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银杏
  • 5篇黄花蒿
  • 4篇栽培
  • 3篇早实
  • 3篇良种
  • 3篇嫁接
  • 3篇成活率
  • 2篇单株
  • 2篇杏产业
  • 2篇银杏产业
  • 2篇引种
  • 2篇优良单株
  • 2篇授粉
  • 2篇扦插
  • 2篇扦插繁殖
  • 2篇青蒿
  • 2篇青蒿素
  • 2篇座果
  • 2篇座果率
  • 2篇菊科

机构

  • 19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0篇傅秀红
  • 17篇李锋
  • 16篇许成琼
  • 16篇韦霄
  • 7篇黄陈光
  • 4篇唐辉
  • 3篇黄正福
  • 2篇蒋运生
  • 1篇李家玉
  • 1篇金代钧
  • 1篇丁舜之
  • 1篇梁成江
  • 1篇李家玉

传媒

  • 10篇广西植物
  • 3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保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广西农学报
  • 1篇南方园艺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良种江苏大佛手种实生长及内含物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报道从江苏引种的4个银杏优良品种的种实生长发育特性、种实与种核性状的比较及种仁内含物测定的结果,为提高江苏大佛手的产量和品质以及鉴定其在本地生长是否能保持优良性状提供科学依据。
傅秀红李锋许成琼韦霄
关键词:银杏内含物
银杏授粉研究初报被引量:5
1994年
本文报道银杏授粉的适宜品种,气候条件、不同时期、方法、浓度、雌花不同发育阶段等试验结果.为提高银杏的座果率提供有效的技术措施。
傅秀红李锋黄陈光甘赞琼许成琼
关键词:银杏授粉座果率
黄花蒿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2
1997年
本文报道在广西桂北地区人工裁培的黄花蒿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物候期、生长特性、开花结果习性。
韦霄李锋许成琼傅秀红黄正福
关键词:菊科黄花蒿生物学特性
银杏苗期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1997年
银杏苗期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韦霄李锋许成琼傅秀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银杏,其种核称白果。近年来,随着白果市场的开拓和叶子的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银杏的经济价值,促进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为适应银杏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少地区、单位和个人纷纷...
韦霄李锋许成琼傅秀红
关键词:银杏苗期病害
黄花蒿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16
1998年
本文报道黄花蒿繁殖试验研究结果。种子繁殖于3月上旬以火土+肥泥为播种基质可获得7100%~9338%的发芽率;扦插繁殖于7~8月份采用顶部枝条作插穗,以火土为基质进行扦插可获得8600%~9600%的成活率。
许成琼韦霄李锋傅秀红
关键词:黄花蒿发芽率扦插繁殖成活率
银杏良种──江苏大佛手引种栽培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江苏大佛手在桂林引种表现生长快、长势好、生长期长、早实、丰产、质优等优良性状,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大砧嫁接、幼树整形修剪、加强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疏花疏果是江苏大佛手获得早实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傅秀红李锋黄陈光韦霄许成琼
关键词:银杏引种栽培栽培
不同栽培措施对黄花蒿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4
1999年
用黄花蒿类型93004号作材料,进行播种量、种植密度、营养条件、采收期及留种技术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蒿施用鸡粪或混合肥作基肥,以种子繁殖,于3月上旬撒播,每公倾播种量为900g~1500g,留苗密度为15cm×15cm,在苗期和生长盛期各追肥1次(尿素或过磷酸钙)可提高黄花蒿产量和青蒿素产量;黄花蒿以初蕾期采收最为适宜,其产量和青蒿素产量均较高;黄花蒿留种的种植密度以条距25cm最好,植株长势强,开花结实多,种子产量高。
韦霄李锋许成琼傅秀红
关键词:黄花蒿栽培青蒿素
银杏优良单株早实苗繁殖技术
1999年
许成琼李锋韦霄傅秀红黄陈光
关键词:繁殖技术优良单株银杏种子银杏嫁接切接法
银杏早实丰产研究被引量:7
1993年
本文报道银杏早实丰产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嫁接苗种植5年开始结果,比实生苗提早13-15年。平均株产种实6.65公斤,每公顷产种实2724.6公斤,实现了早实、丰产。
李家玉叶火华黄陈光傅秀红
关键词:银杏嫁接苗早实丰产栽培
广西银杏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2
2002年
通过对广西银杏产业的调查研究 ,指出了当前广西银杏产业存在的群众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少 ;苗木品种混杂、良莠不齐、质量差、雌雄配套不合理 ;立地条件选择不当、无法做到适地适树 ;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 ;大小年现象及树势衰退现象严重 ;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跟不上等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纠正措施。目的是使我区银杏生产沿着高效、持续。
韦霄李锋傅秀红许成琼唐辉
关键词:银杏产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