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静
- 作品数:22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癌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等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59例肺癌合并感染患者分为2组,抗肿瘤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30例,用加减百合固金汤口服联合利君派舒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29例,单用利君派舒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临床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肿瘤瘤体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象、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 (IL-10)]、外周血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后卡氏评分总有效率及瘤体稳定率治疗组分别为90.00%、96.67%、86.67%,对照组分别为68.97%、72.41%、62.06%,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及IL-10、TNF-α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IL-2、CD3、CD4、CD4/CD8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项指标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加减百合固金汤联合利君派舒治疗肺癌合并感染,可通过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抑制炎性反应等途径,对肺癌患者的整体病情发挥有利影响。
- 李东芳田道法黎月恒何迎春刘书静李红艳
- 关键词:肺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百合固金汤
-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及与鼻咽癌颅内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刘书静
- 关键词:颅内转移鼻咽癌肿瘤转移中医
- 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鼻咽癌辨证分型与其原发灶癌组织中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其鼻咽活检标本nm23-H1、VEGF(vo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活性,并于治疗后随访5年,分析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辨证分型结果,气阴两虚型患者30例(50.0%),气血凝结型18例(30.0%),火毒困结型12例(20.0%)。气阴两虚型组鼻咽活检标本的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50.0%,VEGF基因表达阳性率70.0%,分别明显低于或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其5年存活率低,累计复发率高。结论 初诊鼻咽癌气阴两虚证患者nm23-H1活性表达下调,vEGF活性表达上调,预后不良。
- 刘书静田道法李东芳
- 关键词:鼻咽癌活性表达预后气阴两虚型VEGF基因
- 重组质粒pLMP1-p53mt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培养HeLa细胞,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该质粒转入HeLa细胞中,转染后48h,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PCR鉴定结果与预期一致;观察到转染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 何迎春田道法刘书静唐发清
- 关键词:突变型P53基因LMP1基因基因重组基因表达转基因
- 不同证型初诊鼻咽癌患者鼻咽癌原发病变颅内侵犯潜能差异性的临床观察
-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的上皮恶性肿瘤,以鼻塞、鼻衄、耳鸣、头痛、颈部恶核和颅神经损害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是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头颈恶性肿瘤.据报道,全世界约85%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本病男女比约为2.38∶1,40~6...
- 刘书静田道法何迎春王云启李东芳刘宇勤
- 关键词:鼻咽癌原发病变
- 文献传递
- 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
-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头颈恶性肿瘤。全世界约85%NPC病例发生在中国。广东和香港地区NPC发病率为男性30/10万人年,女性15/10万人年。本病男...
- 刘书静田道法李东芳
- 文献传递
- 鼻咽癌颅内转移的证型特点及其分子基础初步研究
-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鼻咽上皮恶性肿瘤,病理上常表现为低分化性,临床上多表现为高转移性。由于解剖位置邻近,病变容易破坏颅底并向颅内侵犯,发生颅内转移。虽然国内...
- 刘书静
- 关键词:鼻咽癌颅内侵犯预后相关性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脑病的治疗和护理
- 2005年
- 刘书静周艳军田道法
- 关键词:放射性脑病护理
- 鼻咽癌患者初诊中医证型与病灶颅内侵犯潜力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初诊鼻咽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其鼻咽原发病灶颅内侵犯潜力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按常规进行治疗,然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初诊中医证型与鼻咽原发病灶颅内侵犯潜力的相关性。结果气阴两虚型鼻咽癌初诊患者于确诊后1年余时间内,其颅内侵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气阴两虚型鼻咽癌初诊患者较气血凝结型、火毒困结型有更高的颅内侵犯机率。
- 刘书静田道法何迎春王云启李东芳刘宇勤
- 关键词:鼻咽癌中医证型
- nm23-H_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颅内转移发生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鼻咽癌颅内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nm23-H1单克隆抗体对68例鼻咽癌患者的102份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鼻咽癌中,nm23-H1蛋白表达与颅内转移的发生及预后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原发肿瘤中nm23-H1表达下降对脑转移癌的发生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检测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鼻咽癌颅内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刘书静胡国斌陈森林刘健江志超田道法
- 关键词:NM23-H1蛋白颅内转移鼻咽癌组织预后脑转移癌NM23-H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