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子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择期ERCP治疗的1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取石效果、手术前后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量表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为(37.90±4.21)min、术中出血量(10.86±1.29)mL、术后通气时间(4.38±0.65)d、切口疼痛时间(1.02±0.12)d、住院时间(8.62±0.96)d、手术成功率为97.56%(160/164)、一次取净结石率为95.73%(157/164)、二次取净结石率为1.82%(3/164)。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发生胰腺炎5例、胆管炎1例、出血6例、高淀粉酶血症4例。结论:ERCP术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需积极预防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 代子艳王桂周陆启峰周亚柏王化明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有效性并发症
- 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RP、MCP-1、NLR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生长抑素,0.25 mg加入500 mL的生理盐水充分稀释,以250μg/h速度进行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的生理盐水充分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淀粉酶的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淀粉酶、电解质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MCP-1、NLR、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MCP-1、NLR、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能进一步减轻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良好。
- 王富生胡宗举姚远孙杰代子艳陆启峰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挖除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接受ESD或ESE治疗的68例上消化道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病变部位大小、整块切除率、并发症等资料,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中穿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4例患者完整切除瘤体(94.12%),肿瘤平均直径(16.98±8.29)mm。食管病灶病理类型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主,有15例(22.06%);胃部病灶分布以胃体、胃底和胃窦居多,分别有18例(26.47%)、16例(23.53%)和12例(17.65%),病理类型以间质瘤最多,占36.76%;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6.18%),4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5.88%),经过内镜下止血后好转,8例患术中穿孔(11.76%),均行内镜下尼龙绳联合钛夹行荷包缝合,其中1例患者术中穿孔合并术后迟发性出血;病灶最大直径(≥25 mm,P=0.036)和病灶部位(胃底,P=0.015)是导致ESD或ESE术中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和ESE治疗上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但需注意病灶大小和胃底病变,因其是导致术中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陆启峰王双平代子艳陈保刚周亚柏柏婷婷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上消化道肿瘤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黏膜糜烂与HP感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通过电子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检查,探讨阜阳地区食管黏膜糜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非食管黏膜糜烂型胃食管反流病(NER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收集阜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210例,其中HP感染组135人,非HP感染组75人。两组患者均进行电子胃镜分级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阜阳地区胃食管反流患者HP感染组食管黏膜糜烂占总数的百分比为82%,非糜烂性食管炎占总数18%。非HP感染组食管糜烂占总数的74%,非糜烂性食管炎占总数26%,HP感染组食管黏膜糜烂发生率高于非HP感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发病人数中HP感染组占总发病比例64%,非HP感染组占总发病比例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阜阳地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糜烂发病比例与HP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
- 江燕宋澄跃周亚伯代子艳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快速尿素酶试验
- 改良STER术与内镜挖除术治疗贲门旁黏膜下肿瘤的比较分析
- 2022年
- 探讨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STER)治疗贲门旁黏膜下肿瘤及经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的疗效分析。将消化内镜和超声内镜确诊的贲门旁黏膜下肿瘤患者84例,均签署该研究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STER组和ESE组,分别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STER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日、治疗费用分别为(61.32±32.01)min、(8.11±2.42)d、(2.17±0.34)万元,均优于ESE组(87.63±34.09)min、(10.05±2.84)d、(2.59±0.39)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使用钛夹数量平均为(5.00±1.37)枚、(4.68±1.2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R组中出现术中穿孔2例、迟发性出血1例,ESE组中有4例病例出现术中穿孔,3例病例出现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两组比较STE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E组;两组在术后病理多为间质瘤、平滑肌瘤,少数脂肪瘤及神经鞘瘤,两组病理构成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周亚柏周亚柏王桂周王桂周陆启峰陆启峰王双平
- 关键词:黏膜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