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雅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发光
  • 3篇光致
  • 3篇光致发光
  • 2篇电致发光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氮化
  • 1篇氮化铝
  • 1篇电器件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多量子阱
  • 1篇多量子阱结构
  • 1篇氧化锌薄膜
  • 1篇应力
  • 1篇应力释放
  • 1篇深紫外
  • 1篇随机激光
  • 1篇退火
  • 1篇退火温度
  • 1篇谱特性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烟台希尔德新...

作者

  • 6篇刘雅丽
  • 3篇阮永丰
  • 3篇张灵翠
  • 2篇邱春霞
  • 2篇翟影
  • 1篇王帅
  • 1篇王占国
  • 1篇金鹏

传媒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u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铟锡氧化物(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Cu:Z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薄膜样品的晶相结构和形貌,用荧光光谱仪测量了薄膜样品的光致发光谱。结果表明:Cu:ZnO薄膜均为六角纤锌矿结构,呈c轴择优取向,且因压应力的存在使其晶格常数略小于未掺杂薄膜样品的晶格常数;低温和高温退火处理的薄膜样品的光致发光谱(PL)中分别观察到414 nm、438 nm的蓝光双发射峰和510 nm左右的绿光发射峰。蓝光发射峰与样品中的VZn和Zni有关,而绿光发射峰与样品中的VO-Zni有关。
邱春霞阮永丰张灵翠刘雅丽王帅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光致发光谱
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的探索
ZnO是一种新型的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为60meV,在室温甚至高温下可以实现高效的激子复合发光,是一种理想的短波长发光器件材料。此外,ZnO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它的性能是由其...
刘雅丽
关键词:氧化锌薄膜掺杂改性电致发光器件退火温度光学性能
文献传递
AlN外延膜的深紫外光致发光研究
have investigated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lN epitaxial layer grown by MOCVD using temperature-dependent pho...
王维颖刘雅丽金鹏许福军唐宁葛惟昆沈波
关键词:发光机理
Li掺杂对ZnO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Li∶ZnO薄膜,并且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荧光光谱仪(PL)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掺锂浓度对ZnO薄膜的结构形貌、晶格常数、禁带宽度以及光致发光的影响。结果显示,Li的掺入导致ZnO薄膜的晶格常数减小,同时禁带宽度也减小。光致发光谱表明,掺Li后的ZnO薄膜的可见光发光峰由绿光发光峰和黄光发光峰组成,并且发生红移。我们认为,黄光发射可能是电子由单电离氧空位VO+到缔合缺陷LiZnVO的跃迁引起的,并且提出了缔合缺陷LiZnVO的结构模型。
刘雅丽阮永丰翟影张灵翠邱春霞
关键词:LIZNO薄膜溶胶-凝胶法禁带宽度光致发光
用于AlGaN光电器件的多量子阱结构及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AlGaN光电器件的多量子阱结构及制备方法,该用于AlGaN光电器件的多量子阱结构包括:一衬底;一AlN缓冲层,其制作在衬底上;一AlN模板层,其制作在AlN缓冲层上;一AlGaN应力释放层,其制作在AlN模板层...
刘雅丽金鹏王占国
文献传递
ZnO纳米棒的电致发光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O纳米棒膜层,构建了无绝缘层和添加Alq3为绝缘层的两类ZnO发光器件,测试和比较了两类器件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在ZnO和Alq3混合体系的PL谱中,观察到ZnO的380 nm发光减弱而Alq3的520 nm发光增强,这表明在ZnO的激子态和Alq3分子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ZnO纳米棒的EL谱表现为随机激光,这主要是由于光在纳米棒内谐振,及纳米棒长短不一、阵列不整齐所致。加入Alq3后,器件的I-V曲线上出现了约为1.6 V的阈值电压,工作电压由30 V降为18 V,且器件的发光颜色由黄绿区移到蓝紫区。
翟影阮永丰张灵翠刘雅丽邱春霞
关键词:ZNO纳米棒电致发光随机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