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介入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心肌再灌注损...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事件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 1篇血压
  • 1篇伊伐布雷定
  • 1篇预后

机构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青岛海慈医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黄玉晓
  • 5篇刘松
  • 2篇张文忠
  • 1篇辛辉
  • 1篇王宝魁
  • 1篇李荣
  • 1篇孙英贤
  • 1篇蔡尚郎
  • 1篇闫小菊
  • 1篇徐少杰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肾功能不全ACS病人行PCI应用磺达肝癸钠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磺达肝癸钠的安全性。方法拟行PCI的ACS病人181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5例,肾功能轻中度损伤组97例,肾功能重度损伤组39例,行PCI前3组均给予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mg/d治疗,连用8d或用至出院前1d(住院<8d者),比较各组PCI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结果 3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ACS病人安全性良好。
李荣刘松黄玉晓
关键词:磺达肝癸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肾功能不全
肾脏缺血后处理对AMI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7年
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症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冠脉介入(PCI,A组)30例,PCI术前行肾脏缺血后处理(B组)28例,PCI术后行肾脏缺血后处理(C组)30例。观察各组心肌酶学(CK-MB)、丙二醛(MDA)变化,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收缩期室壁增厚率(ΔT)、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等变化。结果B、C组较A组MDA、CK-MB峰值明显下降,LVEF、ΔT、LVESV明显改善。提示肾脏缺血后处理可明显减少AMI患者急症介入治疗引起的心肌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
刘松黄玉晓孙英贤张文忠
关键词:冠脉介入
肾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心脏事件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为了观察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 ( PTRA)和支架植入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变化规律 ,选择经肾动脉造影证实有肾动脉狭窄 ( >5 0 % )的高血压和 (或 )冠心病患者 ,对其狭窄的肾动脉施行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 ( PTRA)和支架植入术 ,观察患者术后血压、心功能和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改善情况。结果 :介入组较对照组心血管病事件明显减少。认为介入疗法对有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
刘松黄玉晓蔡尚郎辛辉
关键词:肾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脏事件
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心肌梗死兔血清中HIF-1α和VEGF表达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兔血清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死组(M组)、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组(M+B组)、伊伐布雷定治疗组(M+I组)。M+B组自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当天起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1.25mg,每天1次,1周后再以2.5mg,每天1次,继续服药2周;M+I组以伊伐布雷定17mg/(kg.d)服药3周,对各组兔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术后3d、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3周6个时间点自耳缘静脉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IF-1α和VEGF水平。采用心电图机记录并分析各组兔术前及术后3周的心率变化。结果术后3周,M+B和M+I组心率与M组相比明显减慢(F=14.97,q=7.25、5.97,P<0.05),而M+B和M+I两组相比心率减慢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M、M+B、M+I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HIF-1α和VEGF水平与S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8.41~48.19,q=3.73~15.48,P<0.05),M+B、M+I两组较M组明显降低(q=3.97~8.32,P<0.05),M+B、M+I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兔血清中HIF-1α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732,P<0.01)。结论伊伐布雷定在减慢心率的同时,可降低心肌梗死后血清中HIF-1α和VEGF水平,其疗效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无明显差异。
王宝魁刘松徐少杰黄玉晓张文忠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比索洛尔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浆和肽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关系及对其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胸痛(发病时间<24h)入院诊断为AMI患者9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和肽素浓度,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测定cTnI浓度,连续测定3d和肽素和cTnI水平。记录患者住院和平均随访6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AMI组和肽素浓度高于对照组(17.68vs 3.51pmol/L,P<0.05);发病第1天和肽素水平高于第3天(17.68vs 6.46pmol/L,P<0.05),尤以发病0~3h升高最明显;AMI组cTnI与和肽素浓度呈负相关;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和肽素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表明发病第3天和肽素水平是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1.315,95%CI:1.171~1.475,P<0.05)。结论:和肽素与cTnI之间呈负相关,发病第3天和肽素水平是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之一。
闫小菊刘松黄玉晓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和肽素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