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韶军

作品数:3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学术
  • 3篇治国
  • 3篇老子
  • 2篇心术
  • 2篇续修
  • 2篇扬雄
  • 2篇张舜徽
  • 2篇治学
  • 2篇儒家
  • 2篇周易
  • 2篇庄子
  • 2篇孔子
  • 2篇国学
  • 2篇《老子》
  • 2篇《太玄》
  • 2篇《周易》
  • 2篇《庄子》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论
  • 1篇道家

机构

  • 30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华书局股份...
  • 1篇九江学院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0篇刘韶军
  • 3篇高山
  • 1篇白林文
  • 1篇张婷
  • 1篇杨年丰
  • 1篇陈虎
  • 1篇李桂生
  • 1篇马亚中
  • 1篇刘蔷
  • 1篇张诒三
  • 1篇李勤合
  • 1篇刘世德
  • 1篇单承彬
  • 1篇傅璇琮

传媒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南都学坛(南...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教师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三峡论坛
  • 1篇荆楚学刊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8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读《管子·心术》上篇的思想内涵并论其现代启示
《管子》不是一人之书,内容多样,一般认为《心术》上、下及《白心》、《内业》四篇属于道家者言。道家思想的重心是治国治天下的政治问题,与哲学有关的问题,只是这一核心问题的铺垫和前提。这种情况在《老子》书中尤其明显,此不赘述。...
刘韶军
李鸿章与何如璋的“球案”三策
2018年
光绪初年,清政府与日本围绕琉球国运("球案")展开斗争。一开始,清政府对琉球事务漠不关心,致使日本步步推进吞并计划。在事态公开化之后,面对极为不利的被动状态,清政府也未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解决争端。在驻日公使何如璋提出解决琉球国运的上、中、下三策中,李鸿章认为日本已有铁甲舰而中国尚没有与之相当的海军实力而采用其中的下策,即只进行言语交涉而不采取切实行动,导致琉球被日本吞并。"球案"是晚清中日外交与发展的分水岭。日本通过此案摸准清政府处理外交问题的脉搏,遂制造朝鲜问题等以扩张实力,而清政府虽然实现建设强大海军目的,拥有"遍地球一等铁甲船",终因其他方面建设不能与海军装备的建设同步而在甲午海战中战败。
刘韶军
关键词:何如璋
国学的名义及现代意义
2016年
一定要把国学进行严格的合乎形式逻辑的定义与划分,把国学与现代学术严格区分开来,否则国学将不是国学,只能变成不伦不类的名词,讲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东西,而现代学术的科学精神与方法,也无法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制度中得以贯彻,学术研究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刘韶军
关键词:中国人
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屠城问题被引量:5
2008年
屠城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是普遍现象,并不只是性格残暴的人物及其军队才会屠城,任何人进行战争,都会把屠城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军事手段加以利用。之所以如此,是古代社会的人类文明程度不够发达,远古战争中进行残酷杀戮的风俗还保存得较为浓厚。在这种战争观念中,屠城的主要目的是恐吓对方,欲使他们不敢抵抗或放弃抵抗,第二个目的是使己方人员通过屠城和掠夺财产以获得物质利益,这又是远古人类发动战争的最基本动因。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进步,人类不再容忍屠城行为,尤其是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中的屠城,人们给予了越来越强烈的道德谴责,最终在20世纪形成了在战争中不得屠城和不得杀害无辜民众的相关国际公约。
刘韶军
关键词:古代战争国际公约
试论《老子》“无为”的行为主体及丰富内涵被引量:7
2008年
《老子》的思想以"无为"为主,"无为"有其特定的主体和丰富内涵。本文根据《老子》原文阐明"无为"的特定主体是"圣人"式的"侯王",由这种主体实行的"无为"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以百姓心为心",二是提出了"安、平、泰"的治国目标,三是要求治国的侯王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和修养。三方面的内涵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以百姓心为心"是前提和基础,实现"安、平、泰"是终极目标,圣人式侯王的自身素质建设则是必备条件。"以百姓心为心",目的是使"民利百倍",使国家"安、平、泰",但是如果侯王不具备《老子》所要求的素质,则做不到前两点,"无为"就无法实现。因此三者完美结合之后,才能显示"无为"思想的精妙。
刘韶军
关键词:《老子》治国
从《论语》文本看孔子“仁”学思想被引量:2
2011年
"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主旨、是孔子对古代历史传统文化的人生哲学观念总结、是孔子伦理哲学体系的最主要骨干,比他的礼教思想更能代表个人的入世情结。本文试从记录孔子言行最主要的文献《论语》入手,指出孔子"仁"学思想在个人修养与社会公务上的重要地位,从而探索并归纳出"仁"学思想节目纲要、实践方式、内在含义、人格塑造、实现载体等丰富的思想内容。
白林文刘韶军
关键词:论语
论《国语》中的楚人治国思想
2016年
《国语》记载了楚人关于治国的各种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楚人针对具体的人与事而阐述出来的。根据《国语》的相关记载,文章探讨了楚人的治国思想相关问题,包括与君权神授密切相关的天人相通思想、如何培养和教育君主以及太子成为合格治国者的思想、君主个人素质好坏与治理国家好坏之关系的思想、治理国家对高级官员的严格要求的思想、治理国家的人才应如何辨析的思想,以及在发动战争时国家应做怎样的准备的思想。这些丰富的治国思想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陈迹,但在今天对于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仍是有益借鉴。
刘韶军
关键词:楚人治国思想
试论《老子》“无为”的行为主体及丰富内涵
2009年
刘韶军
关键词:《老子》治国
二分与三分:《周易》与《太玄》的形式之差及其思想内涵
2012年
扬雄的《太玄》,当时及后来的学者评价截然不同,但都承认《太玄》是模仿《周易》而作。但二者在结构上有根本不同,一为二分结构,一为三分结构。本文对比两种结构及其思想,以见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不同及其中所含的价值。
刘韶军
孔子学习思想的内涵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具有丰富的学习思想,这是后世儒家学习思想体系的源头。一般主要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而孔子的学习思想也值得重点研究,但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注意不够。从学习的人格目标、学习的丰富内容、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的快乐精神、学习的多种作用五个方面分析孔子学习思想的内涵和意义,认为孔子学习思想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使人的生命由此具有超俗的意义。这种人本主义的学习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之一,因此成为感召后代学子孜孜向上的不竭精神之源。
刘韶军
关键词:孔子儒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