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霞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
- 2005年
- 目的满足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机体营养需要,促进康复。方法制定适合病人特点的饮食计划,进行膳食指导。结果通过营养支持指导及护理,病人的营养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机体免疫力,减少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充分有效地营养支持护理为病人的康复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 丁培霞侯秋凤
- 关键词: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护理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护理饮食计划病人特点膳食指导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丁培霞周雅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护理
- 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30例
- 2005年
- 丁培霞刘会杰
- 关键词:第2足趾再造拇指护理
- 浅谈急诊护患沟通技巧的作用与方法被引量:5
- 2011年
- 通常我们所说的沟通是指适当而清楚地对信息的接受解释和反应的能力,是一种与临床护理技能同等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巧。而护患沟通是双向的,护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良好护患沟通的前提条件。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作为医院的最前线,每天患者多,流动量大,病种复杂,患者素质参差不齐。
- 丁培霞周亚敏刘利敏
- 关键词:护患沟通
-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讨论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现状、护理体会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的静脉输液材料、部位选择、穿刺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和护理等几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对于小儿来说,可以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减轻家长的顾虑情绪[1]。静脉输液及采血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留置针解决了这一难点。在输液前、中、和封管后均可通过留置针采血,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便输入各种药物且操作简单、直观、费用低等优点。结论在未来的输液理念中,静脉留置针将以其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积极作用[2]。静脉留置针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 王文权丁培霞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
-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护被引量:2
- 2007年
- 赵秋珍丁培霞周亚敏
- 关键词:机械通气护理
-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09年
- 结核病虽非传统的心身疾病,但在临床上,心理社会因素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影响,如结核病病人住院时间长,疾病的迁延变化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决定了患者心理变化的复杂性、多变性。因此,这种感染性疾病中的社会心理及精神因素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我科从2006年至今对106位结核患者认真细致地做了心理状况分析,并以其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丁培霞周亚敏
- 关键词:肺结核病人心理状况心理社会因素心身疾病住院时间心理变化
- 临床路径在急救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救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国内循证医学治疗指南以及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治疗、护理各个环节的措施等,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进行救治,按照接诊时间、接诊措施和具体实施者进行详细的分工,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处理。结果观察组在1h内确诊57例,确诊率为86.4%;大于12h确诊9例,占13.6%,住院时间为(6.8±3.2)d,医疗费用(16896.6±265.3)元;发生并发症6例,占9.1%。对照组在1h内确诊28例,确诊率为42.4%;大于12h确诊38例,占57.6%,住院时间为(18.6±3.6)d,医疗费用(35421.5±365.8)元;发生并发症17例,占2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诊治和护理方法更科学、更符合急救特点。
- 丁培霞
- 关键词:急危重患者急救
-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来,心理护理已是现代医学科学中健康管理的重要学科,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和支持,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百姓满意医院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加强护患沟通[1],提高护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和行为,
- 丁培霞田梅杨红平
-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理护理
-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教育被引量:3
- 2011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20~40岁青年女性多见,其中育龄妇女占90%~95%[1]。患者突出表现为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肾功能衰竭,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该病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预后差,
- 周亚敏丁培霞张景玮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