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可靠的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医院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构建初始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形成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基于Python实现的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5.2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3、0.862。第一轮咨询中,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W分别为0.207、0.152、0.191(P<0.001);第二轮咨询中,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71、0.176、0.252(P<0.001)。最终构建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医学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沟通协作、教学动机及职业发展,其权重分别为0.147、0.149、0.142、0.147、0.146、0.134和0.136。结论:该评价指标系统全面,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教学医院开展临床教师甄选、评价及师资培训提供参考指引。
目的以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例为案例,对引入按病种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绩效管理工具加强医保控费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推广该管理工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门市某三级公立医院心血管内科8426名患者,比较使用DRGs前后的医保费用情况,采用秩和检验比较DRGs前后的病种费用。结果心血管内科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明显降低。其中实施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I20.0)、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I21.4)、动脉硬化性心脏病(I25.1)、心房颤动和扑动(I48.x)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的住院费用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稳定型心绞痛(I20.8)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科室利用DRGs绩效管理工具进行精准控费,可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