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梦娣

作品数:38 被引量:46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生态
  • 7篇国家公园
  • 6篇土壤
  • 5篇采煤
  • 5篇采煤塌陷
  • 4篇植被
  • 4篇指标体系
  • 4篇生态风险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群落
  • 4篇自然保护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生态修复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基于生态系统
  • 3篇保护区
  • 3篇城市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新区

机构

  • 38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北华航天工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麋鹿生态...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辽宁省环境监...
  • 1篇沈阳市环境保...
  • 1篇中咨集团生态...
  • 1篇中国石油管道...

作者

  • 38篇付梦娣
  • 21篇李俊生
  • 15篇朱彦鹏
  • 12篇肖能文
  • 10篇全占军
  • 10篇叶瑶
  • 8篇王琦
  • 8篇韩煜
  • 6篇高晓奇
  • 5篇赵志平
  • 3篇罗建武
  • 2篇白加德
  • 2篇田瑜
  • 2篇王学霞
  • 2篇史娜娜
  • 1篇冯朝阳
  • 1篇张明海
  • 1篇赵彩云
  • 1篇朱金方
  • 1篇徐靖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生态经济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Journa...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3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丰水期上覆水中PAHs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对该区域主要河流上覆水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较少,了解黄河三角洲上覆水中PAHs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对于黄河三角洲水环境的管理及水生生物的保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了该区域37个采样点上覆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并分别通过多环芳烃特征比值法和物种联合概率曲线分析了PAHs的来源和∑PAHs的联合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上覆水中PAHs质量浓度范围为0.05~4.05μg·L^(-1),平均值为0.59μg·L^(-1)。Shapiro-Wilk检验质量浓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P=0.993),方差分析显示其与黄河口水中∑PAHs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567)。在检出的12种单体中,萘的质量浓度最高,为0~2.95μg·L^(-1);从环数占比来看,2-3环占比最高,为88.19%,未检测到6环单体。源解析结果显示,37个采样点中,17个采样点PAHs来源于石油排放,14个采样点PAHs来源于木材、煤的燃烧,6个采样点PAHs来源于石油类产品的燃烧。商值法生态风险分析显示,各单体风险商均小于1。联合概率曲线对PAHs联合生态风险评价显示,PAHs影响超过5%物种的概率为0.008 2%。结果表明,丰水期黄河三角洲上覆水中PAHs质量浓度较低,其主要来源于石油排放,其次是木材、煤的燃烧,石油类燃烧来源占比最少;各单体不存在生态风险,∑PAHs的联合生态风险较低。
高晓奇王学霞汪浩付梦娣李俊生肖能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上覆水多环芳烃生态风险
风沙区采煤塌陷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被引量:22
2014年
试验比较了未沉陷样地、沉陷后2a,7a,12a,17a样地不同土壤深度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沉陷后2a土壤含水量、孔隙度与未沉陷样地相比差异显著,土壤含水量变化主要受包气带水分运移影响,风蚀和水蚀因素是造成表层土壤孔隙度变化的主要原因;(2)40—50cm土壤深度,沉陷后2a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加快38%左右;(3)沉陷后土壤全N质量分数和速效N含量显著低于未沉陷样地,流失率分别为20%和80%左右;(4)沉陷后土壤全P含量显著高于未沉陷样地,沉陷后2a,7a土壤速效P含量与未沉陷样地相比差异显著,流失率在65%~75%之间;(5)沉陷与未沉陷样地相比,土壤中全K质量分数和速效K含量差异不显著;(6)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养分影响远大于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沉陷后2~7a土壤含水量恢复至75%左右,土壤孔隙度可以完成恢复,土壤N、P元素在沉陷后12~17a才能逐步恢复。
王琦全占军韩煜付梦娣叶瑶
关键词:采煤塌陷土壤理化性质风沙区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25
2021年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5年我国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旨在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提供实践经验。为评估5年多来试点改革成效,基于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的深入调研,发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在国家公园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夯实保护管理基础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制度、标准相对欠缺,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资金保障机制仍不成熟,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缺失,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明显等。为此,本文从推进法治体系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促进国家公园共建共治共享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2021年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初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李博炎朱彦鹏刘伟玮李爽付梦娣付梦娣蔡譞李俊生
关键词:国家公园
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混作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广泛种植,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转Bt基因抗虫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种间混作是避免昆虫产生抗性的一种生态防御策略,但混作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土壤线虫影响研究较少。设置不同比例的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与野芥菜(B.juncea)混作5种处理,包括处理A、B、C、D、E分别为转基因油菜和野芥菜比例0∶100;25∶75;50∶50;75∶25;100∶0,调查不同生育期土壤线虫种类与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油菜与野芥菜生育期内,不同处理线虫优势类群均为拟丽突属Acrobeloides和真滑刃属Aphelenchus,各处理线虫属数由多到少顺序为处理B(30属)>处理C(28属)>处理A(26属)>处理D和处理E(25属)。线虫生活史策略(c-p值)组成一致,各处理间线虫生活史组成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的线虫总数以及各营养类群均无显著差异,线虫群落生态指数亦无显著差异,但不同采样时期间线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成熟度指数和线虫通路指数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单作和混作短期内不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结构。
肖能文刘勇波陈群英付梦娣叶瑶李俊生
关键词:转基因油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关系紧密,如何统筹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基础上,从建立社区沟通与参与机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社区社会服务水平、弘扬传统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五个方面为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本研究旨在推动自然保护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
李爽刘伟玮付梦娣李博炎任月恒朱彦鹏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采煤塌陷对地表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对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对陕西省神府-东胜补连塔煤矿采煤塌陷区不同塌陷年限(2、7、12、17 a)区域和未塌陷区域(对照)植被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14科39属46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采煤塌陷对植被种类组成、物种分布有很大影响,导致植物种类显著减少31.03%~44.83%.塌陷区优势种较对照区有较大变化,优势种由多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但是不同塌陷年限区域植物优势种基本稳定,主要为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烛台虫实(Corispermum candelabrum)、刺叶藜(Chenopodium aristatum)等.采煤塌陷导致植株密度显著下降58.62%~68.00%、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17.43%~27.00%、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降低4.07%~22.76%,但植被盖度差异不显著.采煤塌陷显著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其中,塌陷12和17 a样地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塌陷2 a样地显著提高.群落排序结果表明,物种分布与塌陷有明显相关性.塌陷区植株密度及其植被组成中多年生草本种数很难恢复到对照区水平,植被恢复进程十分缓慢.
叶瑶全占军肖能文韩煜王琦付梦娣李俊生
关键词:采煤塌陷植被组成植被多样性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家公园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类型和主体,有必要对国家公园的利益主体进行研究探讨,为管理决策提供指导。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围绕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机制和功能定位,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合法性、利益重要性和利益紧迫性三个维度对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明确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特许经营者和访客;其次,分析了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并对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从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利益监督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多方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的具体路径。
刘伟玮李爽付梦娣任月恒朱彦鹏曹恒健
关键词: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
采煤塌陷区不同地貌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被引量:19
2014年
通过对神府-东胜矿区2种不同地貌类型下沉陷样地及对照样地地表植被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地貌类型、不同沉陷位置的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哈拉沟矿区(黄土丘陵地貌)植物种类较丰富,大柳塔矿区(风沙地貌)植被种类较单一;达乌里胡枝子作为风沙地貌沉陷区指示物种,其演替机制符合忍耐作用理论,紫翅猪毛菜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沉陷区指示物种,其演替机制是促进理论和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沉陷干扰12a后,2个研究区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增加了54.60%,73.85%,风沙地貌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和脲酶活性分别增加了8.64%和57.14%,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增加了47.73%。(3)采煤塌陷后,风沙地貌矿区坡中位置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63.50%,土壤体积含水量降低58.70%,植物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坡底位置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植物群落多样性均显著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协同一致。(4)风沙地貌区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区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王琦全占军韩煜付梦娣叶瑶
关键词:采煤塌陷土壤性质群落多样性群落演替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大柳塔矿区为典型研究区,将灰色关联度模型引入土壤性质研究体系,对近20年陕北风沙区采煤塌陷造成的土壤性质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沉陷区坡中部位土壤含水量明显减小(P<0.01);坡中和坡顶部位土壤孔隙度增大(P<0.05);土壤粒级变粗;沉陷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质量分数与未沉陷区相比差异显著(P<0.01);沉陷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修复(P<0.01).2)从不同土层深度上,风沙区采煤塌陷主要对表层(0 ~ 20 cm)土壤性质影响显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碳和氮元素上,特别是不利于土壤中氮元素的保持与利用,同时塌陷裂缝和风蚀、水蚀作用加剧了土壤水分流失.
王琦全占军韩煜付梦娣叶瑶
关键词:采煤塌陷土壤性质风沙区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构建与优化--以秦岭地区为例被引量:32
2018年
构建自然保护区网络并探讨保护成效最大化,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秦岭为研究区域,通过生态脆弱性、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气候变化评价划分生态源地,选取海拔、坡度、土地利用等8个阻力因子作为生态约束条件建立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生态源地的最小累积阻力面,并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确定生态廊道、辨识生态节点,构建和优化一个空间明晰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结果表明:秦岭地区生态源地面积为25088.84 km2,占总面积的24.66%,较低阻力区面积最大,占区域总面积的25.06%。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构建出由点、线、面交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包括38个生态节点、40条生态廊道、1个较大的生态源区和若干个小面积源区。以期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付梦娣罗建武田瑜赵志平李俊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