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伶俐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耐药
  • 2篇血培养
  • 2篇耐药分析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研究
  • 1篇毒作用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表面
  • 1篇血小板表面相...
  • 1篇支原体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系
  • 1篇生殖系统
  • 1篇屎肠球菌
  • 1篇糖苷类
  • 1篇体感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病毒
  • 1篇体外抗病毒作...

机构

  • 6篇太和医院
  • 3篇十堰市红十字...
  • 2篇湖北省临床检...
  • 1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6篇侯伶俐
  • 5篇杨宏伟
  • 2篇曾明
  • 2篇吴均竹
  • 2篇仇少荣
  • 1篇陶建蜀
  • 1篇张吉才
  • 1篇周作华
  • 1篇张珍
  • 1篇赵均秀
  • 1篇钱婷
  • 1篇冯景
  • 1篇张珍
  • 1篇吕军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血液细菌培养是诊断和治疗败血症的依据。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对血行性感染患者十分重要,为了了解血行性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我们对本院2年来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培养中的细菌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吴均竹侯伶俐张珍杨宏伟赵均秀仇少荣
文献传递
更昔洛韦左氧氟沙星喷雾剂的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更昔洛韦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体外抗病毒活性及体内抗病毒作用的活性及其作用已有肯定的结论,它对各种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在和左氧氟沙星合剂中作用如何?需进一步实验,我们对太和医院生产的更昔洛韦左氧...
侯伶俐杨宏伟杨光义
文献传递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ITP的诊断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ITP患者50例(A组),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20例(B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0例(C组),另征集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D组。测定4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以及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A、PAIg M水平,对ITP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并对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统计各个分级的ITP患者及不同疗效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结果 4组PLT、PAC-1、PAIg A、PAIg G、PAIg 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Ig A、PAIg G、PAIg M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患者(P<0.05)。ITP 1、2、3级患者PAIg A、PAIg G、PAIg 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ITP分级升高,患者PAIg A阳性率呈升高趋势(r值分别为0.712、0.614、0.732,P<0.05)。显效、进步、无效组患者PAIg 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效果的改善,PAIg A阳性率呈降低趋势(r=0.642,P<0.05)。显效、进步、无效组患者PAIg G、PAIg 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疗效改善,患者PAIg G阳性率呈升高趋势(r值分别为0.723和0.721,P<0.05)。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较正常人有所升高,且血小板相关抗体高低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ITP的诊疗。
曾明程樱钱婷侯伶俐
关键词: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ITPPAIGG
362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及其它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K-B法对362株自临床送检的血液、尿液及其他标本分离的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62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256株、屎肠球菌85株、其他肠球菌21株。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G的耐药率分别为61.8%、48.7%、36.8%,低于屎肠球菌的90.5%、76.7%、82.3%;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6.3%和91.2%,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95%。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的分离率为粪肠球菌42.7%、屎肠球菌71.0%,屎肠球菌HLAR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通过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与非HLAR肠球菌株的敏感性比较发现,肠球菌的非HLAR株的敏感性均高于HLAR株。结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选择相应的药物和方案,目前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的有效药物,但临床应慎用万古霉素,以免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侯伶俐吕军张吉才陶建蜀冯景杨宏伟
关键词: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耐药
泌尿生殖系统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主要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是它与孕妇感染及其导致的母婴传播有密切相关性。UU的感染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
杨宏伟曾明侯伶俐
文献传递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分离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方法:标本经BacT/Alerti12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梅里埃API系统进行鉴定和K-B法做药敏。结果:在2046份标本中,分离菌株279株,阳性率为13.63%。其中革兰阳性菌占85.66%,革兰阴性菌占14.3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非常高,达69.45%(116/167),远远高于MRSA的检出率15.62%(5/32)。药敏结果显示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MRCNS中复方磺胺甲恶唑、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100%,100%、66.7%、66.7%,3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分别为100%,100%,80%,20%,40%,40%,60%。在粪肠球菌药敏中青霉素、氨苄西林始终保持较稳定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10%,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都在50%以上,对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耐药高达60%,对碳青酶烯类最敏感。结论:及时掌握血培养中细菌分布与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和动态,对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吴均竹侯伶俐周作华杨宏伟张珍仇少荣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细菌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