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安祺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金融
  • 2篇银行
  • 2篇金融风险
  • 2篇存款
  • 1篇银监法
  • 1篇银行间
  • 1篇银行体制
  • 1篇商业银行
  • 1篇深入践行
  • 1篇熟练
  • 1篇熟练掌握
  • 1篇转型经济
  • 1篇问诊
  • 1篇西部经济
  • 1篇西部经济增长
  • 1篇西部县域
  • 1篇县域
  • 1篇金融制度
  • 1篇经济增长
  • 1篇假按揭

机构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达州银监分局
  • 1篇中国银行业监...

作者

  • 5篇刘安祺
  • 1篇刘道荣
  • 1篇邹虎
  • 1篇王泽平
  • 1篇徐敏

传媒

  • 2篇财经科学
  • 2篇西南金融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部县域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通过对样本县的实证研究 ,分析了西部县域金融制度变迁发展过程 ,探索西部县域金融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 :在大力发展西部县域经济的宏观背景下 ,鼓励和支持西部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发展 ,加大对政策性金融的优惠扶持力度 ,控制金融资源的流出 ,强化金融组织的县域服务功能 ,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效应。
刘安祺邹虎刘道荣
关键词:西部经济增长
问诊“假按揭”被引量:3
2007年
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支持居民购房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开办时间的推移和业务量的增加,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逐步显现,尤其是“假按揭”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假按揭”尚无明确的定义和认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假按揭”的识别、定性、风险控制和惩处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归纳了“假按揭”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风险隐患,开出了防治“假按揭”的“药方”。
王泽平刘安祺徐敏
熟练掌握《银监法》 深入践行《银监法》
2004年
刘安祺
关键词:金融风险银行体制
现阶段不应建立银行间互助存款保险体系被引量:2
2002年
本文从降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减小银行倒闭的外部性的角度出发 ,比较了两种存款保险方式———确定的存款保险和不确定的存款保险的优劣。针对中国金融风险的特殊成因以及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现实状况 ,文章认为 ,现阶段中国不应建立确定的存款保险体系。
刘安祺
关键词:存款保险体系金融风险商业银行转型经济
政府救助银行与遏制银行机会主义德风险的冲突:论存款保护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银行内在的脆弱性、银行风险产生和扩散的机理,进而分析存款保护的目的、实质、作用机理和副作用,讨论了在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下银行机会主义道德风险的客观性,论述了市场约束对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作用,...
刘安祺
关键词:存款保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