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伟 作品数:25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苏州市排水管理处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模型的污水厂氧化沟工艺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为提高污水厂出水水质,实现稳定运行、节能降耗的双重目标,针对苏州某污水厂二期工程"厌氧+卡鲁塞尔氧化沟+二沉池"工艺,利用该厂多年积累的运行经验和历史数据,引入模拟技术,建立污水厂生物处理工艺模型。针对该厂全年进水典型情景,系统、定量地分析了污水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优化方案。模拟和运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调控曝气转碟控制方案及泥龄控制策略,可使全年出水COD、NH_4^+-N、TN、SS浓度从一级B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且吨水单耗降低了约29.4%,节能效果显著。 顾晓丹 张智 黄勇 丁永伟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氧化沟 运行优化 节能 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最近研究与工程实践 <正> 1 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的由来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在不断增加,相应产生的污水和废水量也不断增加,加以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相当落后,据1998年统计... 王宝贞 王琳 包焕忠 刘硕 丁永伟 彭建峰 石雷文献传递 短好氧泥龄下A^2/O和BAF联合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 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小试装置,研究了短好氧污泥龄下A2/O和BAF联合工艺处理低C/N和C/P污水时的脱氮除磷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提高A2/O工艺段的厌氧区有机负荷和缺氧区硝酸盐负荷对反硝化聚磷菌(DPAOs)进行选择和强化后,其在聚磷菌(PAOs)中的比例维持在28%左右,工艺具有部分反硝化除磷能力,能够减少脱氮除磷过程中对碳源的总需求量。但在联合工艺中,好氧除磷仍是主要的除磷方式。在A2/O工艺段内,好氧污泥龄在满足好氧PAOs存活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抑制硝化细菌生长的要求,且为了保证工艺对磷的整体去除效果,混合液在好氧区的接触时间须大于30 m in。此外,以保证缺氧区出水中含有1~4 mg/L的硝态氮为原则来控制BAF出水的回流量,可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该联合工艺结合了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的优点,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不仅适合于新建污水处理厂,也特别适合于不能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 缪佳 丁永伟 王琳 赵庆良 王宝贞关键词:A2/O工艺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 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改变临淄城区水环境不断恶化及缓解水资源匮乏的状况,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和排水管网的现状,在对城市污水进行截流处理的同时,对旧河道进行了整治,分三段依次建成渗滤型湿地、平流型湿地和人工湖,将城市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引入湿地和人工湖进行生态处理,其中部分水通过垂直渗漏过滤补充了地下水源,同时大面积水面的存在也极大地改善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变废为宝和综合治理的效果。 包焕忠 丁永伟 王宝贞 王琳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深度处理 再生回用 人工湿地 复合式活性污泥—生物膜工艺处理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为了克服活性污泥工艺生物浓度低、对难降解物质去除能力差、易产生污泥膨胀及抗冲击负荷差等弊端,满足现有污水厂更新改造的需求,通过在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池内投加微生物附着生长介质,构成复合式活性污泥—生物膜工艺,能够在曝气池容... 丁永伟关键词: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 生物膜 硝化作用 文献传递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的特性及运行效能研究 随着人们对水体富营养化认识的深化及对环境质量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已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将面临不断提高处理能力及对氮、磷去除效果的问题。本课题针对这种需求,在对现有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及工艺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 丁永伟关键词: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 生物脱氮除磷 运行效能 文献传递 Unitank典型工艺强化生物脱氮生产性试验研究 对苏州市区污水厂一期UNITANK工艺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基于工况---中池好氧、边池好氧/沉淀模式研究发现:中池和边池MLSS、DO、氮指标均呈周期性变化,中池DO较为充分,甚至有过量的情况;边池DO较低,甚至有不足的... 盛铭军 丁永伟关键词:UNITANK 强化脱氮 文献传递 人工湿地和稳定塘在污水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介绍了一项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利用人工湿地和稳定塘组合系统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工程实例。在对城市污水进行截流处理的同时,对旧河道进行了整治,分三段依次建成潜流型湿地、表面流型湿地和稳定塘(人工湖),将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湿地和稳定塘进行生态深度处理。运行结果表明潜流型湿地在NH4+-N和TP的去除中占主要作用,去除率分别为90%和62.6%。表面流型湿地为水生生物和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在稳定塘中,污染物可以通过物理沉降、化学转化、生物转化吸收和吸附等过程得到进一步的降解去除,保持了水质的稳定。湿地和稳定塘中污水的渗漏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其能够补充地下水资源,有望提高地下水环境质量。该系统不仅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同时为农业灌溉、水产养殖、水景休闲和城市杂用水提供了新的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丁永伟 王宝贞 王琳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深度处理 再生回用 人工湿地 产业密集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监控体系构建与应用 2015年 产业密集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中工业废水比例高、水质水量变化大,而导致运行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纳管企业总排放口、中途提升泵站和污水处理厂预处理三级监控策略,配合接管协议等管理措施,形成纳管监控体系。该项成果在苏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表明,纳管企业排放的重要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水质波动性减小;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运行稳定性明显改善,年平均出水COD和总磷分别从60±10 mg/L和2.1±1.6 mg/L下降到37±3 mg/L和0.14±0.03 mg/L,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超标风险大大减小。 邹伟国 丁永伟 徐春 刘战广关键词: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厂 悬浮态污泥的SRT对复合式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复合工艺(复合式A^2/O工艺)及其对照工艺(传统A^2/O工艺),进行了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态污泥浓度与其SRT的关系仍符合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的导出公式所反映的变化趋势,但其同时和反应器中填料上的生物膜数量呈相反变化趋势.在总HRT为12·76h、COD容积负荷小于1·5kg·m^(-3)·d^(-1)、TKN容积负荷小于0·13kg·m^(-3)·d^(-1)、悬浮态污泥SRT为25~5d、水温为12~15℃时,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COD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出水COD均小于50mg·L^(-1);但SRT的变化对氮和磷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当悬浮态污泥SRT大于10d时,出水NH_4^+-N和TN浓度分别低于15mg·L^(-1)和20mg·L^(-1),随SRT的增大,TP的去除效率下降;附着态生物膜参与硝化过程,能够提高系统总的NH_4^+-N去除率20%~30%.悬浮态污泥SRT宜控制为10~15d,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传统A^2/O工艺中硝化和除磷过程对污泥龄要求的矛盾. 丁永伟 王琳 王宝贞关键词:除磷 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