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女血清瘦素水平的动态检测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动态检测正常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妇女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4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 (对照组 )以及 5 0例正常妊娠和 14例妊高征妇女(观察组 )孕 16~ 2 0、2 4~ 2 8、3 2~ 3 6周及分娩前的血清瘦素水平及其新生儿的脐血瘦素水平 ,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及胎盘重量。结果 ( 1)随着孕周的增加 ,观察组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呈上升趋势 ,其中妊高征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为 ( 14 1± 2 2 )~ ( 2 5 4± 2 7) μg/L ,较正常妊娠妇女的 ( 13 4± 3 0 )~( 2 1 4± 3 7) μg/L明显上升 (P <0 0 1) ,并持续至妊娠结束 ,而正常妊娠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在孕 2 8~3 6周时上升明显 ,孕 2 8周前及孕 3 6周后上升缓慢。 ( 2 )体重、体重指数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正常妊娠、对照组妇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r =0 478~ 0 63 9,P <0 0 5或P <0 0 1) ,而妊高征妇女无显著相关性 (r=0 0 3 5~ 0 3 79,P >0 0 5 )。( 3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正常妊娠、孕 2 0周前的妊高征及对照组妇女无显著相关性 (r=0 113~0 498,P >0 0 5 ) ,而妊高征妇女孕 2 0周后呈显著正相关 (r=0 63 9~ 0 85 2 ,P <0 0 5 )
- 彭萍李文玲江悦华乔琳张艳玲
- 关键词:妊娠妊娠并发症高血压瘦素妊高征
- 正常妊娠、妊高征及非妊娠妇女血清瘦素水平的检测
- 2002年
-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妊高征妇女分娩前及正常非妊娠妇女的血清瘦素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2 0例正常妊娠 (正常组 )、5 2例妊高征 (妊高征组 )妇女在分娩前及 60例非妊娠妇女 (对照组 )的外周静脉血清瘦素水平 ,并分析其与体重、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 :(1)孕产妇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妊高征组高于正常组 ,并且体重、BMI也呈现相应变化 ,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2 )正常组、对照组的瘦素水平与其体重、BMI的相关极显著 (P <0 0 1) ,且对照组的相关程度高于正常组 ;但妊高征组的相关不显著 (P >0 0 5 )。 (3 )正常组、妊高征组的瘦素水平与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且妊高征组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 ;但对照组的相关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正常妊娠、正常非妊娠血清瘦素水平的不同变化及其与体重、BMI、血压的不同相关性 ,提示妊高征与正常妊娠。
- 李文玲彭萍江悦华郭新宇乔琳张艳玲
- 关键词:正常妊娠妊高征非妊娠瘦素
- 置入防粘连膜与否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联合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大剂量雌激素与加用防粘连膜(Interceed)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行TCRA并放置IUD,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E2V)5 mg/次,每12 h 1次,行人工周期治疗,后10 d加服安宫黄体酮片(MPA)10 mg/d;B组行TCRA并放置IUD的同时于宫腔内放置Interceed,术后雌激素治疗同A组。监测患者服E2V前和加服MPA前子宫内膜厚度,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术,评估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完全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增长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Interceed的综合治疗方法对预防TCRA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优于未加用Interceed。大剂量雌激素的使用可增加中重度IUA的子宫内膜厚度。
- 乔琳何援利章正广周曼萍王雪峰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
- 置入防粘连膜与否的两种方法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分析置入与不置入防粘连膜(Interceed)的两组综合方法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分离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
- 何援利乔琳章正广周曼萍周曼萍
- 文献传递
- 加用防粘连膜的综合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加用防粘连膜(Interceed)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分离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E2V)10 mg/d;B组亦先行TCRA,在放置IUD同时置入Interceed,术后治疗同A组。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术,评估对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完全治愈率高于A组(A、B组分别为0.0%、47.4%,P=0.002),宫腔再粘连率低于A组(A、B组分别为100.0%、52.6%,P=0.002),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A、B组分别为66.7%、100.0%,P=0.000)。A、B两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3.33%(2/15)、10.53%(2/19),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4)。结论:加用Intrceed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一次分离术后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治疗方法。
- 乔琳何援利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被引量:3
- 2010年
- 乔琳关婷
- 关键词: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月经规律医院转入LMP生活史家族史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Smad2/3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2/3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粘连程度将59例宫腔粘连患者分成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重度粘连组3组。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3组及对照组(非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Smad2/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随着宫腔粘连程度加重,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及Smad2/3的蛋白表达量均逐渐升高;中度、重度粘连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及Smad2/3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
- 周曼萍何援利乔琳刘芳李慧娟
- 关键词:宫腔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
- 置入防粘连膜与否的两种方法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分析置入与不置入防粘连膜(Interceed)的两组综合方法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分离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
- 何援利乔琳章正广周曼萍
- 关键词:宫腔粘连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脐血清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性别、胎盘重量以及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12 0例新生儿脐静脉血清瘦素水平 ,并分析其与出生体重、BMI、性别、胎盘重量以及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① 60例女婴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10 76± 2 5 8) μg/L ,60例男婴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9 73± 2 40 ) μg/L ,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4例顺产组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10 94± 2 3 5 ) μg/L ,5 6例选择性剖宫产组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9 80± 2 0 9) μg/L ,其差异同样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脐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体重、BMI的相关系数在女婴组分别为 :0 86、0 66(P <0 0 1) ,男婴组分别为 0 49、0 3 5 (P <0 0 1) ;脐血清瘦素水平与胎盘重量的相关系数在女婴组为 0 0 5 (P >0 0 5 ) ,男婴组为 0 16(P >0 0 5 )。
- 李文玲彭萍江悦华乔琳张艳玲
- 关键词:瘦素脐血新生儿放射免疫法胎儿宫内发育
- 18卷5期疑难病案
- 2002年
- 乔琳关婷
- 关键词:孕妇腹痛体征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