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 作品数:58 被引量:13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启东市肝癌防治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中的细胞融合 被引量:1 1989年 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已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各种单克隆抗体。本文就几年来在鼠-鼠杂交瘤工作中的实践,谈谈细胞融合方面的一些体会。一、融合前准备1.各种试剂、溶液;每批培养液、平衡盐溶液,因批号不同,均需做细胞毒试验。对 HAT 培液,要确定“A”(氨基喋呤)的最小用量,达到既可选择性地使杂交瘤细胞生长,又减少对细胞的毒性。 刘耳 陆建华 倪正平 倪东涛 黄飞 朱源荣关键词:B细胞 杂交瘤 细胞融合 肝癌高发区人群中丙型肝炎抗体的检出率 被引量:6 1994年 对肝癌病发区内的三批人群应用国产试剂测定抗-HCV,结果肝癌病人检出率为8.8%(8/91),献血员为1.8%(2/111),急性肝炎病人为10.3%(6/58);应用第一代Ortho试剂测定,肝癌病人为8.9%(10/112),自然人群为2.2%(5/225),献血员为4.0%(4/100),HBsAg携带者为2.6%(3/116);应用第二代Ortho试剂测定,65例肝癌仅有1例阳性,227例自然人群中也仅1例阳性,120例HBsAg携带者中竟无一阳性。研究表明,HCV与肝癌的关系值得重视,但远不如HBV重要。 朱源荣 陆建华 施平凡 黄飞 倪正平关键词:检出率 肝肿瘤 丙型肝炎抗体 HBsAg阳性青少年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检测结果分析 2001年 目的:了解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青少年携带者血清HA、PCⅢ、Ⅳ-C的异常情况。方法:用放免法测定144例16a和19aHBsAg阳性及阴性青少年血清HA、PCⅢ、Ⅳ-C。结果:HA、PCⅢ、Ⅳ-C在16a阳性组及16a阴性组的异常率和均值均无显著差异。但19a阳性组HA的异常率(68.2%)和均值(105.0±41.3)ng·mL^-1明显高于19a阴性组的27.3%和(58±21.5)ng·mL^-1;19a阳性组PCⅢ的异常率(64.7%)明显高于19a阴性组的29.4%;19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Ⅳ-C异常率和均值无显著差异。结论:HA和PCⅢ可作为初步反映年龄大于16a青年的肝纤维化随访检测指标。 倪正平 施平凡 黄飞 陆建华 张启南关键词:HBSAG阳性 青少年 血清 透明质酸 幼儿对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回忆反应 被引量:1 1991年 随着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及加强接种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因此我们观察了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的效果,同时对选择加强接种的最佳剂量作了研究。 倪正平 朱源荣 陆建华 黄飞 黄兴 孙宗棠关键词:乙型肝炎 疫苗 接种 某体检人群中HBsAg阳性者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04年 倪正平 尹燕慈 陆建华 施平凡 黄飞关键词: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血清 透明质酸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黄曲霉毒素 被引量:1 1998年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黄曲霉毒素@陆建华@倪正平@黄飞@张启南@李文广@陈建国¥江苏省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黄曲霉毒素陆建华倪正平黄飞张启南李文广陈建国(江苏省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226200)笔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江苏... 陆建华 倪正平 黄飞 张启南 李文广 陈建国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 黄曲霉毒素 玉米 食品卫生检验 肝癌高发区学龄前儿童HBV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 1994年 启东是我国的肝癌高发区,也是乙型肝炎流行区。15岁以上自然人群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在17%以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总感染率在40%以上。目前启东有半数以上的儿童已接种乙肝疫苗,其效果肯定。但未接种儿童的HBV感染情况如何尚不清楚,为此我所对5~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陆建华 朱源荣 黄飞 倪正平 陈建国关键词:肝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 儿童 血清HBsAg/抗-HBs同时阳性幼儿的随访调查 被引量:4 1993年 血清 HBsAg/抗-HBs 并存现象已不鲜见,但对其转归情况尚少见有报道。作者在接种或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幼儿中筛查出60名血清中 HBsAg/抗- 倪正平 朱源荣 陆建华 黄飞关键词:幼儿 预防接种 肝癌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模式与HBV-DNA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258例肝癌患者血清学进行HBV-M和HBV-DNA检测。结果肝癌患者中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165例,所占比例最多(63.95%),小三阳患者血清HBV-DNA检测率为58.79%(97/165),HBV-DNA平均拷贝数为(4.75±2.05)×105(copy/ml);其次为HBsAg(+)、HBsAg(+)、HBcAb(+)组(大三阳)40例(16.28%),患者血清HBV-DNA检测率为100%(40/40),HBV-DNA平均拷贝数为(3.65±1.57)×107(copy/ml)。HBV-DNA检测率小三阳组低于大三阳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HBV感染阳性率高,HBV与肝癌有十分密切关系。 黄飞 陆玲玲 倪正平关键词:肝癌 HBV-DNA 生物学标志 小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对新生儿的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观察小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对新生儿的免疫效果,405名新生儿分为4组,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μg、HBIG加5μg、2.5μg、HBIG加2.5μg,以同期出生的115名新生儿作为对照。注后半个月、1.5年、3.5年时采血复查。结果3.5年时的保护率以HBIG加5μg联合免疫为最佳,达100%,5μg组为78.4%,2.5μg组为39.2%,HBIG加2.5μg组为30.4%。抗-HBs阳性率各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各免疫组之间呈平行关系。1.5年时均出现大幅度下降,1.5年至3.5年间却无下降趋势,4组中亦以HBIG加5μg组效果最好,半个月时为92.3%,1.5年时72.7%,3.5年时为69.1%。 朱源荣 陆建华 倪正平 黄飞 倪志权 孙宗棠 于志兰 刘国亭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儿 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