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航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人文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说“杨稷案”被引量:1
- 2007年
- 杨士奇长子杨稷杀人夺产被判死罪,此案是明前期地方社会经济与政治秩序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件。一方面,杨士奇读书入仕身居高位之后,杨稷在家乡扩充产业,激起民怨,反映了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的兴衰过程。另一方面,经过元末兵燹之后,杨士奇家乡泰和县的故家大族以读书入仕争取政治地位,以修订族谱重建宗族组织,以复兴祖业为名争夺各种经济资源,在重建秩序的过程中竞争激烈,矛盾尖锐。杨士奇一家裹挟其中,又有权势可以凭恃,"杨稷案"因此发生。
- 于宝航
- 关键词:明前期家庭宗族社会秩序
- 张居正与戚继光关系论略被引量:1
- 2013年
- 张居正对戚继光的支持长达十六年之久,可谓一以贯之。自隆庆时期张居正就在职务、事权、军务等方面对戚继光给予支持。万历初年,张居正权力如日中天,得以用朝廷的名义继续支持戚继光,使其在蓟镇取得很多成绩。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既是看中他的才能有助于自己的"相业",也是为国家造养人才,并非结党,更不是希图贿赂。戚继光借助张居正的支持实现自己的理想,虽对张居正礼敬有加,但也绝非逢迎大僚、蝇营狗苟之辈。从时代背景来看,张居正与戚继光这对"贤相"与"名将"相得,是因为在国防危机的情况下,文官集团中的有识之士试图扭转"重文轻武"的风气,愿与武将分享更多的权力。戚继光作为能战名将适逢其会,因而被张居正赏识、提拔和支持。
- 赵毅于宝航
- 关键词:戚继光辩证关系
- “东北亚历史与东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08年
- 姜德福于宝航
- 关键词:东北文化东北亚中日关系史东北地方史
- “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05年
- 于宝航魏刚
- 关键词:文明东周先秦史研究专家学者考古发现师生
- "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04年
-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大连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10—12日在大连举行。东周时期是一个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东周文明承前启后,绚烂多彩,在思想文化和政治体制等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历史发展。对东周文明的研究在我国的史学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以东周文明为中心议题举行学术讨论会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来自全国的50余位专家学者对东周文明各个方面的问题互相切磋,现将研讨会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 于宝航魏刚
- 关键词:简牍考古政治文化学术思想地域文化
- 明代路桥修造与地方社会管理(提要)
- <正>交通运输是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作为王政的一个方面,明代中央政权也很重视交通的建设,但路桥的修建主要由府县两级地方政府来完成。道路桥梁作为地方重要的公共设施,其修建的主持人或出资人的身份大体可以分为官吏、...
- 于宝航
- 文献传递
- 晚明世风变迁的观察角度与解释模式——以乘舆制度为研究中心被引量:5
- 2007年
- 晚明时期,“奢靡僭越”之风盛行,乘舆制度“崇节俭、辨等威”的制度精神遭到消解,而占有大量资源的权贵集团及其衍生群体是这一变化的根源和主体。由于对晚明世风变迁的研究涉及到对明代社会发展程度的总体评价问题,在观察时需要有宽阔的视角,既要注意下层民众,也要注意具有广泛示范性和影响力的社会上层。在解释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除了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需要充分关注传统社会的政治环境。
- 于宝航
- 关键词:晚明社会风气历史解释
- 明中后期驿丞群体的身份与心态被引量:1
- 2007年
- 明代的驿丞出身卑微,品秩低下,但对于政治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矛盾的身份影响到他们的心态,造成了明中后期驿递系统的种种弊病。通过提升边缘人群在历史观察中的地位,可将制度的变迁与其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起来,在揭示明中后期驿递变迁深层原因的同时,用普通联系的思维方式观察社会历史。
- 于宝航
- 关键词:明代社会身份心态
- 明代运河的通航次序与钞关税收被引量:4
- 2013年
- 运河是沟通南北的经济动脉,明朝在运河沿线设置了一些钞关,对过往船只征收船料钞。但明代钞关税收的数额长期处于一种相当低下的水平,与明中后期商业的繁荣景象很不相称。究其原因,从通航条件上看,明代运河交通并非畅通无阻,存在一些危险或易拥堵的航段,有些航段适合通航的时间很有限。在明代运河的一些易拥堵的航段,在制度上和实际上都形成了贡舟先行,次则漕舟,官舟再次之,民舟又次之的通航次序。这种根源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通航次序将民间船只边缘化,使南北方的商品运输依附于带有官方色彩的各类船只。这种寄生性的商品流动,虽然可以满足北方的物资需求,但严重影响了运河钞关的税收增加。
- 于宝航田常楠
- 关键词:明代
- 明代路桥修造的组织管理与资金来源
- 2011年
- 明代路桥修造从制度层面来看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但实际上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都可以组织和参与路桥修造工作,修造经费也主要来源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总体上看,明代路桥修造具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时,广泛的社会参与使明代的交通事业蓬勃发展,但也造成了道路桥梁所有权的模糊性,使得一些道路桥梁成为牟利的工具。
- 于宝航
- 关键词: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