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树贵

作品数:32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道德
  • 9篇伦理
  • 4篇道德基础
  • 4篇道德生活
  • 4篇德政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思想
  • 3篇理学
  • 3篇伦理学
  • 3篇明代
  • 3篇汉初
  • 2篇应用伦理
  • 2篇应用伦理学
  • 2篇哲学
  • 2篇秩序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偏执
  • 2篇主义
  • 2篇荀子
  • 2篇伦理思想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
  • 8篇湖南行政学院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作者

  • 32篇于树贵
  • 1篇陈瑛
  • 1篇贺韶伶
  • 1篇宋莉

传媒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道德与文明
  • 4篇伦理学研究
  • 3篇湖南行政学院...
  • 2篇哲学动态
  • 1篇湖湘论坛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思想政治工作...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间的伦理性蠡测
2024年
时间具有伦理性,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节奏的把握,对自然秩序、社会秩序的建构,承载人类社会价值等方面。所谓时间伦理,就是主体在行为选择过程中基于对时间性的观照所建构出的价值。其核心理念就是“当下”的权衡取舍不仅是在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时间链条中思考,而且作为价值的承载者,“过去”与“未来”为主体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价值上的“应当”。时间与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具有同生共长的关系,然而近代以来时间的绝对化、工具化,使人们忽略了时间与伦理的本原性。在反思启蒙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重新思考时间的伦理性问题,与此同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也必须重新思考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时间伦理问题。
于树贵张全洁
关键词:秩序伦理
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结构转向被引量:14
2019年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要加快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和满足公民文化福利为双重逻辑起点,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均等化为价值追求。完善绩效评价是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和根本保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中要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平衡的原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结构转向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公众本位”、评价指标“过程导向”和评价重心“获得导向”,让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发挥出“价值-工具”的双重效应。
刘大伟于树贵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
以心代理:明代道德权威的缺失
2009年
道德权威是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权威与政治权威是合二而一的,并通过王权合法性问题而展现出来。道德权威的确立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阳明心学的"以心代理"是导致明代中后期道德生活的混乱与失序的重要原因。
于树贵
张居正经世实学思想初探被引量:4
2005年
张居正的经世实学思想是在批判阳明心学空谈误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虽然他的哲学思想缺少理论的创造性,但是他能身体力行地将其付诸实践,确是难能可贵的。
于树贵
关键词:心学实学变法
张居正悲剧与明代道德生活被引量:2
2006年
偏执,是明代政治领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倾向。由于对祖宗家法的偏执遵守,对儒家道德理想的偏执追求以及对宦官的偏执认识,当然也包括张居正自身所具有的偏执精神,最终导致了张居正悲剧的发生。
于树贵
关键词:道德生活偏执祖宗家法道德理想
明代道德生活的发展历程
2012年
明代道德生活大体上经历了淳朴时期、衰变时期、堕落时期和颓废时期这样四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变迁过程中,不仅鲜明地表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道德生活的制约性,同时也深刻地蕴涵着明代士人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的心路历程。
于树贵
关键词:道德生活商品经济
马克斯·韦伯对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1998年
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他把亚当·斯密思想中的"经济人"概念转换成"宗教人",以"合理性"的辩证关系取代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论证方式,从而阐述了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同时,他关于经济伦理思想的论述,也使得被亚当·斯密所分裂了的政治经济学与伦理学又重新得到了结合。
于树贵贺韶伶
关键词:经济人
经济全球化与道德进步——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进步观被引量:3
2001年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经济交往体系 ,其主要表现是人的经济交往范围的扩大 ,其结果是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与融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这种冲击与融合能够促进道德的进步。本文着重从民主与权威观念的变革方面 。
于树贵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民主道德进步
和而不同:应用伦理学达成共识的基本理念被引量:1
2008年
"和而不同"思想蕴涵了丰富的伦理价值,其与应用伦理学的特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从"和而不同"的历史内涵看,其伦理价值可以为论证应用伦理学的产生与建构提供指导,应成为应用伦理学达成共识的基本理念。
于树贵宋莉
关键词:和而不同应用伦理学道德困境
寻找权威的道德基础——对《老子》政治思想的伦理学解读
2003年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并非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政治态度,相反却是对于“德政”的强烈呼唤。当然,他的“德政”是一种“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是一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
于树贵
关键词:德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