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长捷

作品数:6 被引量:102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推覆
  • 3篇推覆构造
  • 3篇逆冲
  • 3篇逆冲推覆
  • 3篇逆冲推覆构造
  • 2篇等时线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特征
  • 2篇找矿
  • 2篇金矿
  • 2篇控矿
  • 2篇RB-SR
  • 2篇RB-SR等...
  • 1篇等时线年龄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地质学
  • 1篇遥感
  • 1篇灾害

机构

  • 6篇青海省地质调...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6篇俞长捷
  • 4篇薛万文
  • 3篇田世洪
  • 3篇于玉帅
  • 3篇刘英超
  • 3篇张玉宝
  • 3篇朱田
  • 3篇杨竹森
  • 3篇王富春
  • 3篇鲁海峰
  • 3篇侯增谦
  • 3篇宋玉财
  • 2篇王召林
  • 2篇苏嫒娜
  • 2篇李真真
  • 2篇王银喜
  • 2篇任海燕
  • 1篇刘燕学
  • 1篇杨天南
  • 1篇戴梅芳

传媒

  • 2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青海国土经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海省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阐述了青海省大场金矿区地质特征(包括区域背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其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三叠纪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中,金矿体受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的严格控制。探讨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了成矿模式,分析了找矿远景。
李琳业俞长捷戴梅芳薛万文
关键词:大场金矿地质特征
纳尔扎一带金矿控矿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纳尔扎地区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化信息及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特别是控矿因素的分析阐述了断裂构造破碎带是金矿的产出地,金矿体的赋存部位等主要成矿地质条件,并提出了找矿标志,及进一步扩大找矿规模。
俞长捷任海燕穆一清马秀兰
关键词:金矿控矿因素找矿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与逆冲推覆构造关系的确定——来自粗晶方解石Rb-Sr和Sm-Nd等时线年龄证据被引量:22
2011年
青海玉树地区的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夹持的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处于玉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前锋带位置,但矿床与逆冲推覆构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野外研究表明,方解石为乳白色,结晶粗,呈不规则状、囊状,被后期矿化所穿切,形成于挤压(逆冲推覆阶段)到拉伸(成矿阶段)的过渡阶段,是联系逆冲推覆构造与铅锌矿床之间的"纽带"。本文对该阶段方解石开展了Rb-Sr和Sm-Nd等时线方法定年,测定东莫扎抓铅锌矿床过渡阶段的年龄为35.2~35.5 Ma,平均为35.4 Ma,与其成矿时代35 Ma非常接近;测定莫海拉亨铅锌矿床过渡阶段的年龄为34.0~34.6 Ma,平均为34.3 Ma,与其成矿时代33 Ma也非常接近。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建立了玉树地区铅锌矿床从逆冲推覆阶段到成矿阶段的构造控矿模式:伴随着印度-亚洲大陆持续碰撞,青藏高原北缘中生代构造岩片向盆地中央推覆叠置,形成逆冲推覆构造(37~40 Ma),之后处于由挤压到拉伸的松弛状态,早期造山带流体、盆地流体混合形成巨晶方解石脉(34~35 Ma),最后,流体从造山带沿拆离滑脱带长距离向前陆盆地方向运移,运移过程中淋滤围岩的金属物质,并与先期造山带流体混合,形成富铅、锌的成矿流体,通过主逆冲断裂垂向沟通,进入浅部的反冲断层形成铅锌矿床(33~35 Ma)。
田世洪杨竹森侯增谦杨天南张洪瑞刘燕学宋玉财刘英超王银喜于玉帅王富春薛万文鲁海峰张玉宝朱田俞长捷
关键词:RB-SR等时线逆冲推覆构造构造控矿模式
玉树地区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Rb-Sr和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6
2009年
青海玉树地区的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是"三江"北段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处于玉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前锋带位置。本文利用单矿物闪锌矿和共生矿物组合黄铁矿与方铅矿Rb-Sr等时线方法以及共生矿物组合闪锌矿与黄铁矿Sm-Nd等时线方法测定东莫扎抓矿床的成矿时代为34.7~35.7Ma,平均为35Ma;利用单矿物闪锌矿和共生矿物组合闪锌矿与方铅矿Rb-Sr等时线方法以及单矿物萤石和共生矿物组合方解石与萤石Sm-Nd等时线方法测定莫海拉亨矿床的成矿时代为31.8~33.9Ma,平均为33Ma,表明2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为同期同源成矿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建立了2个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式。此外,本文获得的玉树地区典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与"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和"三江"北段沱沱河盆地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相近,证明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受逆冲推覆控制的长达1000km的狭长地带有望成为一条巨型Pb-Zn成矿带。
田世洪杨竹森侯增谦刘英超高延光王召林宋玉财薛万文鲁海峰王富春苏嫒娜李真真王银喜张玉宝朱田俞长捷于玉帅
关键词:RB-SR等时线成矿时代逆冲推覆构造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34
2009年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考察、系统的矿石光薄片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概述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碳、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展布,产状严格受到矿区逆冲断层的控制,赋矿围岩为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和下-中二叠统开心岭群尕迪考组灰岩,发育强白云石化和弱硅化,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矿石结构以皮壳状、草莓状等胶状结构和他形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角砾状、团块状和脉状。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V-PDB值、δ18OV-SMOW值和δDV-SMOW值分别为-1.8‰~+3.3‰、+6.1‰~+24.6‰和-137‰~-53‰,计算得到成矿流体的δ18O流体值为-0.5‰~+13.8‰。研究结果表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盆地封存热卤水和大气降水,金属物质可能由区域流体在长距离迁移过程中通过与碳酸盐岩地层相互作用,以及淋滤含矿地层底部的火山岩而得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可能存在有机质的参与。据此,笔者将东莫扎抓矿床归为发育在碰撞造山带中受逆冲推覆断裂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并初步建立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型。
刘英超杨竹森侯增谦田世洪王召林宋玉财薛万文鲁海峰王富春张玉宝朱田俞长捷苏嫒娜李真真于玉帅
关键词:地质学地质特征逆冲推覆构造矿床
TM图像中柴达木盆地泥石流灾害解译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调查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的泥石流现象,并划分出该区冰川泥石流和暴雨泥石流类型,最终分析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及活动特点。
任海燕俞长捷彭瑜穆一青
关键词:遥感泥石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