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辅君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介入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电图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灌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预后
  • 1篇脂蛋白

机构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余辅君
  • 2篇李韶南
  • 2篇李广镰
  • 2篇刘震
  • 2篇曾冲
  • 2篇雷晓明
  • 1篇罗义
  • 1篇潘宜智

传媒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缺血后适应(IPC)对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和机制,以及IP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初次诊断为STEMI患者160例,均在起病12h以内接受直接PCI治疗,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PCI组)82例和IPC组78例。观察两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前、术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水平变化,术中并发症发生清况。PCI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IPC组患者直接PCI术后ST段回落、TMPG良好、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84.62%(66,78)比67.07%(55/82)、80.77%(63/78)比64.63%(53/82)、7.69%(6,78)比24.39%(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第7天IPC组血管内皮功能及纤溶功能指标NO、ET-1、t-PA和PAI-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52.37±3.84)μmol/L比(50.95±3.85)μmol/L、(75.47±3.47)ng/L比(76.61±3.72)ng/L、(12.96±1.25)μg/L比(12.524-1.23)μg/L、(21.78±4.01)μg/L比(24.95±7.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IPC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5%(3/78)比14.63%(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实施IPC安全性高,并能改善患者术后的心肌灌注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纤溶活性相关。
李韶南曾冲余辅君刘震雷晓明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灌注
HDL—C、PAI-1与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05—2007年因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29例患者。入选患者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合并2支或2支以上冠状动脉主支血管病变并接受直接PCI(pPCI)治疗。根据PCI术后30d的随访结果分成2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组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组。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测定PAI-1水平,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HDL—C水平,并分析HDL—C、PAI-1与STEMI患者近期预后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发生心血管事件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组[(0.87±0.15)mmol/L比(1.14±0.24)mmol/L,P〈0.01],而PAI-1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62.84±20.65)U/ml比L(43.67±19.15)U/m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DL—C水平(P〈0.01)和PAI-1水平(P=0.013)与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直接PCI后30d内MACE的发生独立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发生MACE患者血浆HDL—C水平与PAI-1水平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344,P〈0.05)。结论血浆HDL—C、PAI-1水平的高低影响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直接PCI后的近期预后,HDL—C的促纤溶作用可能是影响预后的机制之一。
李韶南李广镰刘震雷晓明余辅君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AMI患者228例.病例分AMI发病6 h内(150例)和6 h以上(78例)两组.测算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且发病6 h以内组显著小于发病6 h以上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14.6%和27.7%(P<0.05).结论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介入治疗施行得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和改善近期预后的效果越好.
余辅君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心电图冠状动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