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广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蛋白
  • 4篇幼鼠
  • 4篇海马
  • 3篇低氧
  • 3篇血管
  • 3篇生长相关蛋白
  • 3篇缺氧
  • 3篇相关蛋白
  • 3篇慢性
  • 3篇长相关
  • 2篇动物行为
  • 2篇血管钙化
  • 2篇炎症
  • 2篇肾病
  • 2篇鼠脑
  • 2篇突触
  • 2篇皮层
  • 2篇缺血
  • 2篇终末期肾病
  • 2篇慢性炎症

机构

  • 15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15篇余广
  • 8篇赵春玲
  • 7篇陈燕
  • 6篇冯志强
  • 3篇盘强文
  • 3篇张春来
  • 3篇肖业伟
  • 2篇程基焱
  • 2篇罗斌
  • 2篇董雯
  • 2篇买文丽
  • 2篇廖珏
  • 2篇冉兵
  • 2篇郑爽
  • 2篇罗礼容
  • 2篇马玲
  • 1篇廖新品
  • 1篇李达兵
  • 1篇邹礼乐
  • 1篇黄贻泽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2013全国...

年份

  • 2篇2015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对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缺氧对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组。缺氧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 h,连续缺氧1周。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GAP-4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后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GAP-43表达增高,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陈燕张春来余广赵春玲
关键词:缺氧GAP-43蛋白
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心肌电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对兔心肌电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兔27只,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对照组(Ctr组),LIP组,LIP+ATP敏感的钾通道(KATP)抑制剂格列苯脲组(LG组),LIP+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LSB组),闭胸状态下同步记录体表ECG及心内、外膜单相动作电位。分析心肌缺血背景下单相动作电位振幅(MAPA)、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间(APD90)、0期去极化最大速率(Vmax)和心率、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检测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缺血后,四组的平均心率、MAPA、Vmax均不同程度地减小,APD90不同程度地延长;LIP能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LG组心律失常发生降低,持续时间缩短,LSB组结果与Ctr组相近。与Ctr组比较,LIP组SOD活力升高;其余三组的MDA含量降低;LIP组NO含量升高,而LG组及LSB组亦低于LIP组(P均<0.05)。结论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具有增强兔心肌电稳定性、减轻心肌氧化损伤的作用,p38MAPK可能为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途径,KATP则可能仅在抗氧化和改善供血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侯丽芳冯志强肖业伟冉兵余广盘强文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单相动作电位
三筒互通装置和在研究动物行为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利用水迷宫、空场实验和穿梭箱等,观察和比较接受不同因素处理后的动物,在学习记忆和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这些装置通常是单只动物轮流进行实验。笔者设计和研制的三筒互通装置,可以同时对标记不同色的三只或四只动物...
冯志强廖珏廖新品余广郑爽董雯买文丽
文献传递
三筒互通装置在研究动物行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与在经典的水迷宫中进行的实验对比,探讨三筒互通装置在研究动物行为中的可行性。方法:将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AD)组、抗AD(AD+多奈哌齐)组的动物分别置入水迷宫和三筒互通装置,观察其寻找平台潜伏期的时间和寻找食物路程的变化。将动物同时置入不同区间以适应环境后,提供互通条件,观察其行为变化。结果:各组动物寻找平台潜伏期的时间和寻找食物的路程均呈正相关(r=0.7,P<0.05);提供互通条件后,动物表现出互交、群居和协同等行为能力。结论:三筒互通装置可应用于动物学习记忆和行为能力的研究,该装置为脑功能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杨庆龙廖珏余广董雯郑爽买文丽冯志强
关键词:水迷宫动物行为
25.慢性炎症对终末期肾病大鼠钙磷代谢及血管钙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盘强文马玲冯志强肖业伟余广
文献传递
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IH)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缺氧性脑损伤修复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IH 1周、CIH 3周和CIH 5周组。CIH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小时,连续缺氧1、3和5周。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表达高峰出现在1周后(P<0.05),3周后表达逐渐减少(P>0.05),5周后表达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呈现时间变化,这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陈燕赵春玲罗礼容余广张春来
关键词:生长相关蛋白大脑皮层
慢性炎症状态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炎症状态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与终末期肾病(ESRD)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组、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组和炎症伴慢性肾功能不全(CRF+I)组。Ctr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持续6 w,CRF组用腺嘌呤灌胃持续6 w构建大鼠CRF的动物模型,CRF+I组每天用腺嘌呤灌胃持续6 w并隔日皮下注射10%酪蛋白(Casein,1.2 g/kg)构建大鼠炎症伴CRF动物模型。检测各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磷以及血管组织的钙含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量、FGF23 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α-SMA蛋白表达量,Ctr组明显高于CRF组和CRF+I组(P<0.05),CRF组明显高于CRF+I组(P<0.05);组织钙含量,CRF组和CRF+I组明显高于Ctr组(P<0.05),而CRF+I组明显高于CRF组(P<0.05);FGF23 mRNA表达,CRF+I组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CRF和Ctr组(P<0.05),Ctr组和CRF组FGF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结论炎症除了可以直接引起ESRD血管钙化外还可以通过升高FGF23加剧ESRD血管钙化。
张艺马玲肖业伟余广冯志强盘强文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炎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间断性低氧对幼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1H)对幼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进行性影响. [方法]雄性21日龄SD幼鼠66只,体质量(50&#177;5)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和慢性间断性低氧组(CIH组),每组33...
陈燕赵春玲余广程基焱
关键词:低氧海马超微结构突触幼鼠
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生长相关蛋白的进行性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IH)过程中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组织结构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进行性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IH 1周组、CIH 3周组和CIH 5周组,每组各10只。后三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 h,连续缺氧1周、3周和5周。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GAP-43的表达。结果 CIH大鼠海马出现变性坏死神经元,并且随着缺氧时间延长,上述改变呈逐渐加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CIH组大鼠海马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CIH后1周出现表达高峰(P=0.038),CIH后3周表达逐渐减少(P=0.382),CIH后5周表达接近正常水平(P=0.860)。结论随着缺氧时间延长,变性坏死神经元数量呈进行性增多,而GAP-43的表达却与此不一致。
陈燕赵春玲罗礼容余广
关键词:生长相关蛋白海马
间断性低氧对幼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幼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进行性影响。【方法】雄性21日龄SD幼鼠66只,体重(50±5)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nhandled control group,UC组)和慢性间断性低氧组(CIH组),每组33只,每组又分为2,4,6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1只幼鼠。CIH组每日间断缺氧8h,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幼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CIH组幼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UC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orris水迷宫空间搜索试验:与UC组比较,CIH组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C组比较,CIH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镜下可见CIH组突触小泡数量减少,结构不清,线粒体出现空泡样改变。UC组无明显病变。【结论】CIH致幼鼠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与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
陈燕赵春玲余广程基焱
关键词:低氧海马超微结构突触幼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