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莎莎

作品数:17 被引量:14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轨道交通
  • 9篇城市轨道交通
  • 8篇客流
  • 5篇客流预测
  • 2篇搜索
  • 2篇邻域搜索
  • 2篇路径选择行为
  • 2篇路网
  • 2篇可达性
  • 2篇AFC
  • 2篇MIXED
  • 2篇城市交通
  • 1篇大线
  • 1篇地下铁道
  • 1篇电动
  • 1篇调度
  • 1篇多车型
  • 1篇行程时间可靠...
  • 1篇拥挤
  • 1篇拥挤度

机构

  • 17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广州市地下铁...
  • 1篇广州地铁集团...
  • 1篇山东省交通科...

作者

  • 17篇刘莎莎
  • 15篇姚恩建
  • 6篇张永生
  • 4篇李斌斌
  • 2篇杨扬
  • 2篇蔡昌俊
  • 2篇刘莎莎
  • 2篇张锐
  • 1篇王鑫
  • 1篇代洪娜
  • 1篇陈垚
  • 1篇孙玉杰
  • 1篇李成
  • 1篇李玲利
  • 1篇程欣
  • 1篇付加磊

传媒

  • 4篇铁道学报
  • 4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交通信息与安...
  • 1篇土木工程与管...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活动散场时周边城轨车站客流需求分析
大型活动因其客流的突发性和强聚集性,容易引发踩踏事故,对出行安全造成隐患。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等优点,往往成为大型活动散场时的主要客流疏散方式。本文基于北京工体周边车站的客流数据,研究多站点场景下大...
赵璐姚恩建刘莎莎李斌斌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地铁大线网条件下乘客SPSL路径选择模型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现有地铁乘客路径选择模型忽视路径重复和OD对尺度效应的问题,通过分析地铁网络中OD对尺度效应,构建地铁大线网条件下乘客SPSL(Scaled Path Sized Logit)路径选择模型。首先,将乘客对路径效用感知误差的Gumbel分布的尺度系数推导为OD对间最短乘车时间的函数,以反映乘客对路径效用的感知误差随OD对尺度增大而增大的规律;其次,将除乘车时间之外的其他因素(换乘次数、换乘时间、舒适程度等)乘以尺度系数的倒数,用以表示随着乘车时间的增加,其他因素对路径效用的影响增大;最后,给出表征路径重复程度对路径效用影响的修正公式,并建立单位换乘次数与乘车时间的替代关系,实现换乘次数和乘车时间对乘客路径选择偏好影响的对比。基于广州地铁调查数据标定模型的参数,验证SPSL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基于SPSL模型进行换乘量的估算并与其他既有模型对比,结果显示基于SPSL模型估算换乘量的误差最小。
张永生姚恩建刘莎莎李斌斌
关键词:路径选择行为客流换乘量地下铁道
基于动态可达性的城轨末班车时刻表优化被引量:9
2018年
对城市轨道交通动态可达性及末班车时刻表的研究,是优化轨道交通末班车换乘衔接,保证运输效益最大化的基础.首先,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在综合考虑路网静态拓扑结构及动态OD(Origin-Destination)客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动态可达性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其次,面向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基于OD客流需求进行网络客流加载并评价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最后,以动态可达性最大为目标,考虑各线路发车时间等约束,建立末班车时刻表优化模型,并以广州地铁为例,基于遗传算法对其末班车时刻表进行调整优化.结果表明:调整后广州地铁路网末班车静态可达性提高20.29%,动态可达性提高10.97个百分点,优化后的末班车时刻表能有效提高运输能力,该模型可为网络运营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姚恩建刘文婷刘莎莎杨扬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基于AFC数据的大型活动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被引量:26
2018年
准确预测大型活动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与运营部门制定运输组织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活动期间交通保障的关键.在分析大型活动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历史客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活动期间的客流成分,分别构建活动客流与背景客流预测模型,以实现对未来大型活动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预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检票系统(AFC)采集到的客流数据,分析大型活动期间的历史客流数据的变化规律,并依据其客流特征进行成分分解.针对活动客流,构建基于小波分解与重构的GM-ARIMA客流预测模型,针对背景客流则采用ARIMA模型与底特律法进行预测.基于广州地铁在2011—2014年广交会期间的历史AFC客流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捕捉大型活动期间的客流特征,并可实现对大型活动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预测.
王兴川姚恩建刘莎莎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考虑土地利用性质匹配度的城轨客流分布预测被引量:14
2015年
传统城轨站间客流分布模型较少考虑起讫点土地利用对客流分布的影响,当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发生改变时适用性变差,无法保持较好的预测精度,因此有必要构建考虑站点土地利用及其站点间土地利用性质匹配度的客流分布预测模型.首先,基于站点聚类分析土地利用性质与客流分布之间的关联性,构造性质匹配度指标;其次,综合考虑站点土地利用、性质匹配度、终点站吸引量、运行时间等因素建立效用函数,结合客流数据进行参数估计,构建基于目的地选择的轨道交通客流分布模型;最后,利用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数据对其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在站点土地利用性质未发生改变与改变情景下全网站间客流分布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29.30和29.52人,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姚恩建李斌斌刘莎莎张永生
关键词:城市交通聚类分析土地利用
基于行为分析的突发事件下城轨站间客流分布预测被引量:13
2018年
提出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城轨)站间客流分布预测方法,旨在为制定突发事件下的应急预案和运营管理措施提供决策支持。首先,提出突发事件下城轨受影响客流界定算法,界定受影响的客流;然后,针对受影响客流,基于非集计理论构建突发事件下城轨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模型,捕捉受影响乘客的出行选择偏好;其次,建立突发事件下的多方式备选出行方案集合,结合乘客出行选择行为建模结果,预测突发事件下城轨站间客流的重分布。最后,基于某突发事件下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历史客流数据,对该预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捕捉到突发事件下城轨乘客的出行行为特征,分时站间客流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05人,预测效果较好。
刘莎莎姚恩建李斌斌唐英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考虑机会充电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区域多车型电动公交调度优化被引量:1
2024年
为提高电动公交系统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机会充电和行程时间可靠性的电动公交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区域调度场景,提出在线路始末站配备快速充电桩,利用车次接续时间进行机会充电的策略;然后,考虑行程时间的随机波动,以表征特定可靠性的预留行程时间作为模型输入生成调度方案,同时,将发车延误成本纳入目标函数中,综合考虑公交企业从规划到运营阶段的整体效益,构建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区域多车型电动公交调度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北京市大兴区4条公交线路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最优调度方案相较于传统单线路单车型调度方案,能使企业日均总成本下降37.93%,平均每辆车的发车延误时长减少5.63 min,说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公交系统可靠性。相较于不考虑机会充电和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区域多车型运营模式,本文最优方案能使总成本下降28.67%。此外,通过灵敏度分析,建议公交企业以240 kW的充电功率进行快速充电资源的配置,以90%的行程时间可靠性进行电动公交调度方案的编制。
姚恩建王鑫刘莎莎刘莎莎杨扬
关键词:区域调度行程时间可靠性
基于可达性的城轨既有站进出站客流预测被引量:17
2016年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线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为评估新线对既有线的影响,调整和优化运输组织,首先需要对既有站进出站客流进行精确预测。本文在综合考虑进出站客流自然变化规律与接入新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接入新线后轨道交通既有站进出站客流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时间序列的乘积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分析既有站客流自然变化规律;其次,引入站点可达性指标定量分析新线对既有站进出站客流的诱增效果,考虑新线对既有站的潜在分流影响,构建接入新线后既有站进出站客流预测模型;最后使用城轨交通自动检票系统采集的历史数据,以广州地铁为例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与检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适于轨道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后既有站进出站客流的预测。
姚恩建程欣刘莎莎张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
一种栅格化的线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方法
2025年
在线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研究中,处理施工活动间复杂多样的时空限制是一项挑战。为此,本文从栅格化角度提出一种新的线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方法。首先,将活动间时空限制转化为时空占用区域,并对线性计划图进行栅格化,生成时空栅格图。接着,以资源平衡为目标,构建栅格化线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模型。然后,改进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引入弧一致性检查和基于罚函数的约束松弛提升求解能力。最后,进行案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针对包含可变速率施工活动的复杂线性工程,该方法能快速生成不同粒度的最优施工进度计划。本文为线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提供了新视角,为未来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姚恩建张景淳刘莎莎刘莎莎张铮朱彦锦
关键词:施工进度计划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被引量:23
2015年
基于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统计获得的集计型客流数据,依据行为分析理论,提出1种适用于路网结构变化条件下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模型。首先,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乘客目的地选择模型,选取终点站吸引客流量、列车运行时间、乘客在站换乘时间、乘客换乘次数、起终点站的线位关系和站点属性6个指标构建效用函数,以反映目的地吸引力、城轨服务水平、起终点站之间的线位匹配关系等对乘客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模型;然后,利用代表个人法将AFC数据转化为非集计型数据,基于WESML(Weighted Exogenous Sampling Maximum Likelihood)估计方法,实现对目的地选择的非集计预测模型的参数标定。采用广州地铁6号线开通前后的AFC数据,对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新线接入导致地铁线网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全线网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36人,因此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蔡昌俊姚恩建张永生刘莎莎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路网结构非集计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