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柏源

作品数:25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23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脑出血
  • 8篇出血
  • 7篇难治
  • 5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高血压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细胞
  • 3篇立体定位技术
  • 3篇颅脑
  • 3篇难治性精神病
  • 3篇脑出血患者
  • 3篇脑损伤
  • 3篇精神病
  • 3篇护理
  • 2篇引流
  • 2篇增殖
  • 2篇射频

机构

  • 22篇解放军第32...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三医...

作者

  • 25篇黎柏源
  • 10篇白万胜
  • 9篇孙平安
  • 9篇杨辉
  • 9篇李增生
  • 9篇马玉新
  • 8篇陈焕然
  • 8篇周波
  • 8篇安宁
  • 8篇白海平
  • 7篇何家全
  • 7篇胡彪
  • 7篇张伟
  • 6篇毛培军
  • 5篇殷林祥
  • 4篇应敬国
  • 3篇吕书革
  • 3篇朱平娟
  • 3篇赵永博
  • 2篇刘娜

传媒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西北国防医学...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iari畸形Ⅰ型颅颈部蛛网膜下腔改变与外科治疗
2007年
目的:研究Chiari畸形I型(CMI)患者颅颈部蛛网膜下腔(SS)形态学改变及其在疾病发生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磁共振成象(MRI)技术观测颅颈部蛛网膜下腔形态学指标,结合临床,对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进行对比分析;手术采用后颅窝减压、枕大池成形术。结果:CMI患者颅颈部既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又有后天继发性改变,导致其整个颅颈部SS较对照组显著变窄(前池、侧池、枕大池均明显变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宽,术后SS狭窄较术前改善明显者,其临床症状恢复和空洞消退也快而明显。结论:颅颈部SS狭窄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在CMI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外科治疗应以解除颅颈部蛛网膜下腔梗阻为目的,减压一定要充分,重建颅颈部蛛网膜下腔。
马玉新黎柏源李增生杨辉黄其林陈焕然张伟许民辉沈光健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外科治疗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外科急救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外科急救。方法对5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急诊床旁颅骨穿刺血肿抽吸术,术后持续引流,反复抽吸,严密观察,有继续出血征象者开颅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h清醒13例,意识朦胧5例,浅昏迷25例,深昏迷5例,死亡2例。术后1月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0例,Ⅲ~Ⅳ级27例,Ⅴ级6例,死亡7例(14.0%)。结论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急救中,早期行颅骨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延期根据情况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并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较好办法。
任兴国黎柏源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外科急救
VEGF和SDF-1的协同作用对内皮祖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衍生因子-1(SDF-1)的协同作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集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健康对照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培养外周血中的EPCs。用分别含有不同VEGF与SDF-1的培养基处理患者外周血分离的EPCs,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以及患者和对照中VEGF和SDF-1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值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分别转染VEGF-si RNA与SDF-1-si RNA至各组细胞观察抑制VEGF和SDF-1对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VEGF和SDF-1在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VEGF和SDF-1对EP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有促进作用,且在其协同作用下效果显著。抑制VEGF或SDF-1显著降低VEGF和SDF-1对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VEGF和SDF-1的协同作可促进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EPCs的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患者血管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黎柏源王茜云赵永博白万胜胡彪孙平安吕书革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高血压脑出血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联合其他术式治疗难治性颞叶癫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联合其他术式对难治性颞叶癫(ITLE)的疗效.方法 92例ITLE患者,术前均行脑电图(EEG)、头颅CT及磁共振(MRI)检查,其中34例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54例行单电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检查.经定侧定位后行手术治疗.92例患者中41例行病灶切除加致(癎)灶切除加MST,33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加MST,18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加胼胝体切开加MST.手术在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监测下进行,并在显微镜下操作.结果 满意(癫(癎)发作停止)53例(57.6%),其中有25例已停服抗(癎)药;显著改善(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21例(22.8%);良好(发作减少50%~75%)9例(9.8%);效差或无效(发作频率减少不足50%)9例(9.8%).本组总有效率为90.2%,显效率为80.4%.结论 MST联合病灶或(和)致(癎)灶切除治疗ITLE,既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保留更多的脑功能.
马玉新毛培军殷林祥黎柏源白海平李增生张伟陈焕然安宁何家全杨辉
关键词:多处软膜下横切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70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HCH)术后死亡的原因,探讨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病例,降低死亡率。方法对70例HCH手术后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与死亡相关的主要因素。结果术前脑疝形成使中枢衰竭在1周内死亡者43例,其中双侧瞳孔散大30例,单侧瞳孔散大13例;各种并发症在2~3周内死亡者27例:肺部感染11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心功能衰竭1例,体液代谢紊乱1例。结论脑出血后脑疝形成及术后多脏器并发症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血肿残腔再出血,恶性脑肿胀,营养衰竭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时手术减少术前脑疝形成,术后严格监测生命体征,稳定血压,早期对并发症预防性治疗及合理的营养支持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殷林祥马玉新薛明学黎柏源李增生安宁杨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
VEEG SPECT MRI CT检查在难治性癫痫诊断中的综合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头颅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及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6例已确诊的癫痫病人分别进行EEG、VEEG、SPECT、CT及MRI检查,对EEG、VEEG、SPECT、CT、MRI定位致痫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EEG异常126例,局灶棘波52例(41.3%);VEEG异常126例,局灶棘波114例(90.5%),两组局灶棘波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SPECT异常105例(83.3%),MRI异常32例(占55例的58.2%),CT异常5例(占48例的10.4%)。结论:VEEG、EEG、SPECT、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难治性癫痫病人术前致痫灶的定位和指导手术治疗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马玉新毛培军黎柏源白海平李增生张伟陈焕然安宁何家全杨辉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CREB、c-fos表达与神经保护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p-CREB、c-fo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尼莫地平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治疗时间窗。方法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MCAO 90 min造模,12只S-D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A组:MCAO 90 min组;B组:MCAO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CAL)30 min组;C组:MCAO加BCCAL 60 min组;D组:MCAO加BCCAL 90 min组。另12只大鼠同上造模并分组,尼莫地平颈内动脉给药。再灌注后24 h脑功能障碍评分,再灌注72 h处死测量脑组织梗死体积,并行HE染色,p-CREB、C-fos免疫组化染色。再选16只动物,同A组造模,并均分为缺血(I-R)组和尼莫地平(Nim)组,两组均在再灌注后2 h,24 h,48 h,72 h分别处死2只动物,行HE染色,p-CREB、C-fo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E染色示尼莫地平干预后半暗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再灌注24 h后A^D组神经功能障碍依次加重;与I-R组相比,除D组外,Nim组均较I-R相应组梗死体积小,缺血半暗带边缘区p-CREB表达增强(P<0.05);Nim组半暗带边缘区c-fos表达与I-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再灌注2 h后p-CREB大量表达,24 h达高峰,后缓慢下降;c-fos 2 h升高,24 h达高峰,72 h明显下降。结论早期尼莫地平动脉给药对轻度/中度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效果较好;CREB磷酸化后在脑缺血损伤中的神经元存活起着重要作用;c-fos基因参与了脑缺血的信号转导。
白万胜陈慧薛红丽黎柏源高国栋
关键词:尼莫地平C-FOSP-CREB
基质衍生因子1诱导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观察基质衍生因子-1(SDF-1)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抽取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并贴壁培养EPCs 6 d后,用含有不同浓度SDF-1培养基培养24h,测定细胞增殖、迁移能力,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黏附分子整合素α5β1(α5β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小于扰RNA (siRNA)转染法观察CXCR4 siRNA对EPC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加入抗α5β1抗体,进一步探讨α5β1在EPCs增殖迁移中的作用.结果 SDF-1剂量依赖性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EPCs增殖及迁移能力,在浓度为80 μg/L时达到高峰(A值:0.57 ±0.03 P <0.05);进一步分析表明,SDF-1能够诱导CXCR4蛋白大量表达[(2.30±0.05)倍,P<0.05],CXCR4 siRNA处理后,SDF-1诱导的EPCs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A值:0.363±0.020);此外,SDF-1显著性诱导α5β1的表达[(1.65±0.06)倍,P<0.05],且CXCR4 siRNA预处理后SDF-1诱导的α5β1的表达明显下降[(0.71±0.04)倍];加入o5β1抗体后,SDF-1/CXCR4诱导的EPCs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A值:0.311±0.037,迁移细胞数:(25.52±5.60)个].结论 SDF-1剂量依赖性地增强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EPCs增殖及迁移能力,主要是通过CXCR4介导α5β1通路来实现的,提示SDF-1/CXCR4-α5β1可作为受损后血管修复的潜在靶点.
白万胜黎柏源赵永博孙平安周波胡彪
关键词:整合素Α5Β1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
应用气管套管防尘加湿罩36例被引量:2
2006年
黎柏源朱平娟孙平安周波
关键词:护理学气管套管肺部感染
气管套管防尘加湿罩的制作和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黎柏源白海平朱平娟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管套管呼吸道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