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陆

作品数:2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6篇动脉
  • 6篇血栓
  • 6篇梗死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梗死
  • 5篇介入
  • 4篇心绞痛
  • 4篇离散度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绞痛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桥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型心
  • 3篇型心绞痛
  • 3篇血管
  • 3篇血小板
  • 3篇衰竭

机构

  • 23篇天津市南开医...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西医结...

作者

  • 26篇高陆
  • 15篇党群
  • 13篇李永健
  • 12篇金喆
  • 11篇蔺宇
  • 6篇张萍
  • 6篇张虹
  • 5篇张博雅
  • 5篇杨俊华
  • 3篇曹振华
  • 2篇陈康寅
  • 2篇李杰
  • 1篇白钢
  • 1篇姜民
  • 1篇常艳旭
  • 1篇任明
  • 1篇勾立新
  • 1篇刘杰
  • 1篇张广超
  • 1篇张仁九

传媒

  • 6篇山东医药
  • 3篇内蒙古中医药
  • 3篇天津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2009年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配方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PAgT及TXB_2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行紧急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配方中药治疗7 d;于PCI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黏附率(PAdT)、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水平。两组治疗后PAdT、PAgT、TXB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Plt和Hb无明显变化。提示益气活血配方中药可有效的抑制AMI后血小板过度活化状态。
高陆李永健张博雅党群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素B2血小板聚集率
补肝益肾方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及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补肝益肾方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尿微量蛋白、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及机制。方法:将164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2组均给予包括厄贝沙坦在内的降压方案积极控制血压,治疗组联合补肝益肾方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尿微量蛋白含量及NO、ET-1血清水平。结果:2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微量蛋白含量及ET-1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NO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肝益肾方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可平稳控制血压,减少尿微量蛋白排泄,抑制ET-1释放,提高NO合成,改善血管活性,抑制病情进展。
高陆
关键词:高血压尿微量蛋白早期肾损害
NT-ProBNP与ANP对心肌梗死近期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与心钠素(A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AMI患者49例,发生AMI后5-7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水平。同期应用12导联心电图QRS积分评价梗死范围。随访AMI后第7天、1个月、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结果AMI患者NT-ProBNP、AN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前壁组和下壁+正后壁(+右室)组NT-ProBNP高于下壁组(P均〈0.05)。下壁AMI心功能Ⅱ级者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Ⅰ级者。AMI后5-7 d的NT-ProBNP水平与AMI后第7天、1个月、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积分相关。结论与ANP相比,血浆NT-ProBNP与梗死范围密切相关,是反映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状态较敏感的指标。
高陆李永健陈康寅
关键词:心钠素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入口封堵治疗的评价
2010年
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PCI)术后股动脉穿刺口的止血,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目前采用止血的方法很多,如传统手压、使用Angioseal和Perclose血管闭合器等,
党群高陆李永健蔺宇金喆张萍勾立新徐芳
关键词:心脏导管插入术冠状血管造影术股动脉
QTd变化与冠心病患者PCI治疗预后评估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QT离散度(QTd)变化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测定1 067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3 d的QTd。结果术后QTd较术前降低,且心源性猝死患者PCI术后QTd变化幅度较小。结论PCI术前和术后QTd变化可作为冠心病患者PCI治疗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张博雅党群高陆金喆李永健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
血栓抽吸治疗对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治疗对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59例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和传统PCI组,对两组之间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
党群蔺宇李永健高陆金喆
关键词:急性STEMI血栓抽吸PCI术心肌灌注
文献传递
QTc离散度变化在ACS患者PCI术后心脏事件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已有研究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校正QT间期离散度(ΔQTc)延长[1],溶栓[2]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后的成功再灌注可使部分患者延长的ΔQTc再缩短,但仍有部分患者即使在成功的再灌注之后延长的ΔQTc不能再缩短,仍然呈现ΔQTc延长,本研究旨在明确这种现象的临床意义,探讨ACS患者PCI术后ΔQTc缩短和ΔQTc延长的在住院心脏性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党群张博雅金喆高陆李永健蔺宇
关键词:QT延长综合征心脏血管成形术
配方中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研究背景: 高脂斑症、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粘附聚集、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脂质代谢,加速脂质清除,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高陆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血管内皮脂质代谢
文献传递
PCI术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交替使用引起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报告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改为隔日一次交替使用引起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病例。患者男性,76岁,主因“胸闷,憋气,伴大汗3小时”以急性下壁再梗死入院,患者一年前曾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党群金喆高陆杨俊华蔺宇
关键词:药物涂层支架血栓形成
慢性气道疾病中医防治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
孙增涛张洪春白钢刘恩顺任明姜民常艳旭刘二伟商丹丹高陆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疾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种类之一。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4550万,占全球慢阻肺患者(1.74亿)的26%,...
关键词: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中医防治气道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