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南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纯化重组细菌Pw鄄1/pRSET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分步洗涤及透析对细菌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进一步做快速液相层析纯化,比较前后两法的纯化效果。初步纯化产物经氧化/还原型谷胱苷肽复性后即为重组蛋白抗原(以下简称重组抗原)。用该重组抗原,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囊虫和包虫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卫氏肺吸虫粗抗原做比较。结果经分步洗涤及透析纯化后的重组抗原纯度已较高,快速液相层析进一步纯化效果不明显。以初步纯化后经复性的重组抗原进行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91.07%,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虽为100%,但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血吸虫病11.43%,肝吸虫病4.84%,囊虫病3.22%,包虫病5.88%,正常人为2.5%。结论研究制备的重组抗原应用于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特异性较高。
- 侯敏刘剑南姚永伟褚宏亮张耀娟章子豪
- 关键词:重组抗原纯化ELISA
- C-反应蛋白对心肌细胞直接损伤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 背景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coronaryatherosclerosisdisease,CAD)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是发达国家的常见死因,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CAD发病机制复杂,在其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
- 刘剑南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异丙肾上腺素心肌细胞培养线粒体膜电位
- 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片段的亚克隆及其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获得诊断肺吸虫病的特异性重组抗原,以了解其作为免疫诊断抗原的价值。方法:将免疫筛选获得的卫氏并殖吸虫基因克隆双酶切,所得cDNA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RESETB,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以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将文库中2个大小不同的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中。其中Pw-2重组子特异性表达产物是分子质量约为32ku的蛋白带,可被卫氏并殖吸虫免疫兔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卫氏并殖吸虫特异性抗原的重组克隆Pw-2。
- 凌家俭侯敏刘剑南章子豪张耀娟
-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重组抗原亚克隆CDNA文库
-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目的:表达并纯化含有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原组织蛋白酶L基因(Pw1)的重组细菌Pw-1/pRSET B/BL21,用纯化产物以ELISA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它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结...
- 刘剑南
-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ELISA蛋白酶肺吸虫病
- 文献传递
-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重组抗原的表达与鉴定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表达已转化入大肠杆菌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 (Pw Ag)基因 ,并评价其应用于免疫学诊断的价值。 方法 用 IPTG诱导表达已亚克隆入表达载体 p RESETB的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基因 ,以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 SDS- PAGE电泳可见 32 ku处有 1条明显的蛋白质带 ,该带只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免疫兔、感染犬和病人血清识别。 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克隆 Pw Ag,其表达产物具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期特异性 ,推测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 刘剑南凌家俭侯敏章子豪张耀娟
- 关键词:重组抗原WESTERNBLOTTING
- 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片段的克隆与鉴定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DA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可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的基因克隆。方法采用预吸收成虫抗原免疫兔血清(IRS,多抗)筛选阳性克隆,经PCR扩增后测定其插入片段的大小。序列分析后,对筛选的重组子进行双酶切,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RESETB,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细胞,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结果 所筛选的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约800bp。DNA序列分析显示其为编码半胱氨酸蛋白酶族组织蛋白酶L的基因序列。Pw-2重组子特异性表达产物约为32kDa,可被卫氏并殖吸虫免疫兔血清特异地识别。结论 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筛选的重组质粒Pw-2编码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族组织蛋白酶L。
- 凌家俭侯敏刘剑南章子豪张耀娟
-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片段克隆重组蛋白
- 弓形虫病基因诊断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稳定的PCR法,用于弓形虫病诊断。方法:选择与合成引物并确立最佳扩增条件,用PCR法检测实验感染鼠血液中弓形虫DNA,并与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CAg)作比较。结果:该PCR检测弓形虫DNA法特异性强,对其他7种寄生虫DNA均不扩增;敏感性高,可检测到0.2pg DNA;检测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血液最早于感染后第2天出现阳性,与ELISA法查CAg比较,PCR检测弓形虫DNA法阳性出现时间早、检出率高。结论:该PCR法可应用于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
- 陈玲侯敏褚宏亮姚永伟刘剑南章子豪张耀娟
- 关键词:弓形虫病聚合酶链反应循环抗原小鼠
- 刚地弓形虫P30两个不同片段的克隆、表达及鉴定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2个不同片段的克隆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参考有关文献设计合成两对引物,用PCR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的两个不同片段,分别构建T-A克隆,经PCR扩增及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再亚克隆入pMAL-p2质粒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青霉素LB平板上初步筛选阳性克隆,再经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重组子转入表达菌BL2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对所表达的蛋白以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成功构建相应的T-A克隆及pMAL-p2亚克隆,经诱导、表达和鉴定,证实2个表达产物均为目的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70和73Ku。结论:成功获得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的2个表达产物,为其进一步的纯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 褚宏亮姚永伟芦王英刘剑南陈玲侯敏章子豪张耀娟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P30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