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怀忠
- 作品数:8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流体性质变化对双河油田储集层的损害被引量:5
- 1998年
- 在双河油田近20年的高效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发生了变化,对油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①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加大了储集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变化速度,使得后期储集层各类溶孔非常发育,孔隙和喉道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组合及配置关系更加复杂,它与注入水的水质及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和储集层敏感性有关,是油层损害的主要原因。②地层水中离子的变化,特别是某些阳离子(Ca2+、Mg2+、K+、Na+等)易与岩石颗粒进行离子交换,造成矿物的转化、溶解和沉淀,形成更多的地层微粒和细小喉道,增大油层渗透率非均质性。③原油在地层中含盐量、含硫量、含蜡量的变化等也可使油层渗透性能变差。④外来液体对地层的水锁效应,降低了油相渗透率;润湿性反转造成地层损害;细菌繁殖造成注水井地层堵塞,固体颗粒堵塞孔隙、喉道等。流体性质的变化与油层物性变化关系密切,是当前储集层损害及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照片6图2表3参3(郭海莉摘)
- 赵新军赵跃华台怀忠
- 关键词:储集层流体性质油田油层损害
- 新庄油田稠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新庄油田是近两年河南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主要探区。针对新庄油田为断块(断鼻)层状边水稠油油藏、含油带窄、含油层段内有多个油水系统且无统一油水边界的地质特点,在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试油、试采数据,建立了油水层、油干层判别标准,提高了稠油层测井解释精度。
- 翟中喜台怀忠周改英李显路
- 关键词:稠油层油水层测井解释新庄油田
- 中4井测井解释与评价
- 本文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包括:常规测井、多极子阵列声波(MAC)、地层倾角、环井眼声波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资料,对我国陆上最深的一口预探井中4井进行综合解释并对储层主要参数,储层的裂缝、流体性质,以及地层产状、地质构造、...
- 华运隆台怀忠
- 关键词:测井解释裂缝流体性质地质构造沉积环境
- 文献传递
- 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3
- 1998年
- 通过双河油田上倾尖灭区低胆油层的研究,探讨了多种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提出了“概念识别-φ-Sw图版识别-BAYES多组判别、神经网络模式识别”这样一套由简单到复杂,多层次、多种数学手段相互补充的识别方法,使该区低阻油层的解释符合率达到80%以上,也为评价和识别同类油层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 刘丽琼文环明彭国力周绪川李显路台怀忠
-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油层识别神经网络油气勘探
- 安棚深层系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在低孔低渗储层中 ,声波时差测井对孔隙度响应较差 ,利用声波测井资料直接计算储层孔隙度误差较大 ,很难满足精度要求。在对中子孔隙度和密度孔隙度进行环境校正的基础上 ,根据双矿物体积模型(砂岩、碳酸盐岩 ) ,列出三孔隙度测井响应方程 ,求出这三组超定方程组的解 ,从而得到安棚深层系三孔隙度解释模型。用岩心分析孔隙度对该方法进行检验精度较高 ,能较好解决安棚深层系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计算的问题。
- 李显路曾小阳胡志方刘丽琼台怀忠
- 关键词:低孔低渗储层
- 根据双TE测井确定含烃饱和度被引量:2
- 2007年
- 根据双TE测井可以获得地层固有弛豫时间T2int和地层烃与水的T2int差异,可用来定性判别地层的流体性质,也可用来定量评价含烃饱和度,即利用烃与水的T2int差异分配可动流体进而得到可动烃与可动水体积,利用截止值法确定毛管束缚水体积。可动烃体积、可动水体积与毛管束缚水体积经含氢指数校正,就可以得到地层的含烃饱和度。该方法被编制到了核磁共振测井油气识别与评价模块FLAN中,应用该模块处理并解释了多个地区多口井的实际资料,获得了较好的油气识别与评价效果。
- 何宗斌倪静伍东李勇刘丽琼台怀忠
-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
- 泌阳凹陷砂体与构造配置关系被引量:2
- 2004年
- 砂体与构造的配置模式 ,直接影响油气聚集规律 ,配置关系越好 ,探明储量就越多。泌阳凹陷砂体与构造的配置关系有六种模式 :下倾 -上倾式 ;下倾 -下倾式 ;下倾 -上斜交式 ;下倾 -下斜交式 ;垂直长轴式 ;平行长轴式。简要分析了各种模式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 台怀忠翟中喜段心建邓生存杜红军张玉英
- 关键词:泌阳凹陷砂体控油作用
- 注水开发后期下二门油田储层特征被引量:31
- 1999年
- 二门油田经过近2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由于该油田储层矿物及胶结物组分成熟度低,不稳定矿物和易溶解胶结物含量高,因此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对储层物性及其它渗流特征参数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开发后期储层类型增多;孔隙和喉道的分布及组合配置关系更加多样化;大孔(喉)道与小孔(喉)道出现的频率和变化幅度在微观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相对渗透率参数变化范围加大且曲线类型更加复杂;油层润湿性、驱油效率及剩余油分布特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储层非均质性更为严重,开采难度加大,常规“控水稳油””措施受阻。成果采用对比井分析、室内岩心物模实验、测井解释、动态分析、电子探针、敏感性评价等技术对注水开发后期储层特征进行详细探讨,其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可在中国东部砂砾岩油藏储层评价中推广使用。
- 赵跃华赵新军翁大丽台怀忠
- 关键词: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油田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