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生物技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猪巨细胞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参考GenBank中收录的猪巨细胞病毒(PCMV)DNA聚合酶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扩增目的片段为236 bp。进行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PCMV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模板的最低检测量为1.1 pg,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应用该法对猪同时感染PCMV和PRRSV相关性进行初步探究,36份PRRSV阳性病料中,PCMV检出率为63.89%。该法可用于PCMV的临床发病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等。
- 刘红亮朱玲徐志文王燕群魏浩澈郭万柱赵玲
- 关键词:DNA聚合酶PCR
- 亲环蛋白A对日本脑炎病毒体外复制能力的影响
- 2015年
- 为研究亲环蛋白A(CyPA)对日本脑炎病毒(JEV)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构建了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CyPA,并将其转染至BHK21细胞内,接种JEV后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时间点的病毒含量,绘制体外增殖曲线;同时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CyPA原核表达蛋白对JEV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CyPA原核表达蛋白组的上清中病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yPA可以促进JEV的体外复制,为进一步揭示CyPA在JEV感染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JEV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或疫苗的大量生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蔡雨函韩燕刘红亮刘小琬朱玲徐志文
- 关键词:日本脑炎病毒荧光定量
- 猪流感病毒M2多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5年
- 为建立快速检测猪流感病毒抗体的血清学方法,利用合成的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多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流感病毒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并对各种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确定的抗原最适包被量为250ng/孔,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4 000。在优化条件下,阴阳性临界值的判定标准为0.249。用建立的间接ELISA对CSFV、PRRSV、PCV2、PPV、PRV、FMDV、JEV阳性血清进行了检测,均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对280份冬季采集的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有60份样品呈现阳性;同时用IDEXX甲型流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平行检测,有61份样品呈现阳性,两者的符合率达到98.35%。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信度。本研究为猪流感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方法。
- 刘红亮周远成刘小琬李萍周桐枫徐志文朱玲杨泽晓
- 关键词:猪流感病毒间接ELISA
- 猪圆环病毒2型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建立快速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LAMP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PCV2ORF2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4条特异性LAMP引物,通过PCV2ORF2的制备、反应条件的优化、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初步建立了PCV2LAMP检测方法,并对60份临床检样和6株PCV2进行了检测应用。结果显示,建立的PCV2LAMP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64℃45min条件下可扩增出大于134bp的特异性梯状DNA条带,检测限度可达10copies/μL;用它对PCV1、PRV、PPV、CSFV和PRRSV的核酸进行扩增,但结果均为阴性。用建立的LAMP方法进行的样品检测结果显示,6株受检PCV2毒株的检出率为100%,60份临床检样PCV2的阳性率为20%(12/60),与PCR方法平行检测的结果相一致。
- 杨泽晓侯义宏曾辉姚学萍王印刘红亮刘波邬旭龙彭彬
-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LAMP
- 免疫组化方法示踪PRV感染肛门括约肌的神经传导研究
- 伪狂犬病病毒是畜牧生产上一个重要的病毒,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作为神经示踪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模式病毒,也被科学家们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研究测定了实验室构建的伪狂犬病毒株SA215-T的病毒滴度,并用该毒株感染...
- 刘红亮
- 关键词:肛门括约肌神经传导神经示踪免疫组化抗原分布
- 文献传递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C-P株部分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猪流行性腹泻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水样腹泻、呕吐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本试验对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分离保存的PEDV-SC-P毒株在非洲绿猴传代肾细胞(Vero)上进行了传代增殖培养,并按照要求,对生产用Vero细胞进行纯净性检验,对PEDV-SC-P毒株的增殖特性、遗传稳定性、理化特性、纯净性、安全性、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等进行了检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株理化特性与PEDV相符,毒种纯净、繁殖滴度高、毒力遗传稳定、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具有开发为疫苗种毒的前景和价值。
- 赵洲刘红亮顾凡周桐枫覃娟娟徐志文
-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疫苗
- 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混合感染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从疑似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丹毒丝菌混合感染病猪无菌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及心包积液,采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卫星试验和核酸测序同源性比对,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混合感染。为进一步了解2株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2株菌以及混合菌液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1)将2株菌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发表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的同源性各达到96%和99%;(2)致病性试验中,SPF鼠均在接种后24h左右开始死亡,从其心脏、肝脏、脾脏及肺均回收到攻毒菌,表明2株菌均为此次疫病的主要致病菌;(3)通过测定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丹毒丝菌的LD50分别为5.28×109、3.58×104 CFU/mL,进一步证明二者具有较强毒性。根据2株菌的LD50等体积混合2种菌液注射SPF鼠,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LD50均出现下调,分别为3.70×109、2.51×104 CFU/mL,表明混合感染增强了二者的致病力;(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与临床耐药谱相一致,未出现新的耐受药物;同时筛选出了2种菌的共敏感药物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有利于对疾病的快速治疗与防控。
- 李萍唐小慧李新琼周远成刘红亮杨凡徐志文朱玲
-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药物敏感性半数致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