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运呈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舟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医
  • 9篇肝病
  • 7篇脂肪
  • 7篇酒精
  • 7篇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脂肪性
  • 6篇脂肪性肝病
  • 6篇细胞
  • 6篇酒精性脂肪性...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证治
  • 5篇中医辨证
  • 5篇中医辨证治疗
  • 5篇NAFLD
  • 5篇辨证
  • 5篇辨证治疗

机构

  • 9篇浙江省舟山医...
  • 8篇湖北省中医院
  • 4篇湖北中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佳木斯大学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舟山市人民医...
  • 2篇浙江省舟山市...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6篇黎运呈
  • 10篇丁贤君
  • 8篇盛国光
  • 7篇李世波
  • 5篇李绍佐
  • 4篇林志益
  • 4篇李世波
  • 3篇薛川
  • 3篇徐建良
  • 3篇曾芳
  • 2篇李绍民
  • 2篇徐方明
  • 2篇刘华生
  • 2篇刘华生
  • 2篇黄育华
  • 2篇李晓东
  • 2篇张国梁
  • 2篇杨喆娟
  • 2篇高莉
  • 2篇王艳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甘肃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楂叶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抗氧化影响的干预机制。方法:NAFLD细胞模型采用人肝L-02细胞诱导,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和山楂叶总黄酮组(简称HLF组)共4组,运用HLF进行干预,采用试剂盒提供的方法检测各时间点各组细胞MDA、SOD、CAT和GSH-ST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细胞MDA含量随时间变化明显高于其他组,与水飞蓟等组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细胞SOD、CAT和GSH-ST活力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其他组,与水飞蓟组和HLF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LF能显著降低NAFLD肝细胞MDA含量,提高肝细胞SOD、CAT和GSH-ST活力,延缓或阻止NAFLD的进展。
黎运呈王艳郑迪盛国光高莉徐建良
关键词:山楂叶总黄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脂质过氧化
干扰miR-21靶向调控PDCD4、PTEN和TPM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运用构建好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系统PLVX-MIR21-RNAi分别感染高、低侵袭性肝癌细胞HCCLM3和HepG2,并观察miR-21下调对其生长增殖和侵袭转移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qPCR、CCK-8、Transwel肿瘤侵袭和Westermn blot 实验分别检测干扰miR-21表达对HCCLM3和HepG2细胞miR-21表达量、增殖抑制率、侵袭转移特性和PTEN、PDCD4和TPM1蛋白的表达量影响。结果HCCLM3转染组miR-21的表达量低于HepG2转染组(P<0.05);24 h 36 h、48 h时,HCCLM3未处理组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HepG2未处理组(P<0.01),而HCCLM3转染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HepG2转染组(P<0.05);HCCLM3转染组细胞侵袭抑制率高于HepG2转染组(P<0.05);HCCLM3未处理组PTEN、PDCD4和TPM1蛋白表达低于HepG2未处理组(P<0.01)。此外,下调miR-21后,HCCLM3转染组PTEN PDCD4和TPM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epG2转染组(P <0.01)。结论miR-21 下调能有效抑制HCCLM3和HepG2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且与其靶向调控PDCD4、PTEN、TPM1基因有关。
曾芳黎运呈杨祥康丁贤君李世波
关键词:慢病毒肝癌HEPG2细胞MIR-21
辨证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过氧化及病理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病理影响。方法:取SPF级Wistar大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物治疗组、药物A方治疗组、药物B方治疗组,先A方后B方治疗组、先B方后A方治疗组、先空白后A方治疗组、先空白后B方治疗组,共9组。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饲以高脂饲料。造模第4周后,模型组加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加用对照药物灌胃;药物A方组加用治疗药物A方灌胃;药物B方组加用治疗药物B方灌胃;先A方后B方治疗组即4~8周用A方,8~12周用B方灌胃;先B方后A方治疗组即4~8周用B方,8~12周用A方灌胃;先空白后A方治疗组即先空白,第8~12周用A方灌胃;先空白后B方治疗组即先空白,第8~12周用B方灌胃。实验第12周时,测定大鼠肝组织SOD、MDA、GSH-ST的含量及评定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及病理炎症活动度。结果:实验第12周时,先A方后B方治疗组提高NAFLD后期大鼠的肝组织SOD、GSH-ST含量的疗效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尤为显著(P<0.01),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疗效显著(P<0.01或P<0.05);在对肝脏病理影响方面,先A方后B方治疗组减轻NAFLD后期大鼠肝细胞脂肪变,降低炎症活动度的疗效明显(P<0.05或P<0.01)。结论:在NAFLD的整个病程中,采取早期阶段运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利湿的治法,后期阶段运用化痰消瘀、清热利湿、补益肝肾治法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大鼠脂肪肝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减轻大鼠肝细胞脂肪变、降低炎症活动度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措施。
黎运呈盛国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证治疗脂质过氧化
可替宁对穿孔素/粒酶B诱导的NCI-H460肺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可替宁对穿孔素/粒酶B(perforin/granzyme B)诱导的NCI-H460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人肺癌细胞株NCI-H460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Survivin的表达量。结果 (1)不同浓度可替宁单独作用NCI-H460细胞时未见明显诱导凋亡现象,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其抑制率与作用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2)0.25μg/ml浓度穿孔素作用NCI-H460细胞(1×106个)时,PI染核率可达到90%以上。而当加入1.5μl粒酶B(1μg/ml)孵育6h时,穿孔素/粒酶B组细胞可呈现90%以上的凋亡现象。(3)166ng/ml浓度可替宁作用穿孔素/粒酶B预处理的细胞6h时可见明显凋亡抑制现象,当检测其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表达量时,发现穿孔素/粒酶B组表达量明显降低,可替宁组表达量较高,而当可替宁联合穿孔素/粒酶B时表达量最高。结论可替宁可明显抑制穿孔素/粒酶B诱导的NCI-H460肺癌细胞凋亡现象,这种作用可能与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的表达上调有关。
李春生黎运呈
关键词:凋亡穿孔素
中医不同组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过氧化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组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各时期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W 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造模第4周后,各组加用药物干预。实验第8、12周时,上述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测定肝组织SOD、MDA、GSH-ST的含量及评定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及病理炎症活动度。结果:实验第8周时,A方组提高肝组织SOD、GSH-ST含量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治疗组,降低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效果明显(P<0.05或P<0.01);其减轻肝细胞脂肪变、降低炎症活动度的疗效与其他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实验第12周时,B方组提高肝组织SOD、GSH-ST含量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治疗组,降低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效果明显(P<0.05或P<0.01);其减轻肝细胞脂肪变、降低炎症活动度的疗效与其他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在NAFLD的早期阶段,运用具有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利湿功效的治疗药物A方疗效较好;在NAFLD的后期阶段运用具有化痰消瘀、清热利湿、补益肝肾功效的治疗药物B方疗效较好。
黎运呈丁贤君李世波刘华生徐方明
中医不同治法对NAFLD大鼠血脂及肝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的中医治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各时期甘油三酯及转氨酶等指标干预的机制,为临床中医药防治NAF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SPF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造模。造模第4周后,各组加用中医不同治法进行药物干预。在实验第8、12周时,处死大鼠,测定肝功能、炎症因子及肝指数等指标。结果:实验第8周时,治疗Z方组改善NAFLD大鼠肝功能及甘油三酯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P<0.05),降低血脂及炎症指标的疗效与其他药物治疗组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能有效改善肝指数。在实验第12周时,治疗H方组改善大鼠NAFLD模型血清谷丙转氨酶、TNF-α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P<0.05),降低血清FFA、肝指数及谷丙转氨酶的效果与其他药物干预治疗组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有明显降低血LDL、TG、TCH指标的效果。结论:在NAFLD的初期阶段,运用具有活血利湿、化痰消瘀、健脾疏肝功效的药物Z方对改善血脂、TNF-α、肝指数及肝功能等指标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在NAFLD的后期,采用具有清利湿热、化痰消瘀、补益肝肾作用的中药H方对改善细胞炎症因子水平、肝指数及转氨酶等指标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
黎运呈丁贤君郑迪
关键词:中医不同治法大鼠血脂肝功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辨证疗法对NAFLD大鼠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各时期肝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辨证防治NAF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物组、A方组、B方组、先A方后B方组、先B方后A方组、先空白后A方组、先空白后B方组,共9组。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第4周,开始灌胃给药;第12周时,测定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DBIL、INS、IR及肝指数。结果:先A方后B方组降低NAFLD后期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DBIL、INS、IR及肝指数的疗效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尤为显著(P<0.01或P<0.05)。结论:在NAFLD的整个病程中,采取早期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利湿,后期化痰消瘀、清热利湿、补益肝肾的治疗方案,对于减轻大鼠肝脏功能的损害,降低肝指数具有较好疗效。
盛国光黎运呈邵卫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肝功能NAFLD
退黄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退黄汤(THT)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对α-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大鼠肝损过程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SD)大鼠84只,设立空白组6只,对剩余78只在0 h时间点均以ANIT 100 mg/kg予以灌胃造成急性肝损伤,在肝损后24 h取6只处死留取标本(肝损24 h组),然后分为生理盐水组(18只,9 mL/kg体重的生理盐水灌胃)、UDCA组(18只,20 mg/kg体重的UDCA溶液灌胃)、THT组(18只,20 mL/kg体重的THT灌胃)、UDCA/THT组(18只,20 mg/kg体重的UDCA和20 mL/kg体重的THT联合灌胃),各组分别在肝损造模后48 h、72 h、96 h处死6只大鼠。所有大鼠处死留取血清和肝组织,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总胆汁酸(TB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RN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结果:UDCA和THT在降低血清ALT、AST、TBI、TBA、IL-6、TNF-α和提升血清IL-10及肝组织Mrp2 mRNA均存在明显的主效应(P<0.01),两药在调控血清TBI、IL-6、TNF-α、IL-10及肝脏Mrp2 mRNA均存在明显交互协同作用(P<0.01或P<0.05)。HE染色显示联合用药组96 h肝组织炎性程度轻于单药组及生理盐水组。结论:UDCA和THT联合降低了ANIT诱导的肝损作用可能和两药联合作用调控血清细胞因子及肝脏Mrp2表达有关。
薛川李绍民徐方明丁贤君黎运呈张国梁林志益李绍佐张浙恩曾芳李世波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退黄汤细胞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量化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间的量化关系.方法 用循环酶法检测172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活检,以确定炎症分级.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析tba与肝组织炎症分级之间的量化对应关系.结果 血清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275,p<0.01);当tba达到20 μmol/l时,肝组织炎症分级达到g2水平.结论 血清tba水平在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serum total bile acid (tba) levels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methods cyclophorase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tba levels in 172 patients with various chronic liver diseases,and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liver biops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tba levels and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was evaluated using spss 12.0 software.results serum tba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liver tissue ( r =0.275,p < 0.01 ).the inflammation grade reached g2 when serum tba was 20 μmol/l.conclusion serum tba level may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liver tissu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丁贤君李世波黎运呈杨喆娟李绍佐刘华生林志益黄建荣
关键词:胆汁酸类和盐类炎症慢性肝病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4年
黎运呈
关键词:中医药胃溃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