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培新

作品数:26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成像
  • 16篇磁共振
  • 7篇血管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血管成像
  • 6篇磁共振血管
  • 6篇磁共振血管成...
  • 5篇造影
  • 4篇动脉
  • 4篇肿瘤
  • 3篇对比剂
  • 3篇张量成像
  • 3篇颅内
  • 3篇静脉
  • 3篇MRI诊断
  • 3篇病变
  • 3篇成像技术
  • 2篇动脉病变
  • 2篇血管成像技术
  • 2篇血管造影

机构

  • 25篇山东大学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 1篇山东省胸科医...

作者

  • 25篇丛培新
  • 18篇孟祥水
  • 18篇李传福
  • 15篇郑金勇
  • 10篇冯德朝
  • 8篇侯金文
  • 6篇刘影
  • 5篇张凯
  • 4篇魏华刚
  • 4篇康笑水
  • 4篇王茜
  • 3篇曾庆师
  • 3篇毕永民
  • 3篇陶慕圣
  • 2篇徐亮
  • 2篇柴相君
  • 2篇马祥兴
  • 2篇张红蕾
  • 2篇张晓明
  • 1篇韩兢

传媒

  • 7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2篇2009
  • 9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比剂对3 T氢质子MR波谱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用高场MR仪研究对比剂是否会影响氢质子MR波谱(^1H—MRS)的结果。方法对22例颅内肿瘤患者分别于增强扫描前后行。H—MRS检查,比较扫描前后2次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的峰下面积及Cho/Cr、Cho/NAA比值。结果增强后Cho、Cr、NAA峰下面积分别为增强前的(86.7±27.3)%、(94.6±40.8)%、(113.8±74.5)%,NAA、Cr峰下面积增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601、-1.640,P值均〉0.05),Cho峰下面积较增强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20,P值〈0.05)。Cho/Cr增强前为2.4±1.6、增强后为2.3±1.3,Cho/NAA增强前为2.5±1.8、增强后为2.1±1.5,增强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79、-1.408,P值均〉0.05)。结论对比剂不会影响^1H—MRS的结果分析。
张凯李传福刘影丛培新郑金勇冯德朝孟祥水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造影剂
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临床拟诊颈部动脉病变的患者行3D CEMRA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TOF MRA成像、PC MRA成像和DSA检查。将颈部动脉分段后分别统计上述方法所发现的病变数目并进行χ2检验。将所有行3D CEMRA的患者按照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分为三组,将各组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3D CEMRA成像效果的影响。结果:130例受检者中,18例未发现异常,占13.8%,112例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占86.2%。病变血管288段,其中粥样斑块形成者98段(占34.0%);动脉狭窄者75段(占26.0%);动脉闭塞者20段(占6.9%);动脉发育纤细者44段(占15.3%);动脉迂曲者46段(占16.0%);动脉发育变异者4段(占1.4%);动脉瘤1例(占0.3%)。93例3D CEMRA与TOF MRA比较,除颈外动脉以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1例3D CEMRA与PC比较,各段动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例3D CEMRA与DSA比较对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对比剂注射速度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1 ml/s组与2 ml/s组之间及1 ml/s组与3 ml/s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 ml/s组和3 ml/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 CE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较TOF MRA及PC MRA准确,基本能代替DSA。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CEMRA的成像效果有影像,要获得良好的CEMRA图像,必须选择合适的注射速度。
徐亮冯德朝郑金勇丛培新孟祥水田家凯李传福马祥兴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对比剂
3.0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脑肿瘤在MR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以及DTI在脑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0例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脑膜瘤17例,胶质瘤24例,神经鞘瘤7例,转移瘤12例)术前行3.0TMRDTI,重建成各向异性(FA)、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三维纤维束成像,选择肿瘤实质为兴趣区(ROI),测量FA和ADC,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脑膜瘤FA最高,其次是神经鞘瘤,再次为胶质瘤,转移瘤最低。FA在脑膜瘤与胶质瘤和转移瘤、神经鞘瘤与胶质瘤和转移瘤、胶质瘤与转移瘤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与神经鞘瘤间的FA无统计学意义。神经鞘瘤的ADC值明显高于脑膜瘤、胶质瘤和转移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对脑肿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影李传福张凯侯金文冯德朝郑金勇丛培新孟祥水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
PWI与DTI在单侧脑动脉慢性闭塞性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T磁共振PWI及不同b值DTI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在单侧脑动脉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魏华刚孟祥水丛培新
文献传递
颅内静脉窦磁共振2DPC与3DPC MRA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比较 2DPC、3DPCMRA不同扫描方位对颅内静脉窦的成像价值。方法 :通过对 2 0例志愿者 3种流速下2DPC、3DPCMRA信号强度的测量 ,选出最佳流速。为 30例健康志愿者另行 2DPC、3DPC轴、矢、冠三个平面的血管成像 ,评价 6个序列颅内静脉窦的显示情况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轴位 3DPC、2DPCMRA显示颅内静脉窦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矢状、冠状位 3DPCMRA优于 2DPCMRA(P <0 .0 5 )。结论 :2DPCMRA及 3DPCMRA对较粗大的静脉窦均能清晰显示 ,但对于细小静脉窦的显示 3DPCMRA优于 2DPCMRA。
丛培新李传福韩兢孟祥水郑金勇魏华刚
关键词:静脉窦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磁共振三维PC法脑静脉血流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流速编码脑静脉 (窦 )的显示情况 ,选出 3D/PC法脑静脉MRV的最佳流速编码。方法 :采用PHILIPSGYROSCAN NT 1 5T全身磁共振仪 ,对 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 15、2 0、2 5cm/s 3种流速编码的 3D/PC法脑静脉 (窦 )MRV ,分析比较不同流速编码下各脑静脉 (窦 )的显示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流速编码对较粗大的静脉 (窦 )显示率无明显影响 ,3种流速编码下显示率均达 10 0 %。较细小、变异大的静脉 (窦 )在不同的流速编码下 ,其显示率明显不同 ,其中以 15cm/s显示最好 ,平均检出率为 71% ,明显高于 2 0cm/s(6 2 % )和 2 5cm/s(48% ) (F =2 7.72 5,P <0 0 0 0 5)。结论 :15cm/s是 3D/PC法脑静脉MRV的最佳流速编码 ,能很好地显示各脑静脉 (窦 ) ,尤其是细小静脉 (窦 ) 。
孟祥水李传福丛培新郑金勇柴相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流成像
脊柱骨旁骨肉瘤的MRI表现
2007年
骨旁骨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肉瘤,主要发生在股骨远端的骨皮质旁,属于低度恶性骨肉瘤,临床病程发展缓慢,预后较好,而发生于脊柱旁者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脊柱骨旁骨肉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脊柱骨旁骨肉瘤的认识。
康笑水曾庆师李连欣李传福丛培新徐洁
关键词:骨旁骨肉瘤MRI表现脊柱恶性骨肉瘤病程发展皮质旁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轻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
目的:采用双梯度3.0T超导磁共振仪,对健康志愿者和颈髓轻度受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髓DTI对照研究,旨在探讨DTI技术对轻型颈椎病所致脊髓微结构改变的诊断价值。
魏华刚丛培新孟祥水
文献传递
实时透视触发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颈部动脉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实时透视触发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DCEMRA)在颈部动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颈部动脉疾病患者和颈部动脉正常者各30例,均行三维快速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和3DDCEMRA。3DTOFMRA采用三维快速时间飞跃梯度回波(3DFGRE)序列,薄层、多层块轴位扫描;3DDCEMRA应用三维快速时间飞跃干扰梯度回波(3DFSPGR)序列,快速注射(注射速度2.0-3.0ml/s)对比剂钆一喷替酸葡甲胺(Gd.DTPA)20~25ml(0.15~0.2mmol/kg),磁共振实时透视触发即时扫描。两种方法所得全部原始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IP重建,按解剖及影像诊断要求对颈部动脉的显示效果、颈部正常动脉连续性及边缘锐利度等进行比较评价。结果:60例颈部3DDCEMRA图像中,57例颈部动脉显示较佳,占95%;显示不佳3例,占5%;其中疾患组诊断为动脉硬化斑块3例、血管狭窄15例、血管闭塞6例、血管畸形4例、细小动脉瘤2例。3DDCEMRA对颈部动脉的显示效果、颈部正常动脉连续性及边缘锐利度等均优于3DTOFMRA(p〈0.001)。结论:3DDCEMRA对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畸形、细小动脉瘤等病变的诊断均优于传统3DTOFMR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冯德朝徐亮丛培新郑金勇孟祥水崔宜李传福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
Wallerian变性的MRI诊断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Wallerian变性的MRI表现 ,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结合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生情况 ,对 2 7例Wallerian变性的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7例中 7例原发性脑损伤后 15~ 2 4周患者 ,Walleri an变性分别表现为同侧放射冠、内囊后肢、大脑脚和脑桥基底部的T2 WI高信号区 ;2 0例原发性脑损伤后 1.5~ 7年患者 ,Wallerian变性表现为同侧脑干萎缩。结论
侯金文刘影丛培新
关键词:WALLERIAN变性神经变性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