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立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低压舱
  • 4篇飞行
  • 4篇飞行员
  • 3篇氧气系统
  • 3篇气体流量
  • 3篇气体压力
  • 3篇气压伤
  • 3篇吸气
  • 2篇电磁阀
  • 2篇电流
  • 2篇多路
  • 2篇压力调节
  • 2篇氧浓度
  • 2篇远程
  • 2篇远程控制
  • 2篇烧坏
  • 2篇听力
  • 2篇启动电流
  • 2篇气口
  • 2篇气室

机构

  • 27篇空军航空医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空军装备研究...

作者

  • 27篇于立华
  • 23篇顾昭
  • 23篇王桂友
  • 21篇施维茹
  • 20篇温冬青
  • 18篇刘晓鹏
  • 15篇薛利豪
  • 13篇肖华军
  • 10篇臧斌
  • 10篇殷东辰
  • 9篇张岩
  • 8篇吴建兵
  • 7篇石立勇
  • 7篇涂磊
  • 5篇郑学文
  • 4篇孙晓艳
  • 4篇王颉
  • 3篇韩学平
  • 2篇张慕哲
  • 2篇张莉莉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空军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配穿大覆盖面积囊式抗荷服时人体生理和作业工效研究
薛利豪孙晓艳顾昭王桂友温冬青于立华施维茹张岩刘晓鹏
呼吸不同氧浓度混合气对迟发性耳气压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呼吸不同氧浓度混合气对低压舱实验后人耳气压功能和听力的迟发影响。方法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平衡设计,5名被试者分别在不同时间内(间隔2周以上)参加呼吸纯氧、60%氧气(含60%氧气和40%氮气)和空气3组试验。每次均在呼吸1h实验用气之后进行耳气压功能低压舱试验,观察3组被试者在不同时间点的主观症状、鼓膜充血程度、声导抗和纯音听阈等指标变化。结果纯氧组、60%氧气组和空气组被试者出舱即刻出现主观症状的耳数分别为8、2和3耳,纯氧组个别被试在出舱后3h耳闷与耳痛症状有所反复。出舱即刻3组被试者鼓膜充血程度为Ⅲ度的耳数分别为5、2和3耳,但未出现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的现象。实验后3组被试者维持为A型鼓室图的耳数分别为5、6和6耳,各组鼓室图相关指标数值和声反射不全引出率随时间延长而趋向初始值,未出现明显的迟发性数据回弹。纯氧组被试者中耳压和各倍频程听阈之和在低压舱试验后改变较多,恢复较慢。结论呼吸纯氧较长时间会使参加低压舱实验的被试者耳气压伤发病率增加,症状加重,且容易诱发24h内症状反复。
温冬青顾昭郑学文于立华陈晓勤肖华军刘晓鹏王桂友薛利豪臧斌王颉
关键词:低压舱听力
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其包括第一舱;第二舱,第二舱内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一舱的气体压力;气路模块,将第一舱与第二舱连通,包括设置在第一舱内的能够实现气体多进一出的第一多通结构,将第一多通结构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舱连...
肖华军王桂友藏斌顾昭刘晓鹏殷东辰于立华陈建章薛利豪石立勇施维茹温冬青
文献传递
飞行员缺氧训练监测要求与技术的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飞行员缺氧训练始终受到国内外航空医学研究领域重视。为保证训练效果和安全,结合我军目前实施的飞行员缺氧训练,对国内外飞行员缺氧训练方法、监测手段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在训练全过程应监测受训飞行员的生理参数、工作能力变化,同时,也要监测飞行员训练使用的低压舱、供氧面罩等相关设备的物理参数。
韩学平梁丽萍于立华施维茹张岩
关键词:飞行员低压缺氧
吸纯氧和提升高度对低压舱检查耳气压功能的复合影响
目的 比较低压舱内4 000 m吸空气和6 900 m吸纯氧对耳气压功能的影响。方法 11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均参加空气组(4 000m暴露呼吸空气)和纯氧组(6 900m暴露呼吸纯氧)两组试验,两次试验间...
温冬青郑学文王桂友刘晓鹏施维茹于立华顾昭吴建兵薛利豪王颉
提高侧管式代偿背心使用高度的研究
2013年
目的 探讨提高侧管式代偿背心使用高度的可行性. 方法 6名健康志愿者戴保护头盔、供氧面罩,穿侧管式代偿背心、抗荷裤(不加压),进行供氧总压分别为110 mm Hg(1 mm Hg=0.133 kPa)、115 mm Hg、120 mm Hg和125 mm Hg的地面加压呼吸试验.观察受试者使用侧管式代偿背心对不同供氧总压的防护效果,记录受试者的心率、Ⅱ导联T波(TⅡ)、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每搏心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的变化情况.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不同供氧总压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组内不同加压时间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与加压前相比,加压后受试者心率(F=36.020~56.659,P<0.01、TⅡ(F=9.365~14.104,P<0.05)、血氧饱和度(F=31.143~127.011,P<0.01)、平均动脉压(F=42.611~152.643,P<0.01)和每搏心输出量(F=25.066~132.315,P<0.01)均有显著性变化.受试者在110 mm Hg和125mmHg供氧总压时加压后每分输出量与加压前相比无明显变化(F=2.115、1.563,P>0.05);115 mm Hg和120 mm Hg供氧总压时受试者加压后每分输出量与加压前相比有所上升(F=4.010、5.002,P<0.05).110 mm Hg和115 mm Hg供氧总压时受试者耐受加压呼吸3 min;120 mm Hg供氧总压时受试者耐受加压呼吸2 min;12 mm Hg供氧总压时受试者耐受加压呼吸1 min. 结论 采用总压115 mm Hg的供氧制度,使用侧管式代偿背心配合保护头盔、供氧面罩和抗荷裤(不充压)等装备,可以满足人体在18.0 km高度上应急加压供氧1 min.
刘晓鹏肖华军施维茹顾昭王桂友臧斌于立华
关键词:防护服
低压舱新型迅速减压装置的研制
目的 低压舱迅速减压装置是低压舱用来模拟飞机座舱玻璃破裂工作状态的一种减压设备,通常采用钢化玻璃作为隔离膜来隔离模拟的飞机座舱气体压力和飞行环境气体压力。当钢化玻璃被击碎后,钢化玻璃两边的气体压力在百分之几秒内迅速达到平...
臧斌肖华军顾昭王桂友于立华
人体呼吸系统力学属性下呼吸动力过程的仿真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人体呼吸动力过程的呼吸参数和动态变化影响和决定了与人体呼吸领域相关设备的研制和参数设定。根据人体呼吸的运动规律,构建呼吸动力方程;进而利用仿真手段模拟人体呼吸动力过程,获得呼吸过程中的肺容积、呼吸流率和呼吸时间等动态呼吸参数。与以往的研究和实测数据验证比较,仿真过程和获得的数据贴近人体的实际呼吸运动过程;并且设置了更为详尽且独立的影响呼吸动力过程的参数,给出了易于理解的仿真框架。呼吸肌作用力方程和仿真获得的动态呼吸参数可用于人体模拟肺、供氧系统和辅助呼吸装置等设备的设计和参数设定。
刘国辉肖华军于立华
军用战机机上人员吸入气CO_2浓度的仿真研究
2018年
人体吸入过高浓度的CO_2气体会产生不良反应。航空供氧防护领域往往重点关注供氧装备的氧气浓度,忽视了CO_2浓度。特别是机上人员处于高度紧张或运动状态下,呼出CO_2气量增加,将直接影响面罩内的CO_2浓度。为保证面罩内CO_2浓度符合航空标准的要求和确保机上人员的用氧安全,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了机上人员处于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面罩内CO_2浓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数学模型表明,吸气相面罩内CO_2浓度取决于飞行高度、呼吸流率和吸入气体积等参数。动态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安静状态下呼吸,机上人员的面罩CO_2浓度接近或超过军标规定。可见,供氧装备应增加机上人员安静呼吸状态下的供氧量,可稀释面罩内存留CO_2气体,降低其浓度,确保供氧防护安全。
刘国辉宋豪肖华军于立华周继和
关键词:CO2浓度军用标准动态仿真
压力冲击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冲击模拟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气源模块,用于提供气体;压力调节模块,与所述气源模块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气体的压力,并将调节后的所述气体输送至可变容积气室模块;所述可变容积气室模块,与所述压力调节模...
王桂友温冬青李玉亮顾昭施维茹于立华张岩吴建兵涂磊刘晓鹏薛利豪殷东辰张慕哲张莉莉苏芳臧斌韩学平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