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彩云

作品数:21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蛋白
  • 6篇血清
  • 6篇病患
  • 4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肝功
  • 4篇肝功能
  • 3篇肾功能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球蛋白
  • 3篇免疫
  • 3篇抗体
  • 3篇老年
  • 3篇白蛋白
  • 3篇MALB
  • 2篇动脉
  • 2篇血红蛋白
  • 2篇阳性

机构

  • 16篇佛山市第二人...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何彩云
  • 14篇黄泽棋
  • 13篇沈永坚
  • 8篇邓爱红
  • 7篇周少雄
  • 5篇江志兰
  • 4篇邹林
  • 3篇林经良
  • 3篇谢伟贤
  • 3篇陈尚花
  • 3篇黄丽姗
  • 2篇董少文
  • 1篇黄玮
  • 1篇张继平
  • 1篇上官辉
  • 1篇王丽萍
  • 1篇简咏芬
  • 1篇卢伟
  • 1篇江浩
  • 1篇马俊

传媒

  • 9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水多项指标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腹水多项指标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了解多项腹水指标,以腹水脱落细胞病理组织、胃肠镜下组织病理或手术病理为诊断标准,对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良性腹水患者54例,恶性腹水患者63例进行分析。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建立回归模型,并确定概率预测值P的最适诊断界点和诊断效率。结果:腹水癌胚抗原(CEA)及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与腹水良恶性有关系,建立诊断模型后P值下的曲线面积为0.884,最适诊断界点为0.436,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82.7%。结论:腹水CEA及SAAG与腹水良恶性有一定关系,同时多项腹水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建立诊断模型可提高诊断率及灵敏度。
马俊王丽萍黄玮刘毅鹏张继平上官辉江浩何彩云
关键词:腹水肿瘤指标
广东佛山地区少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与表型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佛山地区人群3种少见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αβ复合型地贫、非缺失型α地贫及血红蛋白H病(HbH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血液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1月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ysmex XT-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分析。采用PCR+导流杂交法检测α、β地贫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4563人,其中经基因诊断确诊为地贫的患者人数为1829例。αβ复合型地贫检出81例,阳性率为1.8%;非缺失型α地贫检出18例,阳性率为0.4%;HbH病检出23例,阳性率为0.5%。αβ复合型地贫中较常见的基因型分别为--^SEA/αα\β41-42/βN(17.3%,14/81),-α^3.7/αα\β41-42/βN(14.8%,12/81),--^SEA/αα\β654/βN(11.1%,9/81);血液学主要表现为正常或轻度贫血(93.8%,76/81),只有β地贫双重杂合子合并α地贫时表现为重度贫血。佛山地区非缺失型α地贫以αα^CS/αα\βN/βN基因型常见(50.0%,9/18),血液学表现为无阳性表型或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症。佛山地区HbH病患者基因型主要为-α^3.7/--^SEA\βN/βN(65.2%,15/23);单纯的HbH表现为中度贫血(87.0%,20/23);HbH病合并β地贫的患者表现为正常或轻度贫血(13.0%,3/23)。结论佛山地区αβ复合型地贫基因型多样复杂,血液学主要表现为轻度贫血或正常。非缺失型α地贫以αα^CS/αα\βN/βN基因型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症状基因携带者。本地HbH病患者基因型主要为-α^3.7/--^SEA\βN/βN,血液学主要表现为中度贫血。
邹林陈尚花谢伟贤黄泽棋何彩云简咏芬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表型
尿mALB和尿NAG酶的联合检测在肾结石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尿mALB和尿NAG酶水平对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60例临床诊断为肾结石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指标,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30例正常对照组尿mALB为11.19±4.83mg/L,尿NAG酶为5.14±2.55U/L.60例肾结石组,各指标以超过正常上限(x±2s)为阳性,尿mALB单独有19例阳性,尿NAG酶单独有13例阳性,二指标均阳性有17例,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尿mALB和尿NAG酶活性的联合检测,对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损伤起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沈永坚周少雄黄泽棋林经良何彩云
关键词:肾结石尿NAG酶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价值,为提升临床诊断效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ELISA法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M(HBV-M)的定性检测,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HBV-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定量检测。分析ELISA法检测HBV-M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及不同病情程度HBV-DNA水平。结果本研究19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标本中,HBV-M的定性检测有8种模式,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核心抗体(HbcAb)、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HbcAb模式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52%、35.42%,均高于其他模式阳性检出率;HBsAg+HbeAg+HbcAb、HBsAg+HbsAb+HbcAb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模式的阳性检出率,HBsAg+HbeAg+HbcAb、HBsAg+HbsAb+HbcAb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重度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水平高于轻、中度患者(均P<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反映病毒感染、复制情况,为早期诊断乙型肝炎、监测病情转归提供重要依据。
李秀萍何彩云黄泽棋魏海清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
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Lp-PLA2及S100β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共70例(作为糖尿病脑梗死组),根据斑块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组(40例)、稳定组(22例)及非斑块组(8例),并同期纳入单纯脑梗死患者67例(作为单纯脑梗死组)及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健康体检组);记录Lp-PLA2水平、S100-β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梗死病灶体积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Lp-PLA2及S100-β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Lp-PLA2、S100-β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形成风险预测的临床效能。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Lp-PLA2水平和S100-β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脑梗死组及健康体检组,同时单纯脑梗死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糖尿病脑梗死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梗死病灶体积均显著高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不稳定组Lp-PLA2水平和S100-β水平均较稳定组及无斑块组高,而稳定组亦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Lp-PLA2及S100-β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PLA2和S100-β检测均可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形成风险预测,且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Lp-PLA2及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同时两者联合检测可更为准确地预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
洪旭灿何彩云谢东德沈永坚孙守栋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脑梗死斑块
HBsAg阳性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和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定量测定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HBsAg阳性的少见模式表现为6种模式,以HBsAg(+)HBsAb(+)HBeAb(+)HBcAb(+)模式检出率最高,占58.59%(75/128);在各少见模式中均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阳性率介于28%-100%之;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者有119例,检出率达92.97%(119/128);HBeAg阳性组肝功能异常率和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5)。结论在HBsAg阳性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的阳性组合中,除常见的“大三阳”和“小三阳”外,还存在多种其它模式,其中一些已成为常见模式。各种模式均存在病毒的复制。探讨HBV—M各种阳性组合模式及其HBV—DNA、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关系,对了解HBV病毒的免疫学变异,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江志兰邓爱红黄泽棋周少雄谢伟贤何彩云沈永坚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和肝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处理,对伴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发生率37.82%;B组(HbA1c>9%)患者的血糖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A组(HbA1c≤9%),P<0.01;而B组(HbA1c>9%)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HbA1c≤9%)。结论 HbA1c可反映糖尿病控制好坏与否,较好地控制血糖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的主要措施。
江志兰邓爱红黄泽棋何彩云沈永坚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C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与超敏-CRP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T2DM患者122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n=21)和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n=101),检测其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和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Cr)、尿微量清蛋白(尿m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2例老年T2DM患者检出至少有1种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者共21例,阳性率为17.21%。其中检出单项抗体GAD-Ab阳性14例(11.47%)、ICA阳性10例(8.19%)、IAA阳性1例(0.82%),检出2种抗体阳性患者4例(3.27%),未检出3种抗体均为阳性的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其hs-CRP、UREA、Cr水平高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CP、2hCP、HbA1c、尿mALB、尿β2-MG水平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自身抗体的出现与胰岛细胞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了解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炎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老年T2DM患者及其并发症的监测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价值。
江志兰邓爱红黄泽棋何彩云简咏芬沈永坚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肾功能
血清和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5例糖尿病无并发肾病,23例糖尿病并发肾病和70例健康对照者的sRBP、uRB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和无并发肾病组sRBP、uRBP水平均升高(P〈0.05),糖尿病无并发肾病组uRBP水平的升高较sRBP显著(P〈0.01),糖尿病并发肾病组sRBP的升高较uRBP更加显著(P〈0.001).结论 sRBP和uRBP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沈永坚周少雄黄泽棋林经良何彩云
关键词:糖尿病视黄醇结合蛋白肾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p2-MG)、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患者,通过病史、症状和查体拟诊为疑似糖尿病患者。再采用诊断金标准将疑似患者(研究对象)确诊分为DN(77)例及非DN(90)例,所有对象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法检测尿mALB、尿B2-MG及血清Cys—C。采用Roc曲线和诊断价值四格表计算诊断价值性能指标。结果:DN组mALB、β2-MG、Cys—C水平(分别为4.86±1.61、6.13±1.30和7.23±O.42)较非DN组(分别为2.62±1.04、5.64±1.04和6.86±0.31)显著升高(P〈0.05),单一指标InALB、β2-MG和Cys—C诊断DN的灵敏度分别为75.3%、50.6%和88.3%。单一指标mALB、β2-MG和Cys—C诊断DN的特异度分别为90.0%、76.7%和45.6%。2指标并联中,mALB+Cys—C灵敏度最高,为94.8%;2指标串联中,mALB+β2-MG特异性最高,为97.8%。3指标并联灵敏度97.4%,漏诊率2.6%。3指标串联特异性98.9%,误诊率1.1%。结论:在目前所选择研究指标中,mALB/β2-MG/Cys—C并联是DN最佳筛查方案。考虑到检测成本,mALB+β2-MG串联是最佳确诊方案。
何彩云周少雄沈永坚邹林陈尚花黄丽姗陈雪英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早期糖尿病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