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明
- 作品数:57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碳纳米管表面化学修饰的方法
- 一种纳米技术领域的碳纳米管表面化学修饰的方法,金属与二苯甲酮在干燥的有机溶剂中反应,生成碳自由基或者碳负离子活性种,这些活性种与碳纳米管相互作用一定时间后,用醇终止反应,产物过滤,用溶剂洗涤,干燥,得到功能化的碳纳米管,...
- 魏良明
- 文献传递
- 酮烯胺连接共价有机框架的微波辅助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酮烯胺连接共价有机框架的微波辅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3,5‑三甲酰基均苯三酚、对苯二胺加入溶剂中,超声分散形成悬浮液;所述溶剂为均三甲苯、二氧六环和醋酸溶液的混合溶剂;将所述悬浮液经过至少3次的...
- 魏浩柴双志李明杨志魏良明
- 文献传递
- 提高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场效应气体传感器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提高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场效应气体传感器性能的方法,将单壁碳纳米管自组装在n型掺杂的Si/SiO<Sub>2</Sub>基底上(SiO<Sub>2</Sub>厚50-500um),然后用经典的微加工方法在上面覆盖...
- 魏良明陈婷婷张亚非
- 文献传递
- 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0年
- 碳纳米管具有一维纳米结构、高表面吸附能力、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子弹道传输特性等优异的力学、电学、物理和化学性能,成为制作纳米气体传感器的理想材料之一.近年来,各国研究者广泛开展了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尺寸小、能耗低和室温下工作等诸多特点.本文结合本研究小组近年来在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领域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从环境监测、医学检测和国防军事等方面,对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阐述和分析了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仍有可能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当前商业应用气体传感器的有力竞争者.
- 程应武杨志魏浩王艳艳魏良明张亚非
- 关键词: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环境监测
- 基于肖特基接触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被引量:1
- 2013年
- 由于具有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稳定的化学特性和优异的电学性能,单壁碳纳米管被认为是制作高性能电子器件以及下一代纳米电路的理想材料,作为新型基础电子元件的一种,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了一种基于非对称肖特基接触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金属钯与金属铝分别作为电极材料制作出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分别表现出p型和n型的导通特性,当这两种金属分别作为源、漏电极制作在单根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两端时,便构成了非对称肖特基接触结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表现出了优良的整流特性,整流比达到103,在栅压的调控下,正向电流的开关比接近103。
- 金铁凝陈长鑫刘晓东魏良明王英张亚非
- 关键词: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肖特基势垒电子束光刻
- 实现氧化锌纳米线自组装的方法
- 一种纳米处理技术领域的实现氧化锌纳米线自组装的方法,通过将硅片表面依次进行羟基化和氨基化处理后,浸泡于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表面修饰后的氧化锌纳米线分散液,实现自组装。本发明简单、方便、高效,制备得到的氧化锌纳米线薄膜适宜...
- 张亚非戴振清魏良明徐东回兵
- 一种抗恶性肿瘤氧化石墨烯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恶性肿瘤氧化石墨烯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化,利用羧基聚乙二醇胺对其进行修饰以提高生物相容性;通过由活化剂介导的羧胺缩合反应,将含有氨基的肿瘤靶向分子以化学键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
- 张亚非李晓琳杨志魏良明鲁得泂
- 文献传递
- 金属镍纳米线的化学制备方法
- 一种纳米技术领域的金属镍纳米线的化学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配制镍离子溶液,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镍沉淀。使用水合肼溶解沉淀,并在加热条件下和外加均匀磁场中使镍离子被还原,并组装为镍纳米线。与现...
- 张亚非雅典波罗魏良明刘萍张丽英
- 文献传递
- S/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克服锂硫电池中硫在循环过程中的不稳定性,通过一种乳液破乳-析出的方法得到了水溶液中均匀分散的硫纳米粒子,再通过水解法制备了球形的硫/二氧化钛(S/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表明,硫纳米粒子粒径小于200 nm,二氧化钛均匀包覆在硫纳米粒子表面,硫/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粒径为200-400 nm,硫的质量分数为72.4%。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mA·g^-1电流密度下,硫/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首次循环比容量为791 mA·h·g^-1,50次循环后比容量达623 mA·h·g^-1,库仑效率保持在99.2%。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胡昌晨魏良明李晓琳鲁得泂
-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硫二氧化钛电化学性能
- 一种亚胺键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胺键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所述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2,5‑二炔丙氧基对苯二甲醛、均三(4‑氨基苯基)苯加入溶剂中,超声分散形成悬浮液;所述溶剂为均三甲苯、正丁醇和醋酸溶液的混合溶剂;将所...
- 魏浩柴双志韩洋张雪魏良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