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喆杨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疏堵结合·对公益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究——基于格莱珉信托复制项目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2014年
- 小额信贷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是我国政策服务"三农"问题同时也是2020年达成建成小康目标进程中的重点工作对象。以孟加拉格莱珉模式为代表的小额信贷也在中国开展,而本土化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问题。立足于格莱珉信托在中国实际发展状况,结合实际环境与问题,对其发展进程以及相关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潜在解决方案。
- 余喆杨乔国荣李董林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01年
- 利用回归模型 ,对出口、进口、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作了分析 ,指出了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是进出口总额 ,而并非净出口额 。
- 熊子平叶建国余喆杨
- 关键词:进出口净出口经济增长
- 城乡居民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约3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13785元,增长约40倍;城乡收入比从1978年的2.57:1扩展到2007年的3.33:1。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
- 余喆杨李建军
-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收入
-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被引量:3
- 2002年
- 衡量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非农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占绝对优势。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已达17,876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积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 方齐云潘华玲余喆杨
-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非农就业农业劳动力转移
-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与资产价格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文章在不完全外汇风险的交易情况下,构建了一个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与资产价格的动态均衡理论框架,运用VAR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实证分析了流入我国境内的热钱、人民币汇率和物价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 余喆杨费俊俊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弹性
-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被引量:16
- 2002年
-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 ,是货币当局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区分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框架下 ,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角度对我国货币供给的性质进行了实证分析 ,论证了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 ,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控制实践所表现出的无效性提供了一个解释 ,最后为我国现阶段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供了一种思路。
- 方齐云余喆杨潘华玲
- 关键词:内生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研究
- 1980年以来,世界各国成功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频繁发生的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金融不稳定却对宏观经济稳定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膨胀和崩溃,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
- 余喆杨
- 关键词:资产价格波动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一般均衡模型资产市场
- 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文章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供需机理,资源环境随人口和经济增长演化的特征与规律,首次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原则和措施。
- 余石余喆杨
-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分析
-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基于银行信贷渠道的视角
- 2013年
- 基于现实中资产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高度相关性的特征事实,本文从信贷渠道的视角入手研究资产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货币、信用和资产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梳理和一个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构建,来研究资产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机制。论证了资产价格波动通过影响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以及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正反馈循环,从而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倍数放大的影响。
- 余喆杨
- 关键词:资产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信贷渠道
- 论“增长极”发展模式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被引量:3
- 2008年
- 运用"增长极"发展模式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其效力受到区域的基础经济条件的约束。我国欠发达地区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贯彻实施平衡发展战略的时期,更不应该继续套用"增长极"发展模式来指导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寻找和开发自身的比较优势,运用后发优势,通过培育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最后形成具有自生能力的特色经济,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余喆杨
- 关键词:增长极自生能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