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麦友刚

作品数:56 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1篇早产
  • 10篇早产儿
  • 10篇产儿
  • 9篇新生儿
  • 8篇儿童
  • 7篇患儿
  • 6篇综合征
  • 5篇血管
  • 5篇血性
  • 5篇血液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肺炎
  • 5篇出生体重
  • 4篇低出生体重
  • 4篇低出生体重儿
  • 4篇亚群
  • 4篇缺血
  • 4篇缺氧

机构

  • 27篇中山大学附属...
  • 24篇中山大学孙逸...
  • 5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56篇麦友刚
  • 20篇苏浩彬
  • 16篇张红珊
  • 12篇赖文玉
  • 11篇吴燕云
  • 9篇方建培
  • 9篇汤昔康
  • 6篇陈泽楷
  • 5篇吴燕云
  • 5篇檀卫平
  • 5篇郑念时
  • 5篇徐令
  • 4篇李文益
  • 4篇欧阳颖
  • 3篇林素暇
  • 3篇魏菁
  • 3篇曾巧慧
  • 2篇陈纯
  • 2篇陈环
  • 2篇黄绍良

传媒

  • 10篇广东医学
  • 7篇岭南急诊医学...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新医学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3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降低病残率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23例出生体质量700—995g[(880.7±93.7)g]、胎龄25^+6 - 31^+4周[(27.2±2,5)周]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儿存活20例,存活率87%。住院时间63~123d,平均(76.5±25.1)d,出院体质量2.45—3.90蚝,平均(2.72±0.48)蚝。出生时窒息需复苏者18例,占7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发生率为61%;15例需气管插管常规机械通气治疗,1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93%;早期低血压9例,占39%;胆汁淤积5例,发生率为2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1例,发生率为48%。20例存活出院患儿中,头颅MRI表现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例;2例3只眼出现视网膜病变。死亡3例。结论及时恰当的出生时复苏和对各种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提高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降低病残率的重要保障。
麦友刚吴燕云赖文玉林海梅张红珊苏浩彬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
不同胎龄及出生体重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方法选择6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后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相对于胎龄≥32周早产儿,胎龄<32周早产儿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0.05);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相对于出生体重≥1.5kg早产儿,出生体重<1.5kg早产儿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0.05);早产儿窒息后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0.05)。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免疫功能越低;窒息缺氧可导致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张红珊苏浩彬魏菁麦友刚吴燕云
关键词:早产儿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
RALE评分系统在血液肿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RALE评分系统对血液肿瘤患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7例血液肿瘤并发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23)及死亡组(n=34)。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RALE评分与氧合指数(PaO2/FiO2,P/F值)的相关性以及RALE评分对ARDS患儿生存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第1天的氧合指数(D1P/F值)低于存活组[116.0(70.0,192.0)vs.189.5(136.5,251.3)],而死亡组第1天的儿童死亡风险Ⅲ(D1 PRISMⅢ)[10.0(8.0,16.0)vs.7.6(4.0,13.4)]、D1 RALE评分[27.0(25.0,37.0)vs.24.0(13.8,35.3)]及D3-D1 RALE评分差值[5(0,8)vs.–3.5(–7,1)]均高于存活组;D1 RALE评分与D1 P/F值呈负相关(r=–0.831,P<0.001);D3-D1 RALE评分差值大是患儿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1 RALE评分≤23分及D3-D1 RALE评分差值≤–3分的患儿28 d存活率较高。结论RALE评分可反映ARDS的氧合状况,并对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
雷嘉颖祝铃萍戴振源苏若男麦友刚陈壮桂汤昔康
关键词:血液肿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复苏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需要复苏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产科出生的VLBWI和ELBWI 149例,根据复苏程序的不同,分为A级(无需复苏)、B级(初步复苏+常压给氧)、C级(初步复苏+气囊面罩正压通气)、D级(初步复苏+正压通气+气管插管)、E级(初步复苏+正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肾上腺素),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生儿复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臀位分娩、绒毛膜羊膜炎、羊水过少及孕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增加复苏的风险;剖宫产可减少复苏的风险。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胎龄、出生体重、臀位分娩、羊水过少及孕母为SLE患者被选入模型。胎龄<30周的复苏风险是胎龄≥30周的2.19倍,ELBWI是VLBWI的2.49倍,孕母为SLE患者是非SLE患者的15.99倍,臀位分娩是正常胎位分娩的2.71倍,羊水过少为羊水量正常者的2.92倍。结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臀位分娩、羊水过少及孕母为SLE患者是VLBWI和ELBWI需要复苏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具有以上高危情况的早产儿应及时做好新生儿复苏及抢救准备。
郑亮钗麦友刚吴燕云张红珊赖文玉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
小鼠T-be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构建小鼠T—bet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一T—bet,为T—bet基因治疗研究提供有效的生物表达系统。方法采用内切酶切从质粒T—bet/GFP—RV中获得约1.7 kb的小鼠T—betcDNA片段,以单酶切非定向克隆方式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bet。结果经PCR筛选阳性重组子,双酶切鉴定T—bet基因重组方向,并测序鉴定无错配及插入移位等DNA顺序改变。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小鼠T—be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bet。
檀卫平麦友刚黄嘉凌刘然义麦贤弟黄绍良黄文林
关键词:T-BET基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CDNA片段真核表达质粒酶切鉴定PCDNA3
适应性压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2005年
目的:观察应用适应性压力通气(AP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比较15例APV与17例CMV模式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平均时间、第一次血气恢复至正常范围时平均的机械通气各参数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PV模式治疗组第一次血气恢复正常时平均PIP及MAP较CMV治疗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EEP、RR、FiO2及需要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V模式可安全应用于新生儿及早产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能降低PIP及MAP,有利于减少肺气压伤的发生。
麦友刚檀卫平张红珊赖文玉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氧浓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后发生播散性镰刀菌感染1例病例报告被引量:5
2018年
1病例资料患儿女,13岁,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化疗后,发热7d,头痛、耳痛2d”于2016年8月30日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我院)PICU。患儿重要临床信息见图1。患儿1月余前因“面色苍白伴血象三系减少1月余”入我院,经骨髓活检等诊断为MDS,采用地西他滨化疗方案,期间曾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和感染性休克,经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好转后出院,但粒细胞水平仍<0.5×10 9·L-1。
李天文麦友刚汤昔康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后病例报告镰刀菌播散性粒细胞缺乏症
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肝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胃肠道外营养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早产儿肝肾功能、脂质清除等不成熟,胃肠道外营养的运用还存在某些争议的问题,胃肠道外营养时早产儿肝胆功能的损害已日益受到重视。该研究探讨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肝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5例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及49例未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各营养成分输入后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谷丙转氨酶、结合胆红素则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胃肠道外营养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胎龄呈负相关;对照组治疗后总胆汁酸变化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应警惕胆汁淤积。
张红珊苏浩彬麦友刚吴燕云赖文玉欧阳颖李文益
关键词:胃肠道外营养胆汁淤积早产儿
窒息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窒息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5例轻度窒息早产儿及20例重度窒息早产儿生后第1天、第14天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对照组为同期在本科住院的无窒息早产儿22例。结果重度窒息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与轻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CD3、CD4、CD4/CD8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窒息早产儿CD3、CD4、CD4/CD8比急性期均有所增加,P<0.05;轻度窒息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缺氧可导致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窒息程度越重,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越明显。
张红珊苏浩彬麦友刚魏菁吴燕云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脓毒性休克病原菌及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脓毒性休克血培养病原菌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70例急性白血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儿中血培养为阳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原学结果及临床特征。结果70例患儿中血培养阳性44例(62.9%),培养出革兰阴性菌(G-菌)33株、革兰阳性菌(G+菌)12株、真菌2株。G-菌最常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8/33,24.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6/33,18.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5/33,15.2%)和肺炎克雷伯菌(4/33,12.1%),G+菌则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以及缓症链球菌(各2/12,16.7%)。45株细菌中,多重耐药菌(MDRO)占48.9%(22/45)。G-菌与G+菌患儿比较,前者在出现脓毒性休克前抗菌药物暴露时间更长(Z=-1.988,P=0.047);而两者脓毒性休克发生前住院时间、粒细胞缺乏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明确原发感染灶、脓毒性休克发生时生命体征、发生24 h内病情严重程度、感染指标、主要治疗及临床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MDRO感染患儿比较,MDRO感染患儿脓毒性休克发生前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暴露时间更长(t=-2.203,P=0.035;Z=-2.099,P=0.0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性休克发生前住院时间是患儿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5,OR=1.059,95%CI:1.001~1.121)。结论急性白血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儿血培养病原菌以G-菌为主。G-菌与G+菌患儿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住院时间越长,发生MDRO感染风险越高。
刘婷华雷嘉颖麦友刚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脓毒性休克儿童病原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