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广天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剩余油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油藏
  • 2篇油田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稠油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动压力
  • 1篇断块
  • 1篇压力梯度
  • 1篇油藏数值
  • 1篇油藏数值模拟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措施
  • 1篇剩余油分布规...

机构

  • 6篇中国石化集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刘广天
  • 1篇林桂华
  • 1篇艾敬旭
  • 1篇邓平
  • 1篇单学军
  • 1篇郑永生
  • 1篇谢剑飞
  • 1篇罗银富
  • 1篇隆正峰
  • 1篇马俊英
  • 1篇王庆胜
  • 1篇冯卫华

传媒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今日科苑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孤岛油田振动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孤岛油田属于稠油疏松砂岩油藏,油稠出砂严重,机械防砂后地层易堵塞,影响油井产能。为此,开展了振动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根据振动增产机理,设计了振动采油管柱配套装置,满足了现场要求。矿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疏松砂岩油藏机械防砂后提高油井产能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郑永生刘广天林桂华邓平
关键词:稠油开采机械防砂钻柱振动增产措施
稠油热采井井筒温度模型研究及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准确地预测井筒温度是选择合适的采油工艺,防止稠油结蜡增黏的基础。采用对流-扩散模型计算油管与抽油杆之间的环空内的流体传热,建立了稠油井井筒加热温度场的二维非稳态数学模型;并使用控制容积法实现模型的数值求解,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井筒温度吻合度较好。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电加热生产和热流体循环加热过程中影响井筒温度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加热流体的入口温度和流量对井筒温度场影响最明显、热流体的掺入深度存在最优范围、空心杆循环热流体的加热方法优于套管掺液,对提高稠油油井采油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刘广天单学军
关键词:稠油热采井筒温度
局部网格粗化与加密技术在大底水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大型底水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网格数量庞大,其中底水区域的网格数目占绝大部分,占用很大数值计算量。同时,对于储层较厚的底水油藏,常规的网格系统通常无法准确描述油水分布及开发动态。针对大型底水油藏数值模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底水区域实施适当网格粗化,生产井附近区域适当加密的处理方法。采用此方法既能保证计算精度,同时减少了模型网格数,大幅提高模拟计算效率,同时为该类油藏生产井的射孔位置、厚度等指标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刘广天李保振
关键词:数值模拟网格粗化
G油田数值模拟及开发方案调整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G油田的开发现状,以地震、测井和生产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沉积特征及成藏地质规律等方面的精细研究,对主要目的层进行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优化开发调整方案。
艾敬旭刘广天王庆胜
关键词: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
对含有启动压力梯度的达西公式的改进被引量:6
2007年
实验研究发现,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幂指数之间存在比例关系。该规律的发现对于如何采取措施减小启动压力梯度、指导低渗透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罗银富隆正峰谢剑飞刘广天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
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表征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深层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因其地质、油藏的复杂性以及开发过程中长期多层合采合注的生产特点,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极其复杂。以高深油藏为例,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剩余油饱和度、储量丰度、水淹级别等指标表征了其剩余油潜力分布。同时,对各小层剩余油指标进行叠加得到砂组、油组及整体的潜力区分布,并绘制了各种指标的过井剖面。通过以上方法,从平面和纵向上精细描述了剩余油的分布,确定了油藏局部及整体剩余油潜力,为该油藏开发后期调整方案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并为同类型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借鉴。
刘广天李保振汪国辉
关键词:复杂断块剩余油数值模拟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08年
孤东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刘广天马俊英冯卫华
关键词:剩余油特高含水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