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肃
- 作品数:43 被引量:270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类风湿性关节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为了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炎性细胞因子、风湿因子、双手平均握力和体能的差异,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因子、握力和体能的相关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IL-18、IL-6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20,-26.930,-18.790,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RF阳性率和I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握力和体能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745,38.580,p〈0.00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8、IL-6和hs-CRP水平与RF阳性和IgA阳性正相关,与握力和体能指数负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高,且与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和体能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检测的重要指标。
- 刘肃张鑫王春生
- 关键词:炎性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
- C型臂X射线机下骨科手术室放射剂量及防护措施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C型臂X射线机下骨科手术室放射剂量及其防护措施。方法:研究对象纳入我院需使用C型臂X射线机60例骨科患者及进行手术的10名医护人员,采用便携式X线记录仪记录和测得无放射线后以及调整与辐射源的距离后,累计接收X线放射量,与没有经过防护状况所接收的X线放射量进行对比。结果:穿戴防护衣进行防护后,骨科医护人员及行手术治疗患者接收到的放射剂量明显下降,与此同时,调整与辐射源的距离,随着与辐射源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放射剂量逐渐减少。结论:骨科手术中经过防护衣、增加与辐射源距离等方法后,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接收的辐射量。
- 宗治国孟玮苏峰马朋朋张鑫李伟张志敏赵一洁刘肃
- 关键词:骨科手术
- 导向因子S1it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Slit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Wistar雄性大鼠72只,实验分组A组(脊髓损伤组),36只;B组(假手术组),24只;C组(正常对照组),6只。A组大鼠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椎板,以尖刀横断T10节段脊髓,以鼠尾痉挛性摆动、双下肢瘫为损伤标准;B组仅打开椎板显露硬脊膜,未损伤脊髓;C组未作手术,为正常对照。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2h、1、3、5、7d麻醉下快速取出T10节段的脊髓组织;分别于术后3、5、7、14d麻醉大鼠,先后以PBS缓冲液及4%多聚甲醛行心脏灌流固定,以T10节段为中心取出长约1cm的脊髓。分别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lit2基因的表达水平及部位。[结果]RT-PCR大鼠脊髓损伤后12h即可检测到Slit2mRNA的表达,表达量逐渐升高并于脊髓损伤后第3d表达量达高峰,之后逐渐呈下降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lit2蛋白定位于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胞浆,呈棕黄色染色,于脊髓损伤后第3d出现,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于脊髓损伤后第7d,Slit2阳性表达的细胞数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伤后第14d开始逐渐下降,呈一过性增高。[结论]作为引导轴突生长方向的重要因子,Slit2在脊髓损伤的早期的一过性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轴突的再生与重建。
- 刘肃刘华李化光王岩峰
- 关键词:脊髓损伤SLIT2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中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中医生受照射辐射剂量与减少辐射危害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80例,按照定位方法和透视时距离手术台位置不同,分为3组,每组60例。均由同一名手术医生运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A、B两组施术医生全程位于手术台旁;A组术中运用常规克氏针定位骨折部位,B组运用体表定位器定位骨折部位,C组运用常规克氏针定位,医生透视时离开手术台1.5 m。比较各组定位准确率、透视次数、手术时间、辐射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以及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监测记录术者眼睛、甲状腺、前胸、右手腕等暴露部位的辐射剂量,并提出减少辐射剂量的建议和方案。结果手术时间、辐射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前、术后VAS评分等指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准确定位率和透视次数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5)。3组眼睛、甲状腺、前胸、右手腕等暴露部位所受的辐射剂量比较,C组各部位受照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B组各部位受照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透视时利用体表定位器和医生距离手术台1.5 m,可以有效减少受照辐射剂量,还不影响手术效果,是比较有效的防辐射保护方式。
- 宗治国苏峰马朋朋刘肃张志敏张春林赵一洁张鑫李伟
- 关键词:辐射防护
- 影响颈椎手术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筛查和分析
- 2023年
- 目的筛查和分析影响颈椎手术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80例行择期颈椎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将其分为心脏不良事件组(38例)与非心脏不良事件组(42例),统计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择期颈椎手术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岁、麻醉时间≥120 min、CCI评分≥3分、术前LpPLA2浓度>70μg/L、射血分数<50%为影响颈椎手术围手术期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及射血分数过低的颈椎手术患者,术前进行CCI测评及LpPLA2浓度检测,并详细设计麻醉方案,尽量缩短麻醉时间,有助于降低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预后。
- 张鑫王慧刘肃马朋朋蔡明张春玲
- 关键词:颈椎手术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预后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表现及治疗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方法本组16例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检查,病灶分布腰椎多于胸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血清试管凝集法常规检查及ELISA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结果本组16例入院经作CT检查,7例MRI检查,血清凝集滴度(1∶160,ELISA检测之IgM、IgG均阳性而获确诊,在药物对症与抗菌治疗基础上,2例采取介入方法,7例采取手术病灶清除。本组仅12例(包括手术8例)进行随访1-2年,痊愈10例,好转2例。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正确选择微创术和手术病灶清除术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无论手术与否,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敏感抗菌素的应用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疗法。
-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纬杨峰刘肃李化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脊椎炎诊断影像学
-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化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后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骨髓基质细胞经培养及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后者由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标记,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伤后第9 d移植神经干细胞,实验分组:细胞移植组、PBS填充组、正常对照组。应用组化法观察移植细胞是否存活,取材前24 h显露坐骨神经,行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法观察脊髓损伤处的修复重建。[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后标记并移植于脊髓损伤区,标记的阳性细胞可在受体脊髓内检测到,辣根示踪技术显示细胞移植组较PBS填充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后移植于脊髓损伤区,移植细胞可以存活,并参与脊髓损伤处神经传导通路的结构重建。
- 刘肃李化光刘华王岩峰
-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髓基质细胞辣根过氧化物酶
-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治疗股骨头置换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输血率的比较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股骨头置换患者术中失血量和术后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因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剂量组、双剂量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切皮前15min及术后3h均静脉输注100ml生理盐水。单剂量组在切皮前15min将1g TXA加入100ml生理盐水后静脉输注,术后3h输注100ml生理盐水。双剂量组在切皮前15min及术后3h均将1g TXA加入100ml生理盐水后静脉输注。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24h及48h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血红蛋白总损失量和红细胞总损失量。结果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高于单剂量组及双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单剂量组与双剂量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的输血率明显高于单剂量组和双剂量组,且单剂量组明显高于双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及48h各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对照组明显低于单剂量组和双剂量组,单剂量组明显低于双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总损失量和红细胞总损失量明显高于单剂量组和双剂量组,且单剂量组明显高于双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TXA可以有效减少股骨头置换术中、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且双剂量给药的效果优于单剂量给药。
- 戚颖蔡明刘肃马朋朋荣伟强段娜娜宗治国张鑫李伟张春玲张志伟
- 关键词:氨甲环酸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失血量输血率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被引量:6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以便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16例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检查,病灶分布腰椎多于胸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其中7例行MRI检查;16例血清试管凝集法滴度均大于1∶16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特异性抗体IgM、IgG阳性,11例作病原学检查。[结果]14例入院前临床、X线及CT误诊为脊柱结核,误诊率87.5%;经MRI扫描误诊5例,误诊率71.43%;本组16例入院确诊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2例采取介入方法,7例采取手术病灶清除,病理符合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细胞学表现。本组仅12例(包括手术8例)进行随访1~2年,痊愈10例,好转2例,愈后无复发。[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临床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正确选择微创术和手术病灶清除术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无论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最主要和最可靠方法。
-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纬杨峰刘肃李化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脊柱炎诊断影像学
- 尼可地尔片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片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5例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每次0. 5 g,bi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尼可地尔每次5 m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 58%(43例/48例)和72. 34%(34例/4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5. 70±0. 51)和(6. 84±0. 58) mmol·L^(-1),餐后2 h血糖分别为(9. 12±0. 87)和(10. 23±0. 81) mmol·L^(-1),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分别为(55. 15±7. 23)和(49. 48±4. 78) m·s^(-1),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分别为(44. 34±4. 57)和(39. 72±4. 87) m·s-1,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分别为(50. 32±5. 29)和(46. 31±4. 89) m·s^(-1),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分别为(43. 12±4. 38)和(37. 89±4. 33) 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胃肠道反应和恶心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2. 50%和8. 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尼可地尔片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和神经传导速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马朋朋董聪慧李伟宗治国张鑫刘肃张春林苏峰
- 关键词:二甲双胍缓释片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