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敦康

作品数:26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哲学
  • 6篇周易
  • 5篇文化
  • 3篇易传
  • 3篇哲学史
  • 3篇政治
  • 3篇中国哲学
  • 3篇社会
  • 3篇主义
  • 3篇理学
  • 3篇《周易》
  • 2篇道德
  • 2篇玄学
  • 2篇易学思想
  • 2篇哲学思想
  • 2篇之学
  • 2篇中国传统文化
  • 2篇中国伦理
  • 2篇中国伦理思想
  • 2篇中国文化

机构

  • 2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4篇余敦康
  • 1篇干春松

传媒

  • 7篇哲学研究
  • 6篇孔子研究
  • 5篇中国哲学史
  • 1篇文史哲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中国文化
  • 1篇民主
  • 1篇东吴学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8
  • 1篇1987
  • 2篇1986
  • 1篇198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到轴心时期——金岳霖、冯友蘭两先生的哲学思考和中国文化的展望被引量:2
1992年
中國哲學家金岳霖先生在四十年代初發表的《論道》一書中曾經指出,每一個文化區有它的中堅思想,每一中堅思想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動力。現在這世界的三大文化區,印度、希臘和中國,它們各有它們的中堅思想,而在它們的中堅思想中有它們的最崇高的概念與最基本的原動力。中國的中堅思想似乎儒道墨兼而有之,其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思想與情感兩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動力似乎也是道。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五十年代初發表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出了“軸心期”的理論。雅斯貝斯認为,公元前800—
余敦康
关键词:金岳霖熊十力天地境界三才之道
玄学的学风被引量:3
1994年
余敦康
关键词:玄学中国传统文化宋明理学三教合流理学家
易学与中国伦理思想被引量:1
1993年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周易》一直占有崇高的地位,被奉为性命之源,圣学之本,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周敦颐赞叹说:“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书》)王夫之通过认真的比较研究指出:“根极精微,发天人之蕴,《六经》、《语》、《孟》
余敦康
关键词:中国伦理思想伦理规范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政治伦理社会伦理
我也介绍一篇文章
1995年
余敦康
关键词:复古主义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国学研究主客二分文化资源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被引量:9
1991年
《周易》这部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承认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但是,怎样来解释这个事实,如何估价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就主要倾向而言。
余敦康
关键词:周易中国传统文化巫术文化轴心期六十四卦历史事实
程颐的经世外王之学被引量:1
1996年
程颐关于外王的理想本于亲亲与尊贤之义,这和张载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他指出:"昔者圣人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唯能亲亲,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能尊贤,故‘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唯仁与义,尽人之道;尽人之道,则谓之圣人。(《遗书》卷二十五)由于仁与义是人性的本质,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人性本质的完美的实现,故亲亲与尊贤不可畸轻畸重,而必须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余敦康
关键词:权力结构政治运作外王人性本质专制主义
冯友兰先生关于传统与现代化的思考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认为 ,关于如何理解和处理中西古今文化的矛盾冲突是冯友兰毕生哲学探索的主题 ,“贞下起元”、“旧邦新命”则是其哲学探索的根本关怀。由此可以看出 ,他的《贞元六书》并非只是援引西方的新实在论重新诠释程朱理学的纯哲学的系统 ,而是一个理事兼备、体用一源的完整的体系 ,为“中国到自由之路”提供一个转化的模式。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 ,冯友兰的“别共殊”的模式不同于“全盘西化”派的激进主张 ,也不同于“本位文化”派的保守主张 ,而是介乎二者之间 ,属于中间派 。
余敦康
关键词:冯友兰哲学实在论体用一源程朱理学
中国智慧在《周易》 《周易》的智慧在于和谐
2006年
余敦康
关键词:《周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哲学思想
先秦诸子哲学对宗教传统的继承与转化被引量:8
2004年
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着重指出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是在希腊、印度和中国这三个地区同时发生的。由于这种觉醒,三个地区的文化以精神自由的原则取代了古代文明的实体性原则,形成了哲学的突破。先秦诸子哲学与希腊、印度哲学起源于宗教的情况相同,都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不同之处在于:希腊哲学重在求知,印度哲学重在人的精神的解脱,而诸子哲学的核心问题则是在天命秩序瓦解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寻求失去的"道"。
余敦康
关键词:哲学突破先秦诸子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体系性的哲学被引量:1
2016年
余敦康是中国思想领域重要的学者,他的学术经历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在这个对话中,余敦康对于目前学术界和思想界展开的中国模式、国学等问题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哲学要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建构一种体系性的哲学是当务之急。
余敦康干春松
关键词:儒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