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液体复苏治疗疗效观察
- 观察1型糖尿病酮酸中毒(DKA)患儿扩容治疗后24 ~ 48 h匀速补液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符合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均为酮症酸中毒扩容后给予小剂量胰岛素...
- 郭红何芳
- 小儿布氏杆菌病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治儿童布氏杆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例诊断为布氏杆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实验室及相关检查、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儿多来自牧区,男12例,女7例,春、夏季多发,发热及关节、肌肉疼痛为最常见症状,可有血液、肝脏、神经等多脏器损害。查体多见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以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以及肝脏酶学改变常见。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14例(87.5%),7例血培养分离出布鲁氏杆菌属,治疗上1/3患儿接受抗生素联合治疗,好转出院,随访治愈。1/3患儿转传染病专科医院治疗,仍有约1/3患儿未得到规范治疗。结论儿童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多样,近2年我区局部地区呈高发趋势,住院患儿增多,联合、规律、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有效。对于长期发热、关节痛、腰腿痛、肝脾肿大的儿童患者,尤其来自牧区者,应详细询问有无牛羊或相关产品的接触史,并进行详细查体,完善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血培养等相关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何芳
-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儿童
- 小儿急性中毒2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296例小儿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按中毒发生的原因、种类、中毒途径等不同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多为常用药物中毒,占51.7%,农药中毒占14.5%,一氧化碳中毒为10.5%,腐蚀性药物中毒占7.1%,食物中毒占2.4%。1~3岁及15~18岁呈2个高发人群,尤以幼儿高发。结论小儿急性中毒的预防和及时救治是提高儿童生存质量的关键,对不明原因中毒以及可疑急性中毒病例要详尽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及做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漏诊和误诊。
- 何芳
- 关键词:小儿急性中毒诊治
- 血液净化治疗小儿急性中毒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方法对小儿急性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7例小儿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复方地芬诺酯中毒9例,采用血液灌流(小时P)或血液透析方法,次数1~3次,均好转出院;灭鼠药、硝酸甘油、地芬尼多、百草枯中毒各1例,均采用血液灌流法,治疗后好转或治愈;阿普唑仑、莨菪碱类植物中毒各1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均好转,去痛片中毒1例采取血液滤过法,1次即脱险。消炎利胆片与环丙沙星同服中毒1例接受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未愈放弃治疗出院。结论:血液净化方法应根据患者中毒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于合并多脏器受损的重度中毒患儿应及早采取联合血液净化方法。
- 何芳阿迪拉
- 关键词:血液净化小儿急性中毒抢救措施血液灌流
- 胰腺损害患儿的病例分析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危重症患儿合并胰腺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PICU收治的危重组患者,就年龄、性别、民族、血常规、血钙、血糖、LDH、肾功能、CRP、血淀粉酶及胰腺影像学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患儿102例,受累组23例(22.5%),非受累组79例(77.5%)。在LDH、CRP两个指标方面,受累组高于非受累组(P均<0.05)。两组血淀粉酶于入院后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儿常合并胰腺损害,加重病情,应高度重视,及时检出及治疗。早期及动态监测血淀粉酶、LDH、CRP有助于诊断继发性胰腺损害,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
- 何芳
- 关键词:危重症胰腺损害淀粉酶儿童
- 危重症患儿合并胰腺损害的临床病例分析
- 何芳
- 新疆阿勒泰市汉族和哈族学龄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疆阿勒泰市汉族和哈族学龄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民族差异性、儿童睡眠时间。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阿勒泰市1096名汉族及988名哈族6~13岁学龄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包括父母及儿童问卷)。结果新疆阿勒泰市汉族和哈族学龄儿童各种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33.16%,其中哈族儿童发生率为35.83%,汉族儿童为30.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1)。哈族儿童睡眠不安、肢体抽动、梦呓、梦游、梦魇和夜惊的发生率较汉族儿童高。在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症状中,习惯性打鼾的总发生率为2.5%,若加上儿童问卷报告的例数,其总发生率升至4.75%,其中哈族为4.76%,汉族为4.7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9)。哈族和汉族学龄儿童在睡眠呼吸障碍的其他相关症状如睡眠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喉头哽噎和遗尿等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哈族和汉族儿童总的平均睡眠时间为10.67h,各年龄段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均不低于国内外报道的数据。结论新疆阿勒泰市汉族和哈族学龄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高于国内外报道;哈族较汉族儿童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及睡眠不安、肢体抽动、梦呓和梦游等的发生率高,应引起社会各界及儿科工作者足够重视。习惯性打鼾总发生率为4.75%,哈族和汉族学龄儿童习惯性打鼾及其他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哈族儿童的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比汉族儿童高。
- 何芳徐佩茹
- 关键词:学龄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
- 合并胰腺损害危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合并胰腺损害危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102例危重症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入院时血糖、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氮、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水平,入院后0 h、72 h的血淀粉酶,合并胰腺损害者发病后5~7 d内的胰腺超声或胰腺CT检查结果。结果 102例患儿中,合并胰腺损害者23例(22.5%),无胰腺受累79例(77.5%)。合并胰腺损害患儿的原发疾病以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78.3%),仅12例(52.2%)患儿存在典型的腹部症状或体征,仅6例存在(26.1%)胰腺损害的影像学改变。合并胰腺损害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CRP、72 h血淀粉酶均高于无胰腺损害患儿(均P<0.05)。结论危重症患儿的胰腺损害发生率较高,可无典型腹部症状或体征、影像学改变,早期及动态监测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RP有助于诊断继发性胰腺损害。
- 何芳
- 关键词:危重症胰腺损害儿童
- PICU十例危重遗传代谢病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PICU儿科医生对危重症遗传代谢病患儿的认识,以提高其临床诊断率、治疗率,减少后遗症发生。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PICU收治10例诊断为遗传代谢病的患儿,回顾性分析10例患儿的发病年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脏器损害类型和程度、合并症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0例患儿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5个月,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6例。10例患儿中,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尿素循环障碍2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1例,苯丙酮尿症1例,生物素和生物素酶缺乏1例,尼曼匹克病1例,线粒体脑肌病1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1例。6例患儿发生脏器功能衰竭,其中4例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呼吸衰竭4例、肝功能衰竭2例、心力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2例。8例代谢紊乱患儿,包括代谢性酸中毒5例,低血糖症5例,高血糖症1例,高氨血症4例,离子紊乱4例,高乳酸血症2例。合并重症感染4例,3例为重症肺炎,1例合并脓毒症。1例患儿心脏超声示右心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合并心包少量积液,同时其肺CT可见双肺弥漫性病变,腹部B超提示肝脾肿大。3例患儿头颅MR/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双侧大脑对称性异常信号。结论遗传代谢病种类繁多,发病早,起病急,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甚至以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或猝死样症状为首发表现,PICU医生需要警惕不要遗漏遗传代谢病。对PICU中收治的遗传代谢病疑似患儿,应尽快获得有效的血、尿标本进行生化检查、串联质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酶活性检测,以及必要时的基因检测,骨髓穿刺等相应检查,尽早确诊,以便及时挽救危重症患儿的生命、减少后遗症、判断患儿的预后。
- 何芳马兰红
- 关键词:危重症遗传代谢病儿童
- 生物素和生物素酶缺乏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