农药室内喷洒苦楝枝条毒杀星天牛结果表明:8%绿色地雷4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500倍液、40%氧乐果500倍液3种农药效果最好,48h 平均死亡率分别达98.3%、97.5%、95.5%;野外以50%甲胺磷乳油80倍液根部揭皮内吸法4d 死亡率达79.2%,沟施3%呋喃丹150g/株、50%甲胺磷乳油70mL/株的效果分别为75.0%和68.7%。林间在苦楝诱饵树上喷施农药毒杀星天牛时,以8%绿色地雷300倍液为首选,可每25d 喷药1次;而用50%甲胺磷400倍液、40%氧乐果400倍液应每半个月内施药1次为佳。
何学友黄金水黄衍庆叶剑雄高美玲
关键词:星天牛苦楝树诱饵树
毛竹笋万纹象的研究
朱建华叶剑雄黄金水陈红梅肖春晖
笋万纹象是近年来福建省毛竹笋期重要害虫,课题组从1998年开始,经5年系统研究,全面调查了福建省毛竹林主要笋象种类及其危害程度,首次报道了笋万纹象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在林间的空间结构动态、空间格局变动以及毛竹受害后的物理...
关键词:
关键词:森林害虫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蝶类名录(Ⅱ)被引量:1
2002年
The list of butterflies in Fuzhou National Forest Park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s during 1985-2000. 10 families, 120 genera, 204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Monographia Rhopalocerorum Sinensium, including 23 species of Papilionidae, 16 species of Pieridae, 7 species of Danaidae, 4 species of Amathusiidae, 25 species of Satyridae, 50 species of Nymphalidae, 1 species of Acraeidae, 5 species of Riodinidae, 32 species of Lycaenidae and 41 species of Hesperiidae.
王梅松何学友江凡林延生叶剑雄丁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罗建明黄金水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蝶类
竹蝗林间防治试验被引量:1
2001年
应用油烟雾剂、敌敌畏烟剂、林丹烟剂、药尿液等不同药剂进行林间防治竹蝗试验 ,结果表明油烟雾剂、敌敌畏烟剂对竹蝗的防治效果较好 ,药尿液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 ,提出了竹蝗综合防治措施 ,在大发生初期采用油烟雾剂或烟剂防治 。
邓秀明陈顺立黄金聪陈德兰叶剑雄
关键词:竹蝗烟雾剂毛竹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